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装置及带有该水循环装置的立磨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45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循环装置及带有该水循环装置的立磨机,旨在解决减少环境污染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沉淀池和蓄水池,第一沉淀池和蓄水池通过传递管连通,且传递管靠近第一沉淀池的顶部设置;第一沉淀池上开设有入水口;蓄水池上连通有循环管,循环管上连接有用于将蓄水池中的水泵送到循环管内的水泵;立磨机工作台上的水通过排水管流动到第一沉淀池中,最后从蓄水池中通过循环管输送到工作台上进行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带有碎屑的废水进行收集并循环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A water circulating device and a vertical mill with the water circul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circulating device and a vertical mill with the water circulating device,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water storage tank are connected by a transfer pipe, and the transfer pipe is located near the top of the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The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the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 circulating pipe, and the circula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pump used to deliver the water pump from the storage tank to the circulating pipe; the water on the working table of the vertical mill flows through the drainage pipe to the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and finally is conveyed from the storage tank to the working table through the circulating pipe for circulating use. The utility model collects and recycles waste water with debris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装置及带有该水循环装置的立磨机
本技术涉及磁性材料加工技术邻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循环装置及带有该水循环装置的立磨机。
技术介绍
在磁性材料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立磨机对磁性材料表面进行磨铣,从而使得磁性材料表面光滑度达到生产要求。如图4所示,现有的立磨机包括机体1、工作台11和磨刀12。工作台11上带有吸力,当磁性材料放置于工作台11上时,工作台11的吸力令磁性材料固定于工作台11上。磨刀12位于工作台11的上方,且磨刀12通过液压缸121连接于机体1上。使用时,通过液压缸121调节磨刀12与工作台11的相对距离,然后对放置于工作台11上的磁性材料的上表面进行磨铣。磨刀在磨铣磁性材料时,由于磁性材料与磨刀之间相互磨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会导致磁性材料表面损坏。为了减少磁性材料的损坏,在磨刀磨铣磁性材料的过程中,会对工作台进行喷水从而降低磁性材料的温度,再将带有温度的废水从工作台上排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磨刀在磨铣磁性材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屑,而从工作台上排出的废水中会带有碎屑,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水循环装置,通过对带有碎屑的废水进行收集并循环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循环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和蓄水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和蓄水池通过传递管连通,且所述传递管靠近第一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一沉淀池上开设有入水口;所述蓄水池上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连接有用于将蓄水池中的水泵送到循环管内的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工作台上排出的废水从入水口进入到第一沉淀池中,水中的碎屑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第一沉淀池的底部,而废水中相对干净的水通过第一沉淀池进入到蓄水池中。蓄水池中的水通过水泵的作用泵送到循环管中,并输送到工作台上重复利用,不需要将带有碎屑的废水进行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沉积在第一沉淀池底部的碎屑也可以作为材料进行出售,提高了废物的利用率,体现了节能减排的理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包括水平相邻设置的导水部和储水部,所述循环管连通于所述储水部上;所述导水部和储水部之间通过分隔板分离,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导水口,且所述导水口上设有与其截面配合的过滤网。同时,将蓄水池设置成导水部和储水部延长了从水进入到储水池到水从储水池中输出的时间,减缓了水在蓄水池中的流动速度,减少在水流作用下蓄水池底部的沉积物反涌的情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沉淀池中经过沉淀后的水先进入到导水部中,导水部中的水经过过滤网的过滤作用再进入到储水部中,减少泵送到循环管中的水中含有的碎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口远离所述分隔板底部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抬高了水从导水部进入到储水部前所需要积蓄的高度,延长水滞留于导水部中的时间,使得水中残留的碎屑进行一步进行沉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和蓄水池之前增设有第二沉淀池,所述传递管上远离第一沉淀池的一端连通于第二沉淀池上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第二沉淀池与所述蓄水池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连通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沉淀池上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水在第一沉淀池经过沉淀后,通过溢流的方式进入到第二沉淀池,然后在第二沉淀池进行二次沉淀后再流动到蓄水池中,进一步减少了进入到蓄水池中的水中含有的碎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沉淀池内设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上贯通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底部向靠近蓄水池的方向弯曲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沉淀池中的水经过第二过滤板的过滤再流动到蓄水池中,水中的碎屑被拦截于第二过滤板上靠近第一沉淀池的一侧,减少了流动到蓄水池中的水中碎屑含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递管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法兰连接,所述连通管与所述第二沉淀池法兰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拆卸和清洗。当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中沉积过多碎屑时,将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进行拆卸并取出,倾倒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内的碎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蓄水池的顶部均呈开口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第一沉淀池和第一沉淀池中碎屑的处理。并且,从工作台上排出的废水中带有高温,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蓄水池的顶部开口设置能够加快废水中的温度向外界传递,有利于废水的温度降低。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立磨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磨机,包括机体、工作台和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磨刀,还包括水循环装置;所述循环管上远离所述蓄水池的指向所述工作台设置;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将工作台上的水引流至入水口的排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台上的废水通过排水管排放到第一沉淀池中,最后在水泵作用下从蓄水池中通过循环管输送到工作台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废水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到工作台上进行循环利用,减少了废水对环境的污染;2、通过设置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将废水中的碎屑进行沉淀,并进行碎屑的收集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3、通过设置内部设有第二过滤板的第二沉淀池,提高了过滤废水中碎屑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蓄水池的整体结构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11、工作台;12、磨刀;121、液压缸;13、排水管;2、第一沉淀池;21、入水口;3、传递管;4、第二沉淀池;5、第二过滤板;51、第一板体;52、第二板体;53、第二过滤孔;6、连通管;7、蓄水池;71、导水部;72、储水部;8、分隔板;81、导水口;82、过滤网;9、循环管;91、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立磨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有工作台11和磨刀12。工作台11呈水平设置,且对应于磨刀12的下方设置。工作台11上带有吸力,当磁性材料放置于工作台11上时,工作台11的吸力令磁性材料固定于工作台11上。磨刀12通过液压缸121连接于机体1上。使用时,通过液压缸121调节磨刀12与工作台11的竖向距离,然后对放置于工作台11上的磁性材料的上表面进行磨铣。如图1所示,机体1上增设有循环装置,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4和蓄水池7。第一沉淀池2上设有入水口21,机体1上设有与入水口21高度对应的排水管13,使得工作台11上的废水通过排水管13进入到第一沉淀池2内,最后从蓄水池7的水泵91作用下通过循环管9回到工作台11上,如此往复利用水资源。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沉淀池2呈顶部开口设置,且入水口21自第一沉淀池2的顶部向下开设,使用时排水管13直接插入入水口21即可。第一沉淀池2上相对于入水口21的一侧设有传递管3,传递管3呈水平设置,且传递管3上远离第一沉淀池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沉淀池4上。如图2所示,第二沉淀池4的顶部呈开口设置,且第二沉淀池4的内部固定有与其截面配合的第二过滤板5,第二过滤板5上贯通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53。第二过滤板5包括呈竖向设置的第一板体5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池(2)和蓄水池(7),所述第一沉淀池(2)和蓄水池(7)通过传递管(3)连通,且所述传递管(3)靠近第一沉淀池(2)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一沉淀池(2)上开设有入水口(21);所述蓄水池(7)上连通有循环管(9),所述循环管(9)上连接有用于将蓄水池(7)中的水泵送到循环管(9)内的水泵(9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池(2)和蓄水池(7),所述第一沉淀池(2)和蓄水池(7)通过传递管(3)连通,且所述传递管(3)靠近第一沉淀池(2)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一沉淀池(2)上开设有入水口(21);所述蓄水池(7)上连通有循环管(9),所述循环管(9)上连接有用于将蓄水池(7)中的水泵送到循环管(9)内的水泵(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7)包括水平相邻设置的导水部(71)和储水部(72),所述循环管(9)连通于所述储水部(72)上;所述导水部(71)和储水部(72)之间通过分隔板(8)分离,所述分隔板(8)上开设有导水口(81),且所述导水口(81)上设有与其截面配合的过滤网(8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口(81)远离所述分隔板(8)底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2)和蓄水池(7)之前增设有第二沉淀池(4),所述传递管(3)上远离第一沉淀池(2)的一端连通于第二沉淀池(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红山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