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大小窗口判断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状态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9309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使用大小窗口判断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状态的系统,包括行为侦测模块、状态理解模块、参数调整模块、反馈实施模块;采集用户操作智能移动终端的时间信息,结合时间的大窗口和小窗口,能够根据用户的操作时间间隔,自主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状态,动态、适应性调整交互反馈触发条件的值。能够避免固定式触发条件值设定方式带来的不便使用体验。大窗口保障了参数值调整结果的稳定性,小窗口则能够体现用户操作习惯的波动性。二者结合,能够综合考虑用户操作智能移动终端习惯的稳定性和波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大小窗口判断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机交互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大小窗口判断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让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理解用户是否正在使用它的状态,是人与智能移动终端交互的一个重要工作。如果智能移动终端理解用户正在使用它,则进入工作模式;反之,不在使用它,则能够触发休眠模式,进而进入锁屏模式。当前主流做法是:系统提供若干无操作时间,由用户选择设定对智能终端无操作时间,当用户经过设定值时间之后仍没有操作智能移动终端,则智能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和锁屏模式。这种方法中,用户一旦设定参数值。系统即按照该参数值决定是否触发休眠模式和锁屏模式。要想改变,必须重新选择设定参数值。这种相对固定式的参数值往往带来不方便的使用体验。例如使用智能手机阅读新闻或文档时,由于设置过短或过长的无操作时间值,可能导致过早或过晚触发休眠模式和锁屏模式。用户要想提前或延迟进入休眠模式和锁屏模式,需要增加操作或重新设定无操作时间的参数值。另外,用户操作手机的习惯也可能动态变化。频繁的人工设定进入休眠模式和锁屏模式的触发条件值,也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可以根据用户操作智能移动终端的时间间隔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它,适应性调整无操作时间参数值,将是否启动休眠模式和锁屏模式与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习惯相适应。不过用户操作智能移动终端的习惯也可能是发生变化的。采集用户对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窗口如果过小,则可能造成参数值的调整波动过大。采集用户对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窗口如果过大,参数值的调整结果又可能过于稳定,不能适应用户操作习惯的变化。因此,必须在稳定性与波动性之间取得平衡。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够兼顾稳定性与波动性,根据用户操作智能移动终端的行为特征,尤其是时间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状态,动态、适应性设置进入休眠模式和锁屏模式的触发条件值,实现个性化交互,提高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布一种根据用户对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特别是用户操作智能移动终端的时间间隔,兼顾采用其稳定性和波动性,理解是否正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状态,动态、适应性调整相应状态的交互反馈的触发条件值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使用大小窗口判断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状态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侦测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行为,设置时间窗口Wi,Wi表示第i个时间窗口W,i=1,2,…,N,并记录窗口Wi(i=1,2,…,N)内用户对该智能移动终端的第j个操作发生的时间tj.若在窗口Wi内侦测到Ji个操作,则有Ji个操作发生的时间序列ti1,ti2,…,tiJi;设置时间窗口P,定义为当前时间窗口之前的N个时间窗口Wi,记当前的时间窗口为WN,则有P={W1,W2,…,WN};步骤2:在窗口Wi内,计算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tij+1=tij+1-tij(i=1,2,…,N;j=1,2,…,Ji);计算窗口Wi内全部相邻操作的时间间隔中的最大值△timax=max{△tij+1|i=1,2,…,N.j=1,2,…,Ji}.计算N个△timax的平均值步骤3:设置时间窗口P中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阈值0≤a≤1,ΔtNmax表示在时间窗口WN内两两相邻操作时间间隔的最大值;设置系数b,满足b≥1,如果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ti+1≤△T的时间段为用户正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如果最近一次操作后超过b△T的时间未侦测到用户对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时间段为不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将b和△T的值送入参数调整模块;步骤4:参数调整模块根据接收到的b和△T的值,更新用户不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的交互反馈触发参数值为b△T,即最近一次操作后的无操作时间阈值调整为b△T;步骤5:反馈实施模块根据参数调整模块调整后的参数值,在用户下一次解锁使用手机时,即时间窗口WN+1,根据用户的新的操作手机的时间间隔,触发相应的交互反馈:当最近一次操作后经过的时间间隔△t≤△T时,触发实施正在使用状态的交互反馈为不启动休眠模式,当△t>b△T时,触发实施不在使用状态的交互反馈为启动休眠模式;步骤6:在时间窗口WN+1,更新时间窗口P,重复上述步骤1至4。所述的时间窗口Wi将用户解锁开始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时刻设置为窗口的起始时间,将智能移动终端再次进入锁屏模式的时刻设置为窗口的结束时间。使用大小窗口判断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状态的系统,包括行为侦测模块、状态理解模块、参数调整模块、反馈实施模块;所述的行为侦测模块负责侦测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行为,分别记录用户在N个时间窗口Wi内对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信息,并将用户操作智能移动终端的时间信息发送至状态理解模块;所述的状态理解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操作智能移动终端的时间信息,分别计算出N个时间窗口Wi内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和N个时间窗口Wi内全部相邻中的最大值△timax并计算N个△timax的平均值,定义时间窗口P中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阈值△T和系数b,当相邻两个操作时间的间隔不大于△T时,则状态理解模块判断为用户正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当最近一次操作后相邻两个操作时间的间隔大于b△T时,则状态理解模块判断为用户不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并将此时间间隔阈值△T和系数b的值送入参数调整模块;所述的参数调整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用户不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的时间间隔阈值和系数将其乘积调整为最近一次操作后的无操作时间,向反馈实施模块输出交互反馈,触发实施正在使用状态的交互反馈为不启动休眠模式;触发实施不在使用状态的交互反馈为:启动休眠模式。所述行为侦测模块负责侦测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行为;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行为包括对智能适应性移动终端的手势操作,该操作包括点击、长按、滑动、拖动、双击、缩放、操作电源键;记录窗口Wi(i=1,2,…,N)内用户对该智能移动终端的第j个操作发生的时间tj,若在窗口Wi内侦测到Ji个操作,则有Ji个操作发生的时间序列ti1,ti2,…,tiJi,将ti1,ti2,…,tiJi(i=1,2,…,N)发送至状态理解模块。所述状态理解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时间窗口Wi内用户操作智能移动终端的时间信息,作出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的理解判断,具体如下:在窗口Wi内,计算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tij+1=tij+1-tij.(i=1,2,…,N.j=1,2,…,Ji),计算窗口Wi内全部相邻操作时间间隔中的最大值△timax=max{△tij+1|i=1,2,…,N.j=1,2,…,Ji},计算N个△timax的平均值设置时间窗口P中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阈值0≤a≤1,设置系数b,满足b≥1,如果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ti+1≤△T的时间段,则认为用户正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如果最近一次操作后超过b△T的时间未侦测到用户对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时间段,则认为用户不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适于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且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施使用大小窗口判断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状态的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集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使用大小窗口判断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侦测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行为,设置时间窗口Wi,Wi表示第i个时间窗口W,i=1,2,…,N,并记录窗口Wi(i=1,2,…,N)内用户对该智能移动终端的第j个操作发生的时间tj.若在窗口Wi内侦测到Ji个操作,则有Ji个操作发生的时间序列ti1,ti2,…,tiJi;设置时间窗口P,定义为当前时间窗口之前的N个时间窗口Wi,记当前的时间窗口为WN,则有P={W1,W2,…,WN};步骤2:在窗口Wi内,计算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tij+1=tij+1‑tij(i=1,2,…,N;j=1,2,…,Ji);计算窗口Wi内全部相邻操作的时间间隔中的最大值△timax=max{△tij+1|i=1,2,…,N.j=1,2,…,Ji}.计算N个△timax的平均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使用大小窗口判断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侦测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行为,设置时间窗口Wi,Wi表示第i个时间窗口W,i=1,2,…,N,并记录窗口Wi(i=1,2,…,N)内用户对该智能移动终端的第j个操作发生的时间tj.若在窗口Wi内侦测到Ji个操作,则有Ji个操作发生的时间序列ti1,ti2,…,tiJi;设置时间窗口P,定义为当前时间窗口之前的N个时间窗口Wi,记当前的时间窗口为WN,则有P={W1,W2,…,WN};步骤2:在窗口Wi内,计算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tij+1=tij+1-tij(i=1,2,…,N;j=1,2,…,Ji);计算窗口Wi内全部相邻操作的时间间隔中的最大值△timax=max{△tij+1|i=1,2,…,N.j=1,2,…,Ji}.计算N个△timax的平均值步骤3:设置时间窗口P中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阈值0≤a≤1,ΔtNmax表示在时间窗口WN内两两相邻操作时间间隔的最大值;设置系数b,满足b≥1,如果相邻两个操作的时间间隔△ti+1≤△T的时间段为用户正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如果最近一次操作后超过b△T的时间未侦测到用户对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时间段为不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将b和△T的值送入参数调整模块;步骤4:参数调整模块根据接收到的b和△T的值,更新用户不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状态的交互反馈触发参数值为b△T,即最近一次操作后的无操作时间阈值调整为b△T;步骤5:反馈实施模块根据参数调整模块调整后的参数值,在用户下一次解锁使用手机时,即时间窗口WN+1,根据用户的新的操作手机的时间间隔,触发相应的交互反馈:当最近一次操作后经过的时间间隔△t≤△T时,触发实施正在使用状态的交互反馈为不启动休眠模式,当△t>b△T时,触发实施不在使用状态的交互反馈为启动休眠模式;步骤6:在时间窗口WN+1,更新时间窗口P,重复上述步骤1至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大小窗口判断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窗口Wi将用户解锁开始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时刻设置为窗口的起始时间,将智能移动终端再次进入锁屏模式的时刻设置为窗口的结束时间。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使用大小窗口判断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状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为侦测模块、状态理解模块、参数调整模块、反馈实施模块;所述的行为侦测模块负责侦测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行为,分别记录用户在N个时间窗口Wi内对智能移动终端的操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信息,并将用户操作智能移动终端的时间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艳峰杨志晓张铮刘翔华李杰丁康康颜毓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