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93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用于保护中低速磁浮道岔的驱动电机,其包括固定在基础板上的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覆盖在驱动电机的前部;以及通过铰链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罩体的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构造成能够通过铰链装置旋转从而选择性地覆盖驱动电机的后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手摇驱动电机或日常检修维护时,不需要拆除防护罩,节约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防护罩,尤其是用于中低速磁浮道岔的驱动电机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中低速磁浮道岔作为中低速磁浮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磁浮线路精密换线设备。磁浮道岔转辙主要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钢梁整体转辙。为了保护驱动电机,避免雨水锈蚀或碰撞,需要通过设置电机防护罩来保护电机。现有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采用固定式电机防护罩。在紧急情况下需手摇驱动电机或日常检修维护时,需要先人工拆除防护罩。这导致拆装不便,并且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手摇驱动电机或日常检修维护时,不需要拆除防护罩,节约工作时间。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包括:固定在基础板上的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覆盖在驱动电机的前部;以及通过铰链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罩体的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构造成能够通过铰链装置旋转从而选择性地覆盖驱动电机的后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罩体端部设置有拉手。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罩体的侧面设置若干散热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孔内设置滤尘网。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罩体包括顶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一端的端板;其中,所述端板上设置有缝隙,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通过所述缝隙伸出第一罩体的外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铰链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罩体的顶板上,其中,所述铰链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罩体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罩体的边缘之间形成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罩体的支撑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铰链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罩体的顶板的边缘上,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端部设置挡板,所述挡板能够接触并支撑所述第二罩体。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罩体顶部设置支撑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部设置有若干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基础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的顶部均为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设置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覆盖在驱动电机前部,第二罩体覆盖在驱动电机后部。在电机工作时,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能够保护电机,防止尘土、雨水进入电机,并对电机造成损害。当需要手摇驱动电机或需要检修时,将第二罩体后端抬起,使驱动电机后端的摇杆露出来,然后对电机进行操作。本技术在检修时不需要拆除防护罩,节约工作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的安装示意图,显示了与基础板连接的侧视的结构;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的安装示意图,显示了与基础板连接的俯视的结构;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第一罩体设置有散热孔的结构;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图1的左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第一罩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第一罩体设置有有挡板;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第一罩体设有支撑沿;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第二罩体上设置有支撑件。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第一罩体,2、第二罩体,3、铰链装置,4、基础板,5、驱动电机,11、顶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端板,15、散热孔,16、滤尘网,17、支撑沿,18、挡板,19、连接片,21、拉手,22、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根据本技术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手摇驱动电机或日常检修维护时,不需要拆除防护罩,节约工作时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其包括第一罩体1,所述第一罩体1固定在基础板上。所述第一罩体1覆盖在驱动电机的前部,在这里,所述驱动电机的前部为设置有转子的一端,其中所述转子伸出所述第一罩体1外。本实施例所述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还包括第二罩体2,所述第二罩体2铰接在所述第一罩体1端部。所述第二罩体2通过铰接装置连接第一罩体1,所述第二罩体2构造成能够通过铰链装置3旋转从而选择性地覆盖驱动电机的后部。其中驱动电机的后部为设置摇杆的一端,与设置转子的一端相对。在使用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时,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罩体1固定在基础板4上,并覆盖在所述驱动电机5前部,第二罩体2覆盖在所述驱动电机5后部,用以保护驱动电机5,并具有防尘、防雨的作用。当需要手摇驱动电机5或需要检修时,将第二罩体2后端抬起,使驱动电机5后端的摇杆露出来,然后对电机进行操作。当操作完成后将第二罩体2放下,使第二罩体2重新覆盖驱动电机5后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2的端部设置有拉手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手21设置在所述罩体的端面上。所述拉手21可以是L形的把手,也可以是可旋转的拉环。本实施例所述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通过在第二罩体2上设置拉手21,从而更加方便地提起或放下所述第二罩体2。在使用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时,在电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罩体2覆盖在所述驱动电机5后部。当需要摇动驱动电机5或检修时通过手动拉起拉手21将驱动电机5后部的摇杆展露出来;检修完成后,向下拉动拉手21将所述第二罩体2放下,盖住驱动电机5后部,从而保护驱动电机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罩体1的侧面设置若干散热孔15。所述散热孔15为圆心或多边形的孔,或者为长条形的散热缝。本实施例的散热孔15能够有效地散热,避免电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过大而造成损害。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15内设置滤尘网16。这样,能够防止灰尘或杂质通过散热孔15进入所述第一罩体1内,从而保护驱动电机5,避免灰尘或杂质污染或损害驱动电机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罩体1包括顶板11,所述顶板11优选为矩形的金属板。在所述顶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顶端分别连接顶板11的两侧边缘,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底部连接在基础板4上。所述顶板11的前端设置端板14。其中,所述端板14上设置缝隙,所述驱动电机5的转子通过所述缝隙伸出第一罩体1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缝隙为长条形,其顶部为弧形,其底部贯通到端板14的底端。这样在拆卸第一罩体1时,能够便于竖直向上取出所述第一罩体1,而不会影响所述驱动电机5的转子。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分别为矩形,或者为两个矩形拼接的形状,具体的形状根据电机连接基础板4的位置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2与所述第一罩体1的结构类似,第二罩体为顶面、两个侧面和一个端面封闭的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基础板(4)上的第一罩体(1),所述第一罩体(1)覆盖在驱动电机(5)的前部;以及通过铰链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罩体(1)的第二罩体(2),所述第二罩体(2)构造成能够通过铰链装置(3)旋转,从而选择性地覆盖驱动电机(5)的后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基础板(4)上的第一罩体(1),所述第一罩体(1)覆盖在驱动电机(5)的前部;以及通过铰链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罩体(1)的第二罩体(2),所述第二罩体(2)构造成能够通过铰链装置(3)旋转,从而选择性地覆盖驱动电机(5)的后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2)的自由端部设置有拉手(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的侧面设置若干散热孔(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5)内设置滤尘网(16)。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浮道岔驱动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包括顶板(11),设置在所述顶板(11)的两侧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以及设置在所述顶板(11)的一端的端板(14);其中,所述端板(14)上设置有缝隙,所述驱动电机(5)的转子通过所述缝隙伸出第一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张亚军李欢方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