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63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通过带有流通孔的隔板分隔成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第五反应室、第六反应室、第七反应室、第八反应室,第一反应室上部连接进水管,第八反应室上部连接出水管,第一反应室下部设有流通口与第二反应室连通,第二反应室底部连接有带锥形收集斗的排污管,中部设有滤板,上部设有填料和与第三反应室连通的流通孔,本设备体积小,污水处理能力强,具有杀菌效果,无二次污染的,处理得到的水质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设备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污水的处理是普遍关注的热点,由于工业污水的种类繁多、水量变化大、水质浓度高、成分复杂,因而处理难度大。就目前市场而言,污水处理是一大挑战,一些相关的污水处理设备能力不够,体积大,占地面积大,不利于更好的推广,大多是多个机器配合工作,不能很好的解决污水问题,可能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污水处理能力强,具有杀菌效果,无二次污染的,处理得到的水质好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通过带有流通孔的隔板分隔成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第五反应室、第六反应室、第七反应室、第八反应室,第一反应室上部连接进水管,第八反应室上部连接出水管,第一反应室下部设有流通口与第二反应室连通,第二反应室底部连接有带锥形收集斗的排污管,中部设有滤板,上部设有填料和与第三反应室连通的流通孔,本专利技术通过带有流通孔的隔板将箱体分隔成若干个反应室,实现了污水絮体沉淀、生物过滤等操作一体化操作,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缩小设备的体积,通过设计的滤板可有效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絮体截留,并通过排污管将截留的絮体排出箱体,而且设有的填料可进一步对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氮、磷等进一步截留提高污水处理质量。作为优选,滤板为倒椎体状,底部内凹,滤板内部填充铁碳微电解填料,设计的滤板结构形状可对向滤板上部流动的污水中的絮体截留并使其沿滤板底部方向下滑至排污管,并且滤板内部选用铁碳微电解填料进行填充可避免污水在净化过程中出现钝化、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铁碳微电解填料活性强,比表面积大,反应速度快,可加快污水处理速度还对设备整体的污水处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作为优选,第一反应室内设与进水管连接的混合器,混合器下方设有导流板,导流板交错设置于第一反应室内壁上且端部与第一反应室存在间隙,可在污水进入第一反应室之前先在污水中加入化学絮凝剂提高污水絮凝效果,并使污水经过混合器的处理提高絮凝剂的效果,同时设有的导流板可延长污水与絮凝剂的反应时间从而加速絮凝体沉降,提高污水中颗粒污染物滤除效果。作为优选,混合器包括内置转轴的壳体,转轴上均布可旋转的桨叶,桨叶由若干叶片组成,叶片中部开设有通槽,通槽内置若干可滑动的碰撞体,碰撞体前后两侧面设有弹块,碰撞体内部开设有“X”状冲击孔,上述结构的混合器可对进入的污水进行搅拌作用,在搅拌过程中通过桨叶中的碰撞体之间的碰撞并使污水从冲击孔内进入,污水再碰撞体反复且快速的碰撞及桨叶的搅拌作用下使污水中氮化含氮有机物进行硝化生成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并将含磷有机物降解为正磷酸盐为后续的好氧处理步骤中的好氧菌利用有效去除污水中氮磷,提高处理的污水效率和效果,并且该混合器提高进在污水中加入的化学絮凝剂的效果,有效的将污水中絮凝下的大颗粒物质排出箱体外部。作为优选,第四反应室底部设有射流布水器,第三反应室通过连接管与射流布水器连接,第四反应室中部设有电磁场发生器,上部设有与第五反应室连通的流通孔,选用射流布水器可形成较强的射流使得第四反应室内的污水与污泥混合避免污泥大量在第四反应室内沉淀,并且利用电磁场发生器产生的直流电场和扫频脉冲电磁场处理污水,所使用的电量不足以影响其他反应室内的藻类,例如好氧菌的生存,电磁场发生器可使污水中的细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从而使污水中的藻类或细菌死亡,并产生大量活性物质来平衡中和水质,有益于提高处理的水质品质。作为优选,电磁场发生器包括与第四反应室内壁连接的第一极板,第一极板开设有倒梯形孔且配合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极板,第二极板通过螺杆与设置于箱体外部的螺母连接,位于箱体外部的螺杆端部连接有把手,电磁场发生器可使污水中的细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从而使污水中的藻类或细菌死亡,并产生大量活性物质来平衡中和水质,有益于提高处理的水质品质,通入的电流从螺杆通入,利用螺母和螺杆的配合可调节低一、二电机板的位置关系,而且上述结构设计的第一、二电机板之间不会积累杂质,避免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并且量极板之间的电磁场能有效保持,有效保证污水处理效果。作为优选,第五反应室底部设有与第六反应室连通的流通孔,第五反应室中部设有缓冲器,缓冲器包括可转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表面均布缓冲板,缓冲器的设置可降低水流进入第五反应室的速度,避免大量且流失较大的水流对第六反应室内的生物填料造成冲击影响,有效保证本设备的污水处理效率和效果。作为优选,第六反应室用于放置生物填料,第六反应室上部设有与第七反应室连通的流通孔,利用生物填料,例如放置好氧菌或藻类对污水进行处理,例如,藻类和利用细菌生产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同化氮磷营养物质,还可将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吸收到细胞中。作为优选,第七反应室下部设有与第八反应室连通的流通孔,第八反应室底部设有第二排污管,中部依次设有活性炭层、蜂窝填料,在污水处理最后通过活性炭层和蜂窝填料对污水再次进行净化,充分确保处理的污水效果,使本设备可应用于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的处理,扩大本设备的使用范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带有流通孔的隔板将箱体分隔成若干个反应室,实现了污水絮体沉淀、生物过滤等操作一体化操作,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缩小设备的体积和污水处理速度,本设备可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絮体截留,并将截留的絮体排出箱体,而且设有的填料可进一步对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氮、磷等进一步截留提高污水处理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混合器剖视图;图3为桨叶俯视图;图4为碰撞体剖视图;图5为缓冲器示意图;图6为电磁场发生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A.第一反应室;B.第二反应室;C.第三反应室;D.第四反应室;E.第五反应室;F.第六反应室;G.第七反应室;H.第八反应室;1.箱体;101.导流板;102.进水管;2.混合器;201.壳体;202.转轴;203.桨叶;203a.叶片;203b.碰撞体;203c.弹块;203d.冲击孔;3.填料;4.滤板;5.排污管;6.射流布水器;601.连接管;7.电磁场发生器;701.把手;702.螺母;703.螺杆;704.第一极板;705.第二极板;8.缓冲器;801.缓冲板;802.第二转轴;9.出水管;10.蜂窝填料;11.活性炭层;12.流通口;13.第二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内通过带有流通孔12的隔板分隔成第一反应室A、第二反应室B、第三反应室C、第四反应室D、第五反应室E、第六反应室F、第七反应室G、第八反应室H,第一反应室A上部连接进水管102,第八反应室H上部连接出水管9,第一反应室A下部设有流通口12与第二反应室B连通,第二反应室B底部连接有带锥形收集斗的排污管5,中部设有滤板4,上部设有填料3和与第三反应室C连通的流通孔12,本专利技术通过带有流通孔12的隔板将箱体1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内通过带有流通孔(12)的隔板分隔成第一反应室(A)、第二反应室(B)、第三反应室(C)、第四反应室(D)、第五反应室(E)、第六反应室(F)、第七反应室(G)、第八反应室(H),第一反应室(A)上部连接进水管(102),第八反应室(H)上部连接出水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室(A)下部设有流通口(12)与第二反应室(B)连通,第二反应室(B)底部连接有带锥形收集斗的排污管(5),中部设有滤板(4),上部设有填料(3)和与第三反应室(C)连通的流通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内通过带有流通孔(12)的隔板分隔成第一反应室(A)、第二反应室(B)、第三反应室(C)、第四反应室(D)、第五反应室(E)、第六反应室(F)、第七反应室(G)、第八反应室(H),第一反应室(A)上部连接进水管(102),第八反应室(H)上部连接出水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室(A)下部设有流通口(12)与第二反应室(B)连通,第二反应室(B)底部连接有带锥形收集斗的排污管(5),中部设有滤板(4),上部设有填料(3)和与第三反应室(C)连通的流通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4)为倒椎体状,底部内凹,滤板(4)内部填充铁碳微电解填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室(A)内设与进水管(102)连接的混合器(2),混合器(2)下方设有导流板(101),所述导流板(101)交错设置于第一反应室(A)内壁上且端部与第一反应室(A)存在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2)包括内置转轴(202)的壳体(201),所述转轴(202)上均布可旋转的桨叶(203),所述桨叶(203)由若干叶片(203a)组成,叶片(203a)中部开设有通槽,通槽内置若干可滑动的碰撞体(203b),碰撞体(203b)前后两侧面设有弹块(203c),碰撞体(203b)内部开设有“X”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英杨金生侯伟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