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底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881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49
一种双层底盘车。解决了现有一体式底盘车体积大,转运不便且操作困难的问题。它包括端梁、底架和用于安放断路器的车架,所述的底架和车架之间设有容置腔,所述底架的底部设有行进轮,所述底架的侧边上伸出用于底架行进限位的滚轮,所述的端梁上设有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穿过端梁与车架相连接并驱动车架相对底架滑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底架和车架,使得底架和车架为分体式结构,从而使得转动时车架与底架同步运动,便于转运,而断路器装配时只需要转动传动杆便能使得车架相对底架运动,从而避免因整体运动造成的费时费力,同时分体式的底盘车也便于其他电器部件的装配转运,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底盘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底盘车,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底盘车。
技术介绍
在供配电系统中,广泛使用断路器及各类电器单元。为方便维修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又常常把断路器及各类电器单元安装在底盘车上或做成落地式手车,使其成为可移动式部件。在遵守供配电要求的前提下,这些可移动部件可以在配电柜中进入和移出。目前底盘车式的可移动部件都自带推进退出机构,他们与柜体内的导轨配合,组成中置式配电柜。而各类落地式手车不自带推进退出机构,若需将移动手车在柜体中移动至所需位置,必须借助推进机构。而且现有的落地式底盘车通常为一体式结构,在转运及断路器的装配过程中,转运不便,且操作困难,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一体式底盘车体积大,转运不便且操作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底盘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底盘车,包括端梁、底架和用于安放断路器的车架,所述的底架和车架之间设有容置腔,所述底架的底部设有行进轮,所述底架的侧边上伸出用于底架行进限位的滚轮,所述的端梁上设有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穿过端梁与车架相连接并驱动车架相对底架滑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底架与车架之间设有安装板,所述车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底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梁(1)、底架(2)和用于安放断路器的车架(3),所述的底架(2)和车架(3)之间设有容置腔(21),所述底架(2)的底部设有行进轮(22),所述底架(2)的侧边上伸出用于底架(2)行进限位的滚轮(23),所述的端梁(1)上设有传动杆(4),所述的传动杆(4)穿过端梁(1)与车架(3)相连接并驱动车架(3)相对底架(2)滑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底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梁(1)、底架(2)和用于安放断路器的车架(3),所述的底架(2)和车架(3)之间设有容置腔(21),所述底架(2)的底部设有行进轮(22),所述底架(2)的侧边上伸出用于底架(2)行进限位的滚轮(23),所述的端梁(1)上设有传动杆(4),所述的传动杆(4)穿过端梁(1)与车架(3)相连接并驱动车架(3)相对底架(2)滑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底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2)与车架(3)之间设有安装板(5),所述车架(3)的侧面上设有便于车架(3)行进的转动轮(31),所述的安装板(5)内设有导轨筒(6),所述的转动轮(31)设于导轨筒(6)内并与导轨筒(6)滑移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底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筒(6)呈倒置的U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底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的两侧都设有转动轮(31),所述的转动轮(31)有六个,车架(3)两侧的转动轮(31)对称设置且车架(3)同侧的转动轮(31)之间等距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底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的侧边向上翻折形成限位部(51),所述的导轨筒(6)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昌王瑞元林麒
申请(专利权)人:兴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