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精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44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精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试仪,涉及通信管道测试领域,包括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平台机构、光电传感器、标准试棒、被测通信管道、倾角传感器和控制盒;伺服电机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平台结构的转动,从而引起被测通信管道的倾斜;倾角传感器将通信管道的倾角数据传递给控制盒;光电传感器能够将标准试棒开始移动的信号传递给控制盒;进而实现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的测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通信管道倾角的缓慢均匀变化,提高了被测角度的精度,避免了手动转动引入的误差;利用倾角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控制盒实现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的全自动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精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通信管道的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精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试仪。
技术介绍
通信管道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远距离传输中,用于穿过通信光电缆,埋藏于地下的重要通信保障设备。一般由高密度聚乙烯硅芯材料组成,具有性能稳定、价格低廉、质量可靠等特点。目前,测量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有两种方法:拉力法和平板法。拉力法是将标准试棒放置在一个水平的被测通信管道里,给标准试棒一个水平的力,力由小到大缓慢的变化,当力达到某一个值时,此时标准试棒产生移动,通过此时的力计算得到通信管道的静摩擦系数。平板法是将标准试棒放置在水平的被测通信管道中,缓慢调节通信管道的倾角,当角度达到某一个值时,由于标准试棒的重力影响而产生了移动,此时通过倾角可以计算出通信管道的静摩擦系数。目前,市场上的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试仪大多采用平板法制作而成,通过手动改变倾角的大小及用肉眼观察通信管道是否移动,测试的结果很大程度的引入了人员的误差,严重影响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的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精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试仪,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自动精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平台机构、光电传感器、标准试棒、被测通信管道、倾角传感器和控制盒;所述平台机构安装在第四齿轮上,所述的光电传感器、标准试棒、被测通信管道和倾角传感器均设置在平台机构上,所述被测通信管道的轴向与平台机构的平台面一致,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被测通信管道的一端,所述标准试棒插入被测通信管道与光电传感器接近的一端,所述倾角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连接控制盒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盒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同轴连接,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为锥齿轮,齿数比为1:30~60;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为圆柱齿轮,齿数比也为1:30~60。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盒包括AD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所述的AD模块用于将倾角传感器传送的角度模拟信号转换为中央处理模块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所述的按键模块包括的按键有:归零按键、开始测试按键、停止按键、输出数据按键、转速设置按键、转速增加按键、转速减小按键、确定按键。作为优选,所述标准试棒为一橡胶棒,橡胶棒的两个端面分别旋入金属螺栓,橡胶棒插入被测通信管道内,金属螺栓与光电传感器相对,阻挡光电传感器的光信号。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全自动精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试仪进行静摩擦系数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下转速设置按键,通过转速增加按钮和转速减小按键调节电机的转动速度;2).按下归零按键,将平台机构调节水平;3).将被测通信管道固定在平台机构上;4).将标准试棒的橡胶棒部分全部放进被测通信管道中,标准试棒的金属端阻挡光电传感器的光信号;5).按下开始测试按键,开始测试;6).标准试棒随着伺服电机的转动而慢慢倾斜,当倾斜角达到一定角度时,标准试棒开始移动,此时,光电传感器将开始移动信号传递给控制盒,控制盒记录下倾角传感器检测的角度,控制盒通过数据计算,得到通信管道的静摩擦系数,并显示在显示模块上;7).重复以上步骤,共得到N个静摩擦系数,通过内部计算,去除粗大误差,得到此通信管道的静摩擦系数。作为优选,步骤6)中,伺服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带动平台机构的整体围绕第四齿轮的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引起被测通信管道的倾斜;倾角传感器将被测通信管道的倾角数据时时传递给控制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被测通信管道倾角的缓慢变化,保证了被测倾角的精度;2、采用倾角传感器将被测通信管道倾角值自动传递给控制盒,当光电传感器将标准试棒开始移动的信号传递给控制盒,控制盒此时记录下倾角传感器的角度,经过计算得到被测通信管道的静摩擦系数;3、通过控制盒进行数据处理,实现被测通信管道的静摩擦系数的自动计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1-伺服电机、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第三齿轮、5-第四齿轮、6-平台机构、7-光电传感器、8-标准试棒、9-被测通信管道、10-倾角传感器、11-控制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精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试仪,包括伺服电机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4、第四齿轮5、平台机构6、光电传感器7、标准试棒8、被测通信管道9、倾角传感器10和控制盒11;伺服电机1带动第一齿轮2的转动,第一齿轮2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的转动,第二齿轮3和第三齿轮4在同一轴上,进而带动第三齿轮4的转动,第三齿轮4的转动带动第四齿轮5的转动,平台机构6固定在第四齿轮5上,进而带动了平台机构6的转动,从而引起被测通信管道9的倾斜。通过将被测通信管道9夹紧在平台机构6上,通过倾角传感器10将倾角信息反馈到控制盒11中来将平台机构6调至水平。将标准试棒8放置在被测通信管道9中,标准试棒8的一端正好阻挡住光电传感器7的光电信号,此时通过控制盒11的控制,伺服电机1开始转动,经过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4和第四齿轮5的配合带动平台机构6倾斜,当倾角大于某个值时,标准试棒8在被测通信管道9内发生移动,此时光电传感器7将移动的信号传递给控制盒11,控制盒11记录下倾角传感器10的倾角,重复进行多次试验,通过控制盒11进行数据计算,得到被测通信管道的静摩擦系数,并显示在显示模块上。控制盒以中央处理模块为控制中心,包括的单片机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单片机,控制盒既可以安装在电机的支架上,也可以安装在其他合适地方。如图2所示,通过倾角传感器将被测通信管道的倾角传递给控制盒,在控制盒内部,经过AD模块处理,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中央处理模块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并将倾角显示在显示模块上,同时输出信号驱动伺服电机进行转动,当光电传感器发出标准试棒移动的信号后,瞬时锁定倾角传感器输入的角度值,并通过中央处理模块的处理,将本次测试得到的静摩擦系数计算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出来。同时,通过按键模块的设置,可以设置伺服电机的转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精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4)、第四齿轮(5)、平台机构(6)、光电传感器(7)、标准试棒(8)、被测通信管道(9)、倾角传感器(10)和控制盒(11);所述平台机构(6)安装在第四齿轮(5)上,所述的光电传感器(7)、标准试棒(8)、被测通信管道(9)和倾角传感器(10)均设置在平台机构(6)上,所述被测通信管道(9)的轴向与平台机构(6)的平台面一致,所述光电传感器(7)设置在被测通信管道(9)的一端,所述标准试棒(8)插入被测通信管道(9)与光电传感器(7)接近的一端,所述倾角传感器(10)和光电传感器(7)连接控制盒(11)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盒(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驱动第一齿轮(2),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3)啮合,第二齿轮(3)与第三齿轮(4)同轴连接,第三齿轮(4)与第四齿轮(5)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精密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4)、第四齿轮(5)、平台机构(6)、光电传感器(7)、标准试棒(8)、被测通信管道(9)、倾角传感器(10)和控制盒(11);所述平台机构(6)安装在第四齿轮(5)上,所述的光电传感器(7)、标准试棒(8)、被测通信管道(9)和倾角传感器(10)均设置在平台机构(6)上,所述被测通信管道(9)的轴向与平台机构(6)的平台面一致,所述光电传感器(7)设置在被测通信管道(9)的一端,所述标准试棒(8)插入被测通信管道(9)与光电传感器(7)接近的一端,所述倾角传感器(10)和光电传感器(7)连接控制盒(11)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盒(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驱动第一齿轮(2),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3)啮合,第二齿轮(3)与第三齿轮(4)同轴连接,第三齿轮(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益林廖荣陶子政张秋兰杨海玲高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交科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