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寇金生专利>正文

排柱薄壁板式墙板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465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排柱薄壁板式墙板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柱薄壁板式墙板、预应力楼层板、阳台和楼梯,    所述墙板为排柱薄壁板式立墙板,其包括边柱、排柱、侧板、上梁、下梁和墙内填充物,两个所述边柱设于两边,所述排柱平行地设于两根边柱之间均布,所述上梁和下梁分别与所述边柱和排柱的上下两端固联,所述侧板设于所述边柱和排柱形成的相对的两个大侧立面上、所述侧板中设有钢丝网片,整体包覆混凝土层,相对的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设拉接钢筋,在所述侧板的钢丝网片、边柱、排柱及上下梁之间构成的中空空间中设有填充物。    所述填充物是加气混凝土块,或是保温材料块;    上下墙板之间的水平连接结构为:在所述墙板的下部预留槽,作为外墙板,该槽为通槽,作为内墙板,该槽为间断槽;在墙板的上部预留甩筋,上下墙体结合,所述下部墙板的上部的预留钢筋插设在所述上部墙板的下部的所述预留槽中,槽内灌注有水泥浆形成企口式暗榫结构;    左右墙板之间的垂直连接结构为:在所述墙板的小侧立面上,按照安装时的顺序编号,上下预埋铁件,该铁件上焊有钢管,在钢管内穿设钢筋,钢管中灌注水泥浆,形成插销式连接结构;    左右墙板之间的垂直连接结构或者为:在相邻墙板的小侧立面上预埋插件,各所述插件高低不同,在连接时,各个插件相互插接固定形成插接式连接结构;    所述预应力楼层板中包括在纵向设有的若干纵向主受力筋和在横向设有若干横向分布钢筋,所述分布钢筋的两个端头伸出在楼板的两侧边之外,端头设封闭环,相邻两块楼板侧边上的分布钢筋端头上的封闭环相对形成一个穿孔,在该穿孔中穿设钢筋,在设有钢筋的板缝中灌注有混凝土,形成楼板中的暗梁;    所述楼梯包括楼梯板和楼梯栏板,所述楼梯栏板的下底边缘与楼梯间底面所述楼板连接,上底边缘与楼梯间顶层所述楼板固联;    所述楼梯板和与之相连接的楼梯栏板的相应部位上设有预埋铁件,相应铁件焊接连接;    所述阳台在与墙板和/或楼板连接处设有预埋铁件,在所述墙板的相应处也设有预埋铁件,通过两者的对应预埋铁件焊接连接结构使所述阳台板连接在墙板和/或楼板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柱薄壁板式墙板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
技术介绍
建筑产品的发展方向是,要不断地完善产品的使用功能,满足产品的适用性,达到产品的建筑个性化和艺术特点。在产品的设计中,尽量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满足结构的承载能力,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其使用期限。要特别需要注意和考虑的内容包括,在产品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可以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和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生产效率又包括减少原材料、工具的使用量,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完成材料、资源、工具、机械、人员的合理配置,简化施工程序和改变施工环节,缩短施工周期,发挥各种调节的最大效能,而完成产品的制造过程。混凝土为非线性材料。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其中的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应力,而其承受拉应力的能力很小。其拉应力及部分压应力,由结构内配置的钢筋来承担。如何发挥它们共同工作时各自的优点呢?结构由于承受重力的作用,其及在受到外力的过程中还产生了各种内力,而人类为了达到预想的使用要求,根据各种材料的受力特点及性能、能力,构件受力后产生的内力分布情况,需要把构件做成各种形状不同、几何尺寸不同的杆件,用以抵抗外力及内力,提高构件的承载功能。通过实验、计算、研究杆件受力的特点,荷载的组合,产生的内力组合,可能发生的最不利的受力情况,合理、正确的配置受力杆件,发挥材料的最大使用效能,使结构本身在满足承受重力荷载的同时,满足抵抗可能发生的外力作用的要求。杆件的功能是完成力的传递过程。构件受力越接近和达到实际重力,内力最大处的范围内,其构件的受力性能发挥的越充分。而通过构件材料的合理、有效的布置,而减少部分内力的发生和内力本身量的减少,及提高结构整体的刚度,是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的课题。要使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及承载力得到充分发挥,就要根据其构件受力的特点及使用空间的要求,合理、正确的确定构件的形状、尺寸、位置、受力形式及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构造要求。结构的承载力要求和结构安全度,要满足和符合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规范中所规定的各项标准、规定及构造要求。混凝土结构,在房屋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其结构自身的优点很多可塑性好,砂石料可以就地取材,用钢量少,防火性能及耐久性好,刚度大,整体性好。但是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缺点自重大、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抗裂性差,直接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美观。如何克服这些缺点,发挥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使结构的布置形式趋向于合理化,使构成的技术形式,对克服自身的缺点有利,就要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创新。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其构成形式正在发展中。其
技术介绍
形式,都体现在现行的国家规范的规定中。如何使薄壁混凝土构件不开裂。如何使构件受力形式和构件的布置更趋于合理。如何使构件的连接形式保证和加强结构的刚度、稳定性。如何解决预制楼层板的整体性问题和板缝处的处理及避免楼板板下开裂的问题。确定构件安装方案问题。提高建筑物整体安装精度问题及外檐墙板的安装问题,以及预制阳台的稳定性问题和预制楼梯板栏板的制安问题,都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薄壁混凝土构件不开裂、使构件受力形式和构件的布置更趋于合理、使构件的连接形式保证和加强结构的刚度、稳定性、可使预制楼层板的整体性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的排柱薄壁板式墙板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板缝处的处理结构完善可有效避免楼板板下开裂的问题的排柱薄壁板式墙板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本技术提供的排柱薄壁板式墙板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包括排柱薄板式墙板、预应力楼层板、阳台和楼梯,1、所述墙板为排柱薄壁板式立墙板,其包括边柱、排柱、侧板、上梁、下梁和墙内填充物,两个所述边柱设于两边,所述排柱平行地设于两根边柱之间均布,所述上梁和下梁分别与所述边柱和排柱的上下两端固联,所述侧板设于所述边柱和排柱形成的相对的两个大侧立面上、所述侧板中设有钢丝网片,整体包覆混凝土层,相对的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设拉接钢筋,在所述侧板的钢丝网片、边柱、排柱及上下梁之间构成的中空空间中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可以是加气混凝土块,或是保温材料块。上下墙板之间的水平连接结构为在所述墙板的下部预留槽,在墙板的上部预留钢筋,上下墙体结合,所述下部墙板的上部的预留钢筋插设在所述上部墙板的下部的所述预留槽中,槽内灌注有水泥浆形成企口式暗榫结构;左右墙板之间的垂直连接结构为在所述墙板的小侧立面上,按照安装时的顺序编号,上下预埋铁件,该铁件上焊有钢管,在钢管内穿设钢筋,钢管中灌注水泥浆,形成插销式连接结构;左右墙板之间的垂直连接结构或者为在相邻墙板的小侧立面上预埋插件,各所述插件高低不同,在连接时,各个插件相互插接固定形成插接式连接结构;2、所述预应力楼层板中包括在纵向设有的若干主筋和在横向设有若干分布钢筋,所述分布钢筋的两个端头伸出在楼板的两侧边之外,端头设封闭环,相邻两块楼板侧边上的分布钢筋端头上的封闭环相对形成一个穿孔,在该穿孔中穿设钢筋,在设有钢筋的板缝中灌注有混凝土,形成楼板中的暗梁。3.所述楼梯包括楼梯板和楼梯栏板,所述楼梯栏板的下底边缘与楼梯间底面所述楼板连接,上底边缘与楼梯间顶层所述楼板固联。4、所述楼层板和墙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为所述楼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伸出的主筋的端头与墙板形成企口式暗榫中的诸如门字形所述预留钢筋以及设于所述墙板上下底面上凹槽中的纵向钢筋固联在一起;所述楼梯板和与之相连接的墙板的相应部位上设有预埋铁件,相应铁件焊接连接。所述阳台在与墙板和/或楼板连接处设有预埋铁件,在所述墙板的相应处也设有预埋铁件,通过两者的对应预埋铁件焊接连接结构使所述阳台板连接在墙板和/或楼板上。所述墙板连接的水平连接,采用墙板下部预留槽,梁上或墙板上(外檐)预留钢筋,墙板安装后,槽内灌水泥浆形企口式暗榫连接,墙板的垂直连接,在墙板的小侧立面上,按照安装时的顺序编号,确定埋件的高低尺寸,预埋铁件,然后焊上钢管,吊装时承重墙板的下部铁件与梁上预埋铁件焊接,上口加设临时支撑。吊装纵轴墙板后,钢管内插放钢筋,然后灌水泥浆,形成插销式连接,或承重墙板的下部铁件与梁上预埋铁件焊接,上口加设临时支撑。采用插接铁件的做法可以加快安装速度。楼层板采用预应力楼板,吊装后其分布钢筋用通常钢筋连接后,灌板缝混凝土保证了楼层板的整体性。在位于楼梯间的所述墙板内侧均设有挑沿,所述楼梯板放置在所述挑沿上与墙板连接;所述楼梯板包括楼梯休息平台、斜跑和梯蹬板,楼梯休息平台和斜跑为一体结构;所述梯蹬板上和所述休息平台与斜跑的相互连接部位预埋铁件,通过该铁件连接在一起。墙板楼梯间内侧面均出挑沿,上面放置楼梯板,楼梯休息平台与斜跑做成一体均为板受力,其中均用楼梯板连接的形式,梯蹬板采用后安装方法,减轻了自重,便于成品保护。所述阳台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预制阳台底板上预埋方口形铁件和角铁框的侧栏板与墙板上的预埋铁件相互焊接,保证了阳台的稳定性。墙板门洞口处增设埋件、铁件,待安装完墙板后割除,外檐窗采用洞口预留支口,采用暗榫连接窗框的方法,可以提高窗的密封度及解决外檐窗口的抹灰问题,保证了墙体的整体性。所述墙板上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拉接钢筋与侧板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寇金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