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鸿鹏专利>正文

铝挤型组合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47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铝挤型组合屋,其房屋的三角落以铝挤型角框配合中间公母框以夹定墙板;另一角落或一侧则以两相对门框供组装门板;于上述墙板的上下端则分别设有铝挤型上下框,上述角框、中间公母框与该上下框并接部分可预设配合上下框断面大小的缺口,使上下框靠入该缺口,能以螺钉经由预设孔锁入上下框的预设螺接条;依上述上框并以衔接件接合屋顶,该衔接件设有配合屋顶斜度的顶斜面,并由此顶斜面下方夹定上框及中间公母框予以组合。(*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挤型组合屋,尤指其能以铝挤型快速、低成本、美观的组成地面单层屋。以现今常见设于渡假区小木屋为例,由于其大都为设于地面的单层屋,施工方式无论梁柱、墙面、屋顶均需以单独制造方式构成,因此不仅施工速度缓慢,材料、人工的成本也较高。至于作为临时或特定时间使用的地面单层屋,如一般的传统木屋或临时搭建的铁皮屋,除了构造复杂及成本高之外,外型也较不美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挤型组合屋,其以各角框及多数中间公母框以定位墙板圈出房屋范围,并以上下框配合定位墙板,且以衔接件连接屋顶结构而形成所需的地面单层屋;由于各构成框件均为铝挤型而可于厂内直接成型,并组成规格墙及屋顶单元,其施工不仅快速、成本低,且整个组合屋的结构也更为美观。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本技术的铝挤型组合屋所构筑房屋的其中三角落以铝挤型角框配合中间公母框以夹定墙板;另一角落或一侧则以两相对门框供组装门板;于上述墙板的上下端则分别设有铝挤型上下框,上述角框、中间公母框与该上下框并接部份可预设配合上下框断面大小的缺口,使上下框靠入该缺口后,能以螺钉经由预设孔锁入上下框的预设螺接条;依上述上框并以衔接件接合屋顶,该衔接件设有配合屋顶斜度的顶斜面,并由此顶斜面下方夹定上框及中间公母框予以组合,从而制成一铝挤型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整个组合屋的主要构件由于均能在厂内挤制成型,并且组成各扇规格墙及屋顶,而可运至建屋地点快速并合出所需的地面单层屋,其不仅速度快,所需工时亦短,且可根据需要而移动,而可大幅降低建屋成本。整体结构也较传统木屋或铁皮屋更美观,因此,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合屋主体的横断面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组合屋主体的纵断面剖视图3是本技术单扇墙立体图;图4是图2的单侧墙结构局部放大图;图5是如图3的进一步断面图;图6是图5的组件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图2A-A方向断面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图7单扇屋顶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图。图中符号说明10 角框11、12 第一、二门框20 中间母框30 中间公框40 墙板50 上框60 下框70 衔接片80 屋顶90 侧盖首先请参阅图1,以构筑出如图所示范围大小的组合屋为例,其在三个角落设有角框10,另一角落则设有大致同状的第一门框11,以及与其相对的第二门框12,供于此第一、二门框11、12之间装设金属门〔图未示〕,并以其框边相对突出片119、129作为门档。而在此角框间则大致以多数的中间公框30及中间母框20供定位周围墙板40。上述角框10、门框11、12与中间公母框20、30均为铝挤型。依上述的角框10均在一侧边13以两分开的延伸边14、15形成夹槽;另一与其相邻侧边16则以约为1/3宽度分开的延伸边形成一中央插槽17。而中间母框20一侧边21以两延伸边22、23形成夹槽;另一相对侧边24则以宽度延伸边形成中央插槽25。中间公框30则在一侧边31以两延伸边32、33形成夹槽,另一相对侧边34则设置插柱35,依上述的中间公框30插柱35能与中间母框20的中央插槽25互相接合,其另侧边所形成的夹槽则可配合各角框10的延伸边14、15夹槽以定位各墙板40。施工时各立式框件通过L形件18定位在地面,再由后续灌浆固定各扇墙板40下框。如图2所示,在上述墙板40的上下端可分别设置上框50及下框60。且前后上框50并各以一衔接件70接合屋顶80。请参阅图3、4、5,相对设置的同状上下框50、60,以下框60为例,其一侧边61以两较分开的延伸片62、63形成较大夹槽,另两延伸片63、64则形成较小夹槽。使该较小夹槽能夹接多数上下相接铝板51、52、53形成外墙面,墙板40本身则包括隔音隔热用的泡棉内层54及装潢内板55。当然各角框及中间公母框20、30也可采用大小夹槽设计。如图3、6所示,中间公母框20、30与上下框50、60端部并接部位可预设配合上下框50、60断面大小的缺口36,使上下框50、60靠入该缺口36后,能以螺栓37经由预设孔38锁入上下框50、60铝挤型的预设螺接条39。请再参阅图2、3,用以衔接各上框50与屋顶80的衔接件70设有配合屋顶斜度的顶斜面71,并由此顶斜面71向下延伸两分开适当宽度的延伸片72、73,以形成夹槽74,其内顶部并以一水平顶承板75衔接两延伸片72、73。使上述夹槽74可夹入上框50及各中间公母框20、30,并透过延伸片72、73壁面由螺钉锁设组合,而可在顶斜面71的上表面承放屋顶80。如图7、8所示,屋顶80同样以能互相并接,及在一侧面形成相对夹槽的铝挤型顶框件81、82所构成,该顶框件81、82形成相对夹槽的另侧面延伸相对勾件83、84,使两两顶框件81、82可快速并合,此接合部位的间隙处则可填入防水胶85。夹置于上述顶框件81、82的顶板最好也设置合板、泡棉内层86,以及外防水塑料板87及内装潢板88。此一屋顶80顶板结构在前后端处,如图9所示,能以侧盖90予以封合。此侧盖90也以延伸片91、92形成所需宽度的夹槽93,并在套合后通过其延伸片与顶框件以螺钉螺接结合。为强化整个组合屋的结构强度,各立设角框及中间公母框的底部可加以适度延伸。如图10所示,中间公母框20、30的底部延伸长度101、102均超过地面100,使其可埋入地下,增加其定位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铝挤型组合屋,其特征在于其所构筑房屋的其中三角落以铝挤型角框配合中间公母框以夹定墙板;另一角落或一侧则以两相对门框供组装门板;于上述墙板的上下端则分别设有铝挤型上下框,上述角框、中间公母框与该上下框并接部份可预设配合上下框断面大小的缺口,使上下框靠入该缺口后,能以螺钉经由预设孔锁入上下框的预设螺接条;依上述上框并以衔接件接合屋顶,该衔接件设有配合屋顶斜度的顶斜面,并由此顶斜面下方夹定上框及中间公母框予以组合,从而制成一铝挤型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挤型组合屋,其特征在于该角框于一侧边以两分开的延伸边形成墙板夹槽,另侧边则以约1/3宽度分开的延伸边以形成组接中间公框的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挤型组合屋,其特征在于该相对门框是以框边相对突出片作为门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挤型组合屋,其特征在于中间母框一侧边形成墙板夹槽,另侧边则以宽度延伸边形成中央插槽;与其相对的中间公框一侧边形成夹槽,另侧边则设置插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挤型组合屋,其特征在于该墙板包括多数上下相接铝板所形成外墙面、泡棉内层及装潢内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挤型组合屋,其特征在于该上下框在上下端以夹槽并接墙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挤型组合屋,其特征在于该屋顶是由可互相并接并于一侧面形成相对夹槽以夹设顶板的顶框件所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挤型组合屋,其特征在于该顶框件形成夹槽的另侧面延伸相对勾件互相并合,且于其间隙处填入防水胶。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挤型组合屋,其特征在于该顶板包括外防水塑料板、泡棉内层及内装潢板。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挤型组合屋,其特征在于该屋顶前后端处以侧盖予以封合,该侧盖以延伸片形成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挤型组合屋,其特征在于:其所构筑房屋的其中三角落以铝挤型角框配合中间公母框以夹定墙板;另一角落或一侧则以两相对门框供组装门板;于上述墙板的上下端则分别设有铝挤型上下框,上述角框、中间公母框与该上下框并接部份可预设配合上下框断面大小的缺口,使上下框靠入该缺口后,能以螺钉经由预设孔锁入上下框的预设螺接条;依上述上框并以衔接件接合屋顶,该衔接件设有配合屋顶斜度的顶斜面,并由此顶斜面下方夹定上框及中间公母框予以组合,从而制成一铝挤型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鹏
申请(专利权)人:张鸿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