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网络风险级联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9422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10
一种供应链网络风险级联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以企业作为节点N、以企业间的贸易关系作为边E的供应链网络G;S2、采用度和介数的函数计算出各节点的初始风险值;S3、依据节点容量与初始风险成正比的关系,计算出各节点的最大耐受风险值;S4、计算当前时刻各节点的当前风险值;S5、比较各节点当前风险值和最大耐受风险值,确定失效状态;S6、若某节点当前风险值超过最大耐受值,则判定该节点发生失效,依据周围相邻节点的容量进行负载重分配。本发明专利技术逻辑清晰、方案成熟,操作过程明晰,具有良好的使用和推广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应链网络风险级联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应链网络中级联失效的建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由于节点企业突发风险引起的供应链网络风险级联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建模分析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推动,以及经济竞争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进入了新的阶段,企业更加看中以合作、外包、战略联盟等形式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来面对外界竞争激烈、日益成熟的市场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发展趋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发展竞争也已经逐步变为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的竞争。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不再是作为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作为参与供应链供需的子个体。供应链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生产方式是否革新,运行机制是否流畅,生产要素利用是否合理,资源配置是否能进一步提高。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之中,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功能实体之间的交易关系构成的动态供需复杂网络系统,具有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特征。这种描述商品需—产—供过程中各实体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动态变化的系统网络,其上的节点企业彼此之间通过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相互连接和影响,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这样的复杂网络容易受到企业节点由不确定的因素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应链网络风险级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以企业作为节点N、以企业间的贸易关系作为边E的供应链网络G;S2、采用度和介数的函数计算出各节点的初始风险值;S3、依据节点容量与初始风险成正比的关系,计算出各节点的最大耐受风险值;S4、计算当前时刻各节点的当前风险值;S5、比较各节点当前风险值和最大耐受风险值,确定失效状态;S6、若某节点当前风险值超过最大耐受值,则判定该节点发生失效,依据周围相邻节点的容量进行负载重分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应链网络风险级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以企业作为节点N、以企业间的贸易关系作为边E的供应链网络G;S2、采用度和介数的函数计算出各节点的初始风险值;S3、依据节点容量与初始风险成正比的关系,计算出各节点的最大耐受风险值;S4、计算当前时刻各节点的当前风险值;S5、比较各节点当前风险值和最大耐受风险值,确定失效状态;S6、若某节点当前风险值超过最大耐受值,则判定该节点发生失效,依据周围相邻节点的容量进行负载重分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链网络风险级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采用度和介数的函数计算出各个节点的初始风险值,计算方法为:节点i的初始风险值为,其中,Ki为节点i的度,Bi为节点i介数,是节点i介数指数函数的形式。α1,β1为初始负载可调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链网络风险级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3所述计算出各节点的最大耐受风险值,计算方法为:节点i的最大耐受风险值表示节点i所能承受最大风险的容量,计算公式为,Ci=(1+β2)Li(0),其中,β2是节点企业的容限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链网络风险级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4所述计算当前时刻各节点的当前风险值,包括如下步骤:S41、获取节点i上一时刻的风险波动值Li(t-1);S42、计算节点i的随即噪声扰动值ni(t);S43、计算节点i的意外扰动值rj-i(t);S44、计算当前时刻t下,节点i的当前风险值Li(t),Li(t)=Li(t-1)+ni(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玉蓉苏子豪张震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