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345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若干突出结构;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纳米金属线层,所述纳米金属线层包覆所述突出结构,且所述纳米金属线层具有凹槽;以及在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上形成引线层。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先形成若干突出结构后再形成纳米金属线层,使得所述纳米金属线层在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上形成凹槽,接着在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上形成引线层,使得所述引线层部分嵌入所述纳米金属线层,增大了所述引线层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所述引线层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强了导电能力。

Touch panel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ouch pane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touch panel includes: providing a substrate; forming a number of prominent structures on the substrate; forming a nano-metal wire layer on the substrate; the nano-metal wire layer coats the prominent structure, and the nano-metal wire layer has a groove; A lead layer is formed on the nano metal wire layer. In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touch panel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invention, a number of prominent structures are formed first, then a nano-metal wire layer is formed, so that the nano-metal wire layer forms a groove on the side far from the substrate, and then a lead layer is formed on the nano-metal wire layer, so that the lead layer is partly embedded in the nano-gold.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lead layer and the nanowire layer is increased, the contact resistance between the lead layer and the nanowire layer is reduced, and the conductivity is enhan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英文全称为TouchPanel),又称触控屏、触摸屏,是一种形成在图像显示装置显示面上,利用人体或电容笔等导体进行指令输入的装置,可代替鼠标、键盘等外接输入装置以及机械式输入按键等输入设备,可有效简化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结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形成于基板上的触控结构,通过触控结构的电容变化来感应触控位置,所述触控结构包括两对触控电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TX(发射信号电极)和RX(接收信号电极),还包括设置其中间的隔离层。其中,TX或者RX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金属走线和透明电极,而常用的透明电极为ITO(氧化铟锡),随着柔性显示产品的普及,ITO的缺点也逐渐暴露:由于其电阻大、成本高、抗损伤性能差的问题,限制了触控屏向柔性化发展。基于上述因素,近年来,以在导电性、透光性以及弯曲性等性能方面表现突出的纳米金属线如纳米银线替换ITO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纳米银线本身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在触控屏的外围引线区上纳米银线与金属引线的接触效果差、导电能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结构,以降低纳米金属线如纳米银线与引线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强导电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具有若干突出结构;纳米金属线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包覆所述突出结构,且所述纳米金属线层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及,引线层,设置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上,且部分嵌入所述纳米金属线层。可选的,所述基板包括功能区以及包围所述功能区的引线区,所述突出结构位于所述基板的引线区上,且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位于所述引线区上的部分具有所述第一凹槽,使得所述引线层部分嵌入所述纳米金属线层。可选的,所述突出结构还位于所述基板的功能区上。可选的,所述突出结构靠近所述基板一侧的截面宽度小于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截面宽度。可选的,所述突出结构为单一的倒梯形结构。可选的,所述突出结构为倒梯形结构与矩形结构的组合结构,所述矩形结构相对靠近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倒梯形结构相对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可选的,所述突出结构为具有第二凹槽的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倒梯形结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可选的,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为纳米银线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功能区和包围所述功能区的引线区;在所述基板的引线区上形成若干突出结构;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纳米金属线层,所述纳米金属线层包覆所述突出结构,且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位于所述引线区上的部分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及在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位于所述引线区上的部分上形成引线层。可选的,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纳米金属线层之前,所述触控面板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基板的功能区上形成若干所述突出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所述基板引线区上,先形成若干突出结构后再形成纳米金属线层,使得所述纳米金属线层表面凹凸不平,在所述纳米金属线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上形成凹槽,接着在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上形成引线层,使得所述引线层部分嵌入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从而增大了所述引线层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了所述引线层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强了导电能力;同时,纳米金属线层置于基板上且纳米金属线层包覆突出结构,进而使得纳米金属线层部分嵌入相邻两个突出结构之间,从而通过多个突出结构将纳米金属线层“镶嵌”在基板的表面,大幅提升了纳米金属线层与基板的附着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触控面板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剖视图;图中,1-基板,2-突出结构,2’-突出结构,3-纳米金属线层,4-引线层,A-引线区,B-功能区,T1-第一凹槽,T2-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在
技术介绍
中已经提及,尽管金属氧化物如ITO具有优异的透光率及导电性,但由于其存在电阻大、成本高、抗损伤性能差的问题,不适于制备柔性器件。因而,业界尝试开发替代ITO的材料比如导电高分子、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银线等,其中以纳米银线(SilverNanoWires,SNW)为代表的纳米金属线由于纳米级别的尺寸效应,其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表面平整、耐弯折,并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被认为是首选的金属氧化物的替代材料。然而,传统的纳米银线的粘附性较差,为了解决纳米银线与后续形成的金属引线的附着力问题,专利技术人曾经尝试在涂布纳米银线后加入OC(overcoater)胶;不过,此技术虽然能够临时解决纳米银线与金属引线的附着力问题,但同时也会导致纳米银线与金属引线的接触面积较少,进而影响导电能力。基于此,如图3或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具有若干突出结构2;纳米金属线层3,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并包覆所述突出结构2,且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具有第一凹槽T1,所述第一凹槽T1位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侧;以及引线层4,设置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上,且部分嵌入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在所述触控面板中,在所述基板1的引线区A上形成有若干突出结构2,使得后续形成在所述基板1上的纳米金属线层3的表面凹凸不平,在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侧上形成有第一凹槽T1,进而使得后续形成在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上的引线层4部分嵌入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从而增大了所述引线层4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所述引线层4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强了导电能力。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包括多根纳米金属线,所述纳米金属线可以是金(Au)、银(Ag)、铂(Pt)、铜(Cu)、钴(Co)、钯(Pd)等的纳米线。由于银具有导电性和透光性好等特点,所述纳米金属线优选为银纳米线(即纳米银线),则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优选为纳米银线层,所述纳米银线层中的纳米银线的线长可以在为10微米至300微米之间,纳米银线的线径(或线宽)可以小于500纳米,且其长宽比(线长与线径之比)可以大于10。下面将结合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基板1,所述基板1包括功能区B和包围所述功能区B的引线区A;S2、在所述基板1的引线区A上形成若干突出结构2;S3、在所述基板1上形成纳米金属线层3,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包覆所述突出结构2,且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位于所述引线区A上的部分具有第一凹槽T1,所述第一凹槽T1位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侧;以及S4、在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位于所述引线区A上的部分上形成引线层4。在步骤S1中,所述基板1可以是刚性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具有若干突出结构;纳米金属线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包覆所述突出结构,且所述纳米金属线层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及引线层,设置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上,且部分嵌入所述纳米金属线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具有若干突出结构;纳米金属线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包覆所述突出结构,且所述纳米金属线层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及引线层,设置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上,且部分嵌入所述纳米金属线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功能区以及包围所述功能区的引线区,所述突出结构位于所述基板的引线区上,且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位于所述引线区上的部分具有所述第一凹槽,使得所述引线层部分嵌入所述纳米金属线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结构还位于所述基板的功能区上。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结构靠近所述基板一侧的截面宽度小于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截面宽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结构为单一的倒梯形结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结构为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如胜袁波黄根茂盛翠翠徐琳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