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40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前透镜组、光阑和后透镜组,前透镜组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第一负弯月透镜、第二负弯月透镜、第一双凹透镜和第一双凸透镜;所述后透镜组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第三负弯月透镜、第二双凸透镜、第二双凹透镜、第三双凸透镜、第四双凸透镜和第四负弯月透镜,所述第三负弯月透镜和第二双凸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组,所述第二双凹透镜和第三双凸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组,所述第四双凸透镜和第四负弯月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三胶合透镜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镜头,具有大相对孔径、大视场、高分辨率和低畸变等优异性能。

An optical len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tical lens, including a front lens group, an aperture and a rear lens group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the object side to the image side. The front lens group includes a first negative meniscus lens, a second negative meniscus lens, a first concave lens and a first double convex lens, which are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the object side to the image side. The third negative meniscus lens, the second biconvex lens, the second concave lens, the third biconvex lens, the fourth biconvex lens and the fourth negative meniscus lens are arranged in turn from the side to the image side. The third negative meniscus lens and the second biconvex lens are closely bonded to form the first bonded lens group, the second concave lens and the third biconvex penetration. The mirror is closely bonded to form a second bonded lens group, and the fourth double convex lens and the fourth negative meniscus lens are closely bonded to form a third bonded lens group. The optical len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performances such as large relative aperture, large field of view, high resolution and low distor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镜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相对孔径、高分辨率、高透过率及低畸变的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安全监控意识不断提高,对新颖高性能监控设备需求也日益增多,推动着其相关设备飞速发展。随着百万高分辨CCD、CMOS图像传感器的不断发展,应用于非传统的可见-近红外波段的高响应度、高灵敏度低噪声紫外波段探测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相应配套的紫外波段成像物镜需求也越发增加,尤其是应用于现代社会安全生产的高清晰、高分辨成像质量的紫外物镜要求也再不断提高。即具有大相对孔径、大视场、高分辨率、低畸变的紫外波段成像物镜是未来紫外成像物镜发展的趋势,而应用于电厂、变电站高压电弧放电监控的紫外波段成像物镜需要满足上述成像要求,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也备受光电领域从业者和相应需求客户的关注和认可。现有技术的各种光学镜头,在远距离监控情况下,均不能达到成像分辨率高、细节还原性高、图像畸变小以及保证图像真实性的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具有大相对孔径、大视场、高分辨率、低畸变的光学镜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系统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前透镜组、光阑和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第一负弯月透镜、第二负弯月透镜、第一双凹透镜和第一双凸透镜;所述后透镜组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第三负弯月透镜、第二双凸透镜、第二双凹透镜、第三双凸透镜、第四双凸透镜和第四负弯月透镜,所述第三负弯月透镜和第二双凸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组,所述第二双凹透镜和第三双凸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组,所述第四双凸透镜和第四负弯月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三胶合透镜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弯月透镜、第二负弯月透镜、第一双凹透镜、第一双凸透镜、第三负弯月透镜、第二双凸透镜、第二双凹透镜、第三双凸透镜、第四双凸透镜和第四负弯月透镜均为球面透镜。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组、第二胶合透镜组和第三胶合透镜组均为鼓形透镜。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的空气间隔为18.14mm-27.20mm。一些实施例中,述前透镜组和光阑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7mm-25.5mm。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阑与后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14mm-1.70mm。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弯月透镜和第二负弯月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5.32mm-7.98mm;所述第二负弯月透镜和第一双凹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98mm-5.98mm;所述第一双凹透镜和第一双凸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8.45mm-12.67mm。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组与第二胶合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67mm-1.01mm,所述第二胶合透镜组和第三胶合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08mm-0.12mm。一些实施例中,在半视场28°下,在801p/mm下,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传递函数大于0.4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个负弯月透镜和多组胶合透镜组的配合,前透镜组将大视场入射光线进行口径收缩,降低后透镜组校正像差难度以及通光口径,减少后透镜组的镜片使用数量,有效控制了光学镜头的横向尺寸和重量,提供了一种具有大相对孔径、畸变量小、分辨率高的光学镜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学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学系统光学传递函数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学系统的场曲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学系统的畸变图。附图标记:前透镜组10;后透镜组20;第一负弯月透镜31;第二负弯月透镜32;第三负弯月透镜33;第四负弯月透镜34;第一双凹透镜41;第二双凹透镜42;第一双凸透镜51;第二双凸透镜52;第三双凸透镜53;第四双凸透镜54;光阑60;像面7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附图1详细说明一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前透镜组10、光阑60和后透镜组20,所述前透镜组10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第一负弯月透镜31、第二负弯月透镜32、第一双凹透镜41和第一双凸透镜51;所述后透镜组20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第三负弯月透镜33、第二双凸透镜52、第二双凹透镜42、第三双凸透镜53、第四双凸透镜54和第四负弯月透镜34,所述第三负弯月透镜33和第二双凸透镜52密接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组,所述第二双凹透镜42和第三双凸透镜53密接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组,所述第四双凸透镜54和第四负弯月透镜34密接胶合形成第三胶合透镜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在后透明组的一侧还设置有像面7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通过多个负弯月透镜和多组胶合透镜组的配合,前透镜组10将大视场入射光线进行口径收缩,降低后透镜组20校正像差难度以及通光口径,减少后透镜组20的镜片使用数量,有效控制了光学镜头的横向尺寸和重量,提供了一种具有大相对孔径、畸变量小、分辨率高的光学镜头。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具有大相对孔径(像方F数2.4)、畸变小于5%,光学MTF在801p/mm下大于0.45,成像靶面匹配1/2″百万级像素紫外摄像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可以用于制备高分辨率、低畸变紫外监控摄像镜头,比如全球面紫外监控摄像镜头。本专利技术中,物侧面至像侧面的方向,即为图1中自左向右的光线入射方向。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弯月透镜31、第二负弯月透镜32、第一双凹透镜41、第一双凸透镜51、第三负弯月透镜33、第二双凸透镜52、第二双凹透镜42、第三双凸透镜53、第四双凸透镜54和第四负弯月透镜34均为球面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系统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前透镜组、光阑和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第一负弯月透镜、第二负弯月透镜、第一双凹透镜和第一双凸透镜;所述后透镜组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第三负弯月透镜、第二双凸透镜、第二双凹透镜、第三双凸透镜、第四双凸透镜和第四负弯月透镜,所述第三负弯月透镜和第二双凸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组,所述第二双凹透镜和第三双凸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组,所述第四双凸透镜和第四负弯月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三胶合透镜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系统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前透镜组、光阑和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第一负弯月透镜、第二负弯月透镜、第一双凹透镜和第一双凸透镜;所述后透镜组包括从物侧面至像侧面依次设置的第三负弯月透镜、第二双凸透镜、第二双凹透镜、第三双凸透镜、第四双凸透镜和第四负弯月透镜,所述第三负弯月透镜和第二双凸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组,所述第二双凹透镜和第三双凸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组,所述第四双凸透镜和第四负弯月透镜密接胶合形成第三胶合透镜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弯月透镜、第二负弯月透镜、第一双凹透镜、第一双凸透镜、第三负弯月透镜、第二双凸透镜、第二双凹透镜、第三双凸透镜、第四双凸透镜和第四负弯月透镜均为球面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组、第二胶合透镜组和第三胶合透镜组均为鼓形透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博姜珊刘伟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