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59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分离器主体,油水分离器主体为双层的中空筒形结构,其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空腔,内壳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筒状,内壳的底部和顶部均具有开口,且均与空腔连通;油水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油水分离器主体上的污水入口、出油孔、设置在油水分离器主体上的排水孔以及设置在内壳底部出口上的旋转装置,通过这样设置实现油水快速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含油废水对人类、动物和植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产生不良的影响,油类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污染水体,在水面上形成油膜,能阻碍水体复氧作用,水体中由于溶解氧减少,藻类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使水生动植物有油味或毒性,甚至使水体变臭,破坏水资源的利用价值;油类黏附在鱼鳃上,可使鱼窒息,浓度为200mg/L时,鱼类不能生存;黏附在藻类、浮游生物上,可使它们死亡;油类会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严重时使鸟类大量死亡;用含油废水灌溉农田,油分及其衍生物将覆盖土壤和植物的表面,堵塞土壤的孔隙,阻止空气透入,使土壤和微生物不能正常进行新陈代谢,使农产品质量和实用价值下降,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死亡,油类在土壤中向下迁移,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地下水污染。综上所述,含油废水污染对生态系统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对人体健康也造成潜在的危害。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油水分离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先进的处理手段可以控制污染,降低成本,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中国等人均资源较少的国家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所述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分离器主体,所述油水分离器主体为双层的中空筒形结构,其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壳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筒状,所述内壳的底部和顶部均具有开口,且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油水分离器主体上的污水入口、出油孔、设置在所述油水分离器主体上的排水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壳底部出口上的旋转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内壳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的多根竖条。优选的是,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轴、包裹所述转轴的轴套、连接于所述轴套上的进气管、与所述转轴连接的叶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叶轮上部的固定盖板。优选的是,所述叶轮为带有若干个放射型叶片的圆盘。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盖板与所述叶轮轴向间距为10mm,且在所述固定盖板上位于所述叶轮叶片中间以及中间以外的部位开设有多个进水孔。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盖板下设置有导向叶片,所述导向叶片与所述叶轮叶片间距为2-5mm。优选的是,所述污水入口外部连接有射流器,所述污水入口与所述内壳的内壁相切。优选的是,所述射流器沿污水流入方向分为四段,分别为喷嘴段、渐缩段、喉管段以及扩散段。优选的是,所述渐缩段设置有吸入室,所述吸入室设有吸气口。优选的是,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处设置有控制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简单,易于实现,中间通过叶轮可以补进空气,进一步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内壳;3—排水口;4—出油孔;5—进气管;6—轴套;7—转轴;8—污水入口;9—射流器;10—固定盖板;11—叶轮;12—排污槽;13—排污口;14—竖条;15—导向叶片;16—进水孔;17—叶轮叶片;18—空腔;91—喷嘴段;92—渐缩段;93—吸入室;94—吸气口;95—喉管段;96—扩散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主体为双层的中空筒形结构,其包括外壳1和内壳2,外壳1与内壳2之间形成空腔18,内壳2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设置多根竖条14固定连接,内壳2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筒状,内壳2的底部22和顶部21均具有开口,且均与空腔18连通,这样结构设置能够保证当油水混合物进入到油水分离器主体中的时候,油能够从内壳2分层,而水从内壳2与外壳11的夹层中流走,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水和油自身的密度差,快速实现油和水的分离,分离后的轻油存漂浮在油水分离器的上部,重油沉入油水分离器的底部,水则从内壁的下出口沿着空腔18排出,提高油水分离的效果。如图2-3所示,油水分离器主体还包括设置在述油水分离器主体靠近顶端的污水入口8以及连接污水入口8的射流器9,射流器9按污水流入方向分为四段,分别为喷嘴段91、渐缩段92、喉管段95以及扩散段96,渐缩段92设置吸入室93,吸入室93设有吸气口94,当油水污水通过射流器9后,射流器9利用喷嘴段91将油水污水高速喷出,在吸入室93形成负压,从吸气口94吸入空气;当污水流入喉管段95后,空气被粉碎成微小气泡;然后进入扩散段96,将动能转换成势能,进一步压缩气泡,增大空气在污水中的溶解度;最后经过污水入口8进入油水分离器时,附着于气泡上的油污向上漂浮,水向下流动。污水入口8设置于靠近油水分离器主体的顶端处,且污水入口8朝向与内壳2的内壁相切,当油水混合物沿切线方向进入油水分离器后,利用液体自动冲击力使油水混合物进行低速度的旋转,同时利用挥发油和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这种污水入口8的管口朝向相切于内壁的设置,使得油水混合物在进入油水分离器时,做离心运动低速旋转,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油水分离效果,并且极大地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如图1-2所示,油水分离器主体还包括设置在内壳底部出口的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转轴7、包裹所述转轴的轴套6、连接所述轴套的进气管5、与转轴连接的叶轮11以及设置在叶轮11上部的固定盖板10,固定盖板10与叶轮11轴向间距为10mm,叶轮11为带有若干个放射型叶片17的圆盘,固定盖板10下设置有导向叶片15,且在其上位于叶轮叶片17中间以及中间以外的部位开设有多个进水孔16,导向叶片15与叶轮叶片17间距为2-5mm,这样设置保证了油水污水必须要再通过该旋转装置,该装置通过叶轮11旋转补进空气,使油污附着在空气上,利用水和油的密度差,实现油水分离的装置,不仅极大地缩短了操作时间,简化了工艺流程,而且油水分离的效果也是极大地增强。另外,出油孔4设置于靠近油水分离器主体的顶端出,能够更好地利用油附着于气泡的浮力大,使得油顺利得从顶部排除;在油水分离器主体底部还设置有排污槽12,污水中不能附着空气上且密度比水大的污渍沉于排污槽12,然后通过排污口13从底部排出;排水口3设置于油水分离器主体上的中部,且连通于空腔18,使水从侧部排出,实现污水中油水的分离。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分离器主体,所述油水分离器主体为双层的中空筒形结构,其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壳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筒状,所述内壳的底部和顶部均具有开口,且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油水分离器主体上的污水入口、出油孔、设置在所述油水分离器主体上的排水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壳底部出口上的旋转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分离器主体,所述油水分离器主体为双层的中空筒形结构,其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壳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筒状,所述内壳的底部和顶部均具有开口,且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油水分离器主体上的污水入口、出油孔、设置在所述油水分离器主体上的排水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壳底部出口上的旋转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的多根竖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轴、包裹所述转轴的轴套、连接于所述轴套上的进气管、与所述转轴连接的叶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叶轮上部的固定盖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为带有若干个放射型叶片的圆盘。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刘玲子谢菁
申请(专利权)人:图方便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