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扭梁的台架试验夹具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40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扭梁的台架试验夹具模型,包括支撑架和两个固定机构,每个固定机构均包括减震器固定组件、减震弹簧固定组件、连接杆固定组件和液压支撑杆,减震器固定组件位于连接杆固定组件的旁侧,两个液压支撑杆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的旁侧,两个液压支撑杆的顶部分别与扭力梁的两端底部抵触,减震器固定组件和减震弹簧固定组件均能够水平移动的与支撑架的顶部侧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后扭梁的台架试验夹具模型,一方面能够将各种规格的扭力梁稳定的固定住,另一方面扭力梁的固定姿态模拟了实际装车姿态,能够方便直观的进行模拟试验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扭梁的台架试验夹具模型
本技术涉及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扭梁的台架试验夹具模型。
技术介绍
扭力梁式悬挂是汽车后悬挂类型的一种,是通过一个扭力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尽管有些厂商宣称自己的车装备的是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但是扭力梁还是非独立悬挂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将非独立悬挂的车轮装在一个扭力梁的两端,当一边车轮上下跳动时,会使扭力梁绕俩红线跳动,从而带动另一侧车轮也相应地跳动,减小整个车身的倾斜或摇晃。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扭转刚度,可以起到与横向稳定杆相同的作用,可增加车辆的侧倾刚度,提高车辆的侧倾稳定性。扭力梁式后悬架常见于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的车型。其外观与作动方式类似于拖曳臂式,只是在连接左右轮的下支架中间以一根粗大的梁连接,而梁的两侧拖曳臂用于为前后方向定位,整个悬架系统以拖曳臂的前端与车身连结,在梁的上方有用来做为横向定位的连杆,看起来就像H型。在车身倾斜时因扭力梁车轴的扭曲,使车轮的倾角会有变化。由于扭力梁式后悬架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容易维修且占用车底空间较小,可降低车底盘的高度,从而车内空间得以增加,因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扭梁的台架试验夹具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两个固定机构,两个固定机构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两侧并且分别用于固定扭力梁(1)的两端,每个固定机构均包括减震器固定组件(2)、减震弹簧固定组件(3)、连接杆固定组件(4)和液压支撑杆(5),减震器固定组件(2)和连接杆固定组件(4)均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侧壁上,减震器固定组件(2)位于连接杆固定组件(4)的旁侧,减震弹簧固定组件(3)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架的内侧顶部,并且减震弹簧固定组件(3)的另一端向支撑架的外侧延伸,两个液压支撑杆(5)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的旁侧,两个液压支撑杆(5)的顶部分别与扭力梁(1)的两端底部抵触,减震器固定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扭梁的台架试验夹具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两个固定机构,两个固定机构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两侧并且分别用于固定扭力梁(1)的两端,每个固定机构均包括减震器固定组件(2)、减震弹簧固定组件(3)、连接杆固定组件(4)和液压支撑杆(5),减震器固定组件(2)和连接杆固定组件(4)均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侧壁上,减震器固定组件(2)位于连接杆固定组件(4)的旁侧,减震弹簧固定组件(3)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架的内侧顶部,并且减震弹簧固定组件(3)的另一端向支撑架的外侧延伸,两个液压支撑杆(5)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的旁侧,两个液压支撑杆(5)的顶部分别与扭力梁(1)的两端底部抵触,减震器固定组件(2)和减震弹簧固定组件(3)均能够水平移动的与支撑架的顶部侧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扭梁的台架试验夹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一个横梁(6)和两个支撑柱(7),两个支撑柱(7)竖直设置,横梁(6)呈水平设置在两个支撑柱(7)的顶部,横梁(6)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柱(7)的内侧固定连接,两个减震器固定组件(2)对称设置在横梁(6)的两侧,两个连接杆固定组件(4)对称设置在横梁(6)的两侧,两个减震弹簧固定组件(3)对称设置在横梁(6)的底部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扭梁的台架试验夹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直角连接板(8)和塔顶固定筒,第一直角连接板(8)包括第一竖直板和第一水平板,第一竖直板的顶部与第一水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塔顶固定筒竖直设置在第一水平板的底部,塔顶固定筒的顶部能够滑动的与第一水平板的底部连接并且该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一竖直板所在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扭梁的台架试验夹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顶固定筒包括顶板(10)、底板(11)和两个弧形支撑板(12),顶板(10)和底板(11)均水平设置并且均为圆形结构,两个弧形支撑板(12)呈竖直状态设置在顶板(10)和底板(11)之间,两个弧形支撑板(12)的顶部均与顶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弧形支撑板(12)的底部均与底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1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减震器顶部固定螺栓的容纳槽(13),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朋志鹏倪晋挺张玉从王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