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964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硅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纳米硅材料加入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形成硅分散液;步骤2,将活性炭加入至聚丙烯酸纳水溶液中超声10‑20min,取出后微热烘干活性炭包裹颗粒;步骤3,将活性炭包裹颗粒加入至硅分散液中然后快速取出烘干,得到硅基覆盖颗粒;步骤4,在硅基覆盖颗粒表面喷涂酚醛树脂液,烘干后得到多层包覆颗粒;步骤5,将多层包覆颗粒加入至反应釜中还原反应2‑5h,然后进行氮气碳化反应3‑8h,冷却后恒压恒温静置20‑40min,得到硅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硅体积膨胀的问题,对硅材料形成致密型固化,同时也能有效的抑制硅的膨胀,具有循环稳定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硅基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和无环境污染等优势,已广泛用于3C领域。近年来开始在动力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石墨负极已经接近理论值,难以进一步提高,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新的正负极材料急需开发。硅基材料理论比容量为4200mAh/g,是比容量最高的材料之一。硅来源丰富,地壳中硅元素含量高居第二位,对环境友好,且硅在嵌锂和脱锂反应中电压平台低,不会在表面析锂,安全性好。但是硅也有很明显的缺点,硅是半导体材料,电导率低;此外,硅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变化巨大,易发生粉化、活性物质与集流体失去电接触,甚至进一步从集流体脱落,最终造成循环性能的严重衰减。另外,膨胀导致形成的SEI膜破裂,暴露出新的界面,继续形成新的SEI膜,导致循环之后硅颗粒外层的SEI膜越来越厚,最终阻隔了锂离子的嵌入。为解决硅体积膨胀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各种各样方法对硅进行改性,包括对硅纳米化、合金化、多孔化以及将硅分散于各种网络体系中等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纳米硅材料加入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形成硅分散液;步骤2,将活性炭加入至聚丙烯酸纳水溶液中超声10‑20min,取出后微热烘干活性炭包裹颗粒;步骤3,将活性炭包裹颗粒加入至硅分散液中然后快速取出烘干,得到硅基覆盖颗粒;步骤4,在硅基覆盖颗粒表面喷涂酚醛树脂液,烘干后得到多层包覆颗粒;步骤5,将多层包覆颗粒加入至反应釜中还原反应2‑5h,然后进行氮气碳化反应3‑8h,冷却后恒压恒温静置20‑40min,得到硅基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纳米硅材料加入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形成硅分散液;步骤2,将活性炭加入至聚丙烯酸纳水溶液中超声10-20min,取出后微热烘干活性炭包裹颗粒;步骤3,将活性炭包裹颗粒加入至硅分散液中然后快速取出烘干,得到硅基覆盖颗粒;步骤4,在硅基覆盖颗粒表面喷涂酚醛树脂液,烘干后得到多层包覆颗粒;步骤5,将多层包覆颗粒加入至反应釜中还原反应2-5h,然后进行氮气碳化反应3-8h,冷却后恒压恒温静置20-40min,得到硅基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纳米硅材料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30-60g/L,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是纳米硅材料质量的50-70%,所述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500-700r/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活性炭的加入量是纳米硅材料质量的70-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