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流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89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流曝气装置,包括浮力架和曝气机,所述曝气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空心管、位于空心管内部的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浮力架连接,所述壳体靠上位置设有与空心管内部连通的进气口、壳体上还设有与空心管内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空心管的末端设有溶气泵头,所述转轴末端穿过溶气泵头连接有螺旋桨;该装置通过曝气管上分布的多个曝气孔排出气泡,气泡量较多,使油质分离更加彻底,且在装置停止运行时污水不会回流至曝气装置的管道内部,避免杂质堵塞曝气孔,实用性强。

A Push Flow Ae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push-flow ae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uoyancy frame and an aerator. The aerator comprises a shell, a hollow tube inside the shell, a rotating shaft inside the hollow tube, and a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uoyancy frame, and the shell is composed of a shell, a hollow tube inside the shell, a rotating shaft inside the hollow tube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part of the hollow pipe and a water inlet connected with the hollow pipe. The end of the hollow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dissolved air pump head, and th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propeller through the dissolved air pump head. The device discharges bubbles through a plurality of aeration holes distributed on the aeration pipe, with a large amount of bubbles. It can make the oil separation more thorough, and the sewage will not flow back into the pipeline of the aeration device when the device stops running, so as to avoid the impurities blocking the aeration hole, which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流曝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流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水量越来越多,目前对污水进行处理时经常用到推流曝气装置,通常曝气机以一定的角度安装在水中,电动机和进气口保持在水面上,电动机转动后带动轴和螺旋桨,水流在螺旋桨周围高速流动,产生一个负压区,负压使得进气口吸入空气,在轴的转动下使曝气机产生较多气泡,气泡向上移动时部分杂质和油附着在气泡壁上,从而使污水中的杂质、油与水进行分离,现有的推流曝气装置气泡量少,气泡只集中在转轴的末端,在曝气池内分布不均匀,使污水中的油质分离不彻底,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难度较大,且当推流曝气装置停止运行时污水容易回流至液面内的曝气机内部,污水中的杂质容易对曝气机产生堵塞,而影响曝气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的推流曝气装置,该推流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上分布的多个曝气孔排出气泡,气泡量较多且均有,使油质分离更加彻底,且在曝气装置停止运行时污水不会回流至曝气装置的管道内部,避免杂质堵塞曝气孔,实用性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推流曝气装置,包括浮力架和曝气机,所述曝气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空心管、位于空心管内部的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浮力架连接,所述壳体靠上位置设有与空心管内部连通的进气口、壳体上还设有与空心管内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空心管的末端设有溶气泵头,所述转轴末端穿过溶气泵头连接有螺旋桨;所述壳体末端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内设置有止回装置,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Ⅰ,所述曝气管的外侧匹配套接有外管,所述外管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Ⅱ,曝气孔Ⅰ和曝气孔Ⅱ等距错位设置,所述浮力架上还设置有能够带动外管沿曝气管左右移动的左右推送装置。优选的,所述左右推送装置包括在浮力架上固定的环形架,环形架的下内壁设置有内齿,所述环形架内设置有与内齿匹配的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侧与倒置L形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外管上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浮力架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匹配设置有滑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滑座上。优选的,所述环形架内内齿的总长度等于相邻曝气孔Ⅱ间距的一半。优选的,所述外管的两端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曝气管外壁匹配连接。优选的,所述止回装置包括曝气管内壁设置有内圈,所述止回装置包括与内圈相匹配的堵头,所述堵头的外端设置在堵头座内,堵头座内设置有与堵头外端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堵头座通过至少三个固定杆与曝气管内壁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在堵头座的外侧圆周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和联轴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推流曝气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进气口进入的气体与空心管内的水混合,在螺旋桨旋转过程产生气泡,壳体末端与曝气管连通,气泡进入曝气管通过曝气孔均有排出,通过曝气管内的止回装置避免污水回流至壳体内,同时曝气管和外管配合,通过左右推送装置推动外管使曝气孔Ⅰ和曝气孔Ⅱ相对应,从而实现曝气过程产生大量气泡,当曝气装置停止运行时曝气孔Ⅰ和曝气孔Ⅱ错位设置,防止污水进入曝气管内,避免曝气孔被杂质堵塞,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止回装置的放大图。图3为曝气管和左右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滑道和滑座的俯视图。图中:1-浮力架,2-曝气机,3-转轴,4-壳体,5-进气口,6-驱动装置,7-螺旋桨,8-曝气管,9-轴承,10-止回装置,11-内圈,12-堵头,13-堵头座,14-弹性件,15-固定杆,16-曝气孔Ⅰ,17-外管,18-曝气孔Ⅱ,19-内齿,20-环形架,21-齿轮,22-连接杆,23-空心管,24-进水口,25-溶气泵头,26-滑道,27-滑座,28-浮力筒。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推流曝气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浮力架1和曝气机2,曝气机2包括壳体4、位于壳体4内部的空心管23、位于空心管23内部的转轴3、以及驱动转轴4转动的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与浮力架1连接,浮力架1对曝气机2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浮力架1下端设有浮力筒28,浮力筒28在浮力架1上对称设置,壳体4靠上位置设置有与空心管23内部连通的进气口5,壳体4上还设有与空心管23内连通的进水口24,进水口24位于液面下端,进气口5位于液面上端,进气口5进入的气体与空心管23内部的水混合,转轴3通过驱动装置6驱动转动,在转轴3的转动下使空气管23内的气体和水混合后产生气泡,驱动装置6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和联轴器。空心管23的末端设有溶气泵头25,转轴3末端穿过溶气泵头25连接有螺旋桨7,溶气泵头25喷出很多细小气泡从而达到曝气效果,气泡集中在壳体4内。壳体4末端设置有曝气管8,壳体4内产生的气泡进入曝气管8内,曝气管8内设置有止回装置10,止回装置10包括曝气管8内壁设置有内圈11,内圈11设置在靠近壳体4的一端,使壳体4排出的含大量气泡的水流在内圈11处折流汇聚,使流速增大,止回装置10还包括与内圈11相匹配的堵头12,堵头12的外端设置在堵头座13内,堵头座13内设置有与堵头12外端连接的弹性件14,堵头座13通过至少三个固定杆15与曝气管8内壁连接,固定杆15在堵头座13的外侧圆周均匀分布,通过固定杆14能够使堵头座13与曝气管8内壁固定连接,水流在内圈11处流速增大,水流给堵头12向外的力,堵头12受力后压缩弹性件14使堵头12与内圈11之间产生缝隙,从而使水流继续流入曝气管8内,当曝气机2停止运行时,止回装置10能够防止污水从曝气管8回流到壳体4内,避免造成堵塞。曝气管8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Ⅰ16,曝气管8的外侧匹配套接有外管17,外管17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Ⅱ18,曝气孔Ⅰ16和曝气孔Ⅱ18等距错位设置,即相邻曝气孔Ⅰ16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曝气孔Ⅱ18的间距,外管17的两端内壁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壁与曝气管8外壁匹配连接,使外管17与曝气管8之间密封性好,由于密封圈的厚度非常小,且密封圈是常用的零件,在图中略去,没有详细描述密封圈的结构。浮力架1上还设置有能够带动外管17沿曝气管8左右移动的左右推送装置,左右推送装置包括在浮力架1上固定的环形架20,环形架20的下内壁设置有内齿19,环形架20内内齿19的总长度等于相邻曝气孔Ⅱ18间距的一半,环形架20内设置有与内齿19匹配的齿轮21,齿轮21的一侧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流曝气装置,包括浮力架和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空心管、位于空心管内部的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浮力架连接,所述壳体靠上位置设有与空心管内部连通的进气口、壳体上还设有与空心管内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空心管的末端设有溶气泵头,所述转轴末端穿过溶气泵头连接有螺旋桨;所述壳体末端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内设置有止回装置,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Ⅰ,所述曝气管的外侧匹配套接有外管,所述外管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Ⅱ,曝气孔Ⅰ和曝气孔Ⅱ等距错位设置,所述浮力架上还设置有能够带动外管沿曝气管左右移动的左右推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流曝气装置,包括浮力架和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空心管、位于空心管内部的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浮力架连接,所述壳体靠上位置设有与空心管内部连通的进气口、壳体上还设有与空心管内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空心管的末端设有溶气泵头,所述转轴末端穿过溶气泵头连接有螺旋桨;所述壳体末端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内设置有止回装置,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Ⅰ,所述曝气管的外侧匹配套接有外管,所述外管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Ⅱ,曝气孔Ⅰ和曝气孔Ⅱ等距错位设置,所述浮力架上还设置有能够带动外管沿曝气管左右移动的左右推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推送装置包括在浮力架上固定的环形架,环形架的下内壁设置有内齿,所述环形架内设置有与内齿匹配的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侧与倒置L形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文潘健康潘建勋王壮陈斌张庆哲田燕周丽娟郑亚男王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