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顶斜用的顶进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971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顶斜用的顶进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方法:S1)在斜交涵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补齐,使之在外观上为正交涵洞的结构,最终两边墙与线路夹角为90°,形成正交涵形式,成型后的正顶斜用涵共计4个墙身即2个边墙2个中墙,中间一跨为实际使用空间;S2)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之后即可按照正交涵洞的顶进工艺进行顶进,斜交顶进转正交顶进。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正顶斜用的施工工艺需在涵洞预制前将斜交涵两侧结构补齐,使之成为正做涵洞,涵洞主体与线路为正交,而实际使用部分为斜交。顶进过程方便控制轴向偏差,就位后消除三角形过渡段。该种顶进工艺,解决了斜交涵轴线偏差不易控制,过渡段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可操作性高。

A jacking process for positive jacking and oblique jack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jacking technology for the oblique top,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S1) The oblique top culvert is completed by using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on both sides of the oblique culvert, so that it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orthogonal culvert in appearance,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culvert and the line is 90 degrees, forming an orthogonal culvert form. The formed oblique top culvert has four wall bodies, namely, four wall bodies. Two side walls, two middle walls, one span in the middle is the actual use space; S2) When the concrete reaches 100% of the design strength, it can be jacked according to the jacking technology of the orthogonal culvert, oblique jacking into orthogonal jacking.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oblique top of the culvert needs to complete the structures on both sides of the oblique culvert before the prefabrication of the culvert, so that the culvert body and the line are orthogonal, while the actual part of the culvert is oblique. The jacking process facilitates the control of the axial deviation and eliminates the triangular transition section after being in place. The jacking technolog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axis deviation of oblique culvert is not easy to contro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ition section is difficult, and it has high oper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顶斜用的顶进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架空顶进施工,是一种对顶进轴线控制较好的及改善过渡段施工的顶进方法,特别适用于下穿铁路且对轴线要求较高的顶进工点。
技术介绍
随着建设脚步的加快,线路架空顶进变成一个常用的施工技术,根据顶进角度可分斜交顶进和正交顶进,两种顶进方式相比较而言,斜交顶进不易控制顶进的轴向偏差,特别是“吃土”顶进时,开挖土方不到位容易造成轴线偏差,当涵身进土达到一半时,涵身将随着既有的角度向前,即使随后改变挖土尺寸也很难调整轴线偏差,而将斜交涵正做之后避免斜交涵顶进时的轴线偏差也解决过渡段施工时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斜交涵斜顶时轴线偏差较大,就位后路桥过渡段处理施工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对顶进轴线控制较好的及改善过渡段施工的正顶斜用顶进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正顶斜用的顶进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方法:S1)在斜交涵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补齐,使之在外观上为正交涵洞的结构,最终两边墙与线路夹角为90°,形成正交涵形式,成型后的正顶斜用涵共计4个墙身即2个边墙2个中墙,中间一跨为实际使用空间;S2)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之后即可按照正交涵洞的顶进工艺进行顶进,斜交顶进转正交顶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1)中,斜用涵两侧三角区为结构补齐区,待顶进就位后进行封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侧三角区为相同结构的、容积相同的两个三角区。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现正顶斜用的施工工艺需在涵洞预制前将斜交涵两侧结构补齐,使之成为正做涵洞,涵洞主体与线路为正交,而实际使用部分为斜交。顶进过程方便控制轴向偏差,就位后消除三角形过渡段。该种顶进工艺,解决了斜交涵轴线偏差不易控制,过渡段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可操作性高,值得大力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际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正顶斜用的顶进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方法:S1)在斜交涵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补齐,使之在外观上为正交涵洞的结构,最终两边墙与线路夹角为90°,形成正交涵形式,成型后的正顶斜用涵共计4个墙身即2个边墙2个中墙,中间一跨为实际使用空间;S2)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之后即可按照正交涵洞的顶进工艺进行顶进,斜交顶进转正交顶进。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斜用涵两侧三角区为结构补齐区,待顶进就位后进行封堵。进一步的,两侧三角区为相同结构的、容积相同的两个三角区。本专利技术对原有设计斜交涵进行结构改造,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补齐,使之在外观上为正交涵洞的结构,与线路夹角为90°,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之后即可按照正交涵洞的顶进工艺进行顶进,达到斜交顶进转正交顶进的目的即正顶斜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斜交涵转变为正交涵,在顶进过程中保证涵体侧墙同时“吃土”顶进,避免斜交涵顶进过程两边墙“吃土”不同步,边墙土的测压力不同,因而造成的轴线偏差较大且不易纠偏的情况;顶进就位后,斜交涵与既有铁路之间的夹角造成过渡段软硬不同的三角区,通过将斜交涵正做的方式就完美的避开了这一项问题,在后期路桥过渡段施工时变的简单。通过对正顶斜用的改造,提高了涵洞顶进时轴线的可控性,降低轴线偏差,特别适用于对轴线要求较严格的地段,如一端是路基令一端是新建隧道,两侧已成既定位置不可调整,这时就要求顶进涵必须精准到位,此时正顶斜用的施工工艺完全满足此要求。另外正顶斜用之后涵顶三角形过渡段变为直角过渡,既有线路软硬过渡不会出现三角坑,设备单位养护较为方便,这也是设备单位较为喜欢的过渡形式。本专利技术实现正顶斜用的施工工艺需在涵洞预制前将斜交涵两侧结构补齐,使之成为正做涵洞,涵洞主体与线路为正交,而实际使用部分为斜交。顶进过程方便控制轴向偏差,就位后消除三角形过渡段。该种顶进工艺,解决了斜交涵轴线偏差不易控制,过渡段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可操作性高,值得大力推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顶斜用的顶进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方法:S1)在斜交涵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补齐,使之在外观上为正交涵洞的结构,最终两边墙与线路夹角为90°,形成正交涵形式,成型后的正顶斜用涵共计4个墙身即2个边墙2个中墙,中间一跨为实际使用空间;S2)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之后即可按照正交涵洞的顶进工艺进行顶进,斜交顶进转正交顶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顶斜用的顶进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方法:S1)在斜交涵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补齐,使之在外观上为正交涵洞的结构,最终两边墙与线路夹角为90°,形成正交涵形式,成型后的正顶斜用涵共计4个墙身即2个边墙2个中墙,中间一跨为实际使用空间;S2)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之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