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894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链物流产地预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区、风冷区、冷风机、预冷水蓄水池、制冷机组和运输装置,水冷区与风冷区通过运输装置连接,冷风机与风冷区连通,水冷区内设有喷淋装置,制冷机组与预冷水蓄水池连接,预冷水蓄水池与喷淋装置连接,水冷区设置物料入口;风冷区设置物料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风冷和水冷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预冷终温低,预冷速度快,农产品不易腐烂,耗能低,可移动,灵活机动,操作方便的优点,适用于果蔬等农产品的产地预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链物流产地预冷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实施冷链物流是保证易腐农产品品质完全的重要措施,而冷链物流过程中进行产地预冷处理是最关键的采后处理技术。通过采用预冷处理可以迅速排除农产品的田间热,降低呼吸代谢强度,减轻水分损耗和抑制病原菌侵染,延缓农产品成熟衰老进程,进而保持产品质量。预冷处理的方式主要包括冷风预冷、冷水预冷、真空预冷等。冷风预冷包括普通冷库预冷及强制通风预冷(包括压差预冷);冷水预冷包括冷水预冷和冰水预冷。目前我国大多数易腐农产品预冷主要采用普通冷库预冷,如苹果、梨、葡萄、柑橘、蔬菜、肉类产品等,普通冷库具有预冷处理量大的优点,但缺点是预冷速度缓慢,一般需要24-48小时才能预冷到预定温度。强制通风预冷(如压差预冷)预冷速度较快,但容易造成产品失水损耗加重,多适用于蔬菜预冷,且需要借助冷库来实现预冷处理过程。冷水预冷速度要优于强制通风预冷,但适用性有限,适用于硬质水果、果菜,如草莓、树莓不太适用。近年来,随着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对产地预冷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最短的时间实现产品的预冷。应对此市场需求,水预冷技术的开发受到广泛关注。一般大型的水预冷处理系统适用于大型的农产品初加工企业,产品流通量大,日处理量需求较大。但目前我国农产品经销还是以中小型的生产规模、散户经营为主,因此需要开发一些小型的产地水预冷装置,可以灵活移动,适用于各种产地环境。在单纯水预冷处理过程中存在节能、水循环利用、产品残留水分脱除等技术问题,解决不好这些技术问题将造成水资源浪费、耗能、产品腐烂加重等问题,因此,需要解决这些负面影响,实现高效节能、经济保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冷链物流预冷处理中产生的耗能高、预冷效果差和农产品易腐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包括:水冷区、风冷区、冷风机、预冷水蓄水池、制冷机组、和运输装置,所述水冷区与所述风冷区通过所述运输装置连接,所述冷风机与所述风冷区连通,所述水冷区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制冷机组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连接,所述预冷水蓄水池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所述水冷区设置物料入口;所述风冷区设置物料出口。其中,还包括循环水蓄水池和集水盘,所述集水盘设于所述水冷区和所述风冷区的底部,并与所述循环水蓄水池连接,所述循环水蓄水池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连通。其中,还包括滤网和净水装置,所述滤网设于所述循环水蓄水池内,并临近所述集水盘的下水口处,所述净水装置设于所述循环水蓄水池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之间。其中,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上水管、喷淋管、分配水管和喷淋头,所述上水管一端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分配水管的总端头连接,所述分配水管的分支端头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喷淋管上设有喷淋头。其中,所述喷淋管为多个,所述喷淋头为多个。其中,还包括冷却排管,所述冷却排管设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内部,所述制冷机组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通过所述冷却排管连接。其中,所述运输装置为辊轴。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工作方法,包括:物料通过物料入口进入,并码放在水冷区内;制冷机组将预冷水蓄水池内的水冷却;将预冷水蓄水池内的冷却水送至喷淋装置中,对水冷区内的物料喷淋,进行水冷预冷;物料经水冷预冷后,运输装置将物料运输至风冷区;对风冷区的物料进行风冷预冷;物料风冷预冷后,运输装置将物料运输至物料出口。其中,还包括循环水蓄水池和集水盘,利用集水盘将水冷区和风冷区的喷淋水回收起来,并通入至循环水蓄水池中,最后通入预冷水蓄水池中。其中,还包括滤网和净水装置,将集水盘收集到的喷淋水通过滤网过滤后通入循环水蓄水池中,经过净水装置,最后通入预冷水蓄水池中。(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集成风冷和水冷功能,不仅能进行冷水预冷,还能进行冷风预冷,同时可利用冷风预冷去除由于冷水预冷造成的产品表面水残留,降低腐烂率,保持产品质量;此外,利用水预冷时,产品的预冷终温通常仅能达到5度左右,不会再降低,而继续采用风冷处理,可以降低预冷终温。本专利技术具有预冷终温低,预冷速度快,农产品不易腐烂,耗能低,可移动,灵活机动,操作方便的优点,适用于果蔬等农产品的产地预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的后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的左视图。图中,1、水冷区;2、风冷区;3、冷风机;4、预冷水蓄水池;5、制冷机组;6、泵;7、运输装置;8、PLC电控机构;91、上水管;92、喷淋管;93、分配水管;94、喷淋头;10、循环水蓄水池;11、集水盘;12、滤网;13、净水装置;14、冷却排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包括:水冷区1、风冷区2、冷风机3、预冷水蓄水池4、制冷机组5和运输装置7,所述水冷区1与所述风冷区2通过所述运输装置7连接,所述冷风机3与所述风冷区2连通,所述水冷区1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制冷机组5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4连接,所述预冷水蓄水池4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所述水冷区1设置物料入口;所述风冷区2设置物料出口。具体的,预冷水蓄水池4可以布置在水冷区上方,通过冷却水的自身重力通过喷淋装置对物料进行喷淋,或者在预冷水蓄水池4中设置泵,通过泵6将其中的冷却水泵入至喷淋装置中,再进行喷淋。本专利技术可采用电控机构进行控制,优选地,可采用PLC电控机构进行整体控制,具体的,PLC电控机构8分别与所述制冷机组5、冷风机3、泵6以及运输装置7通信连接,进行控制。具体的,水冷区1和风冷区2利用隔离帘分隔开,物料从水冷区开设的双开门进入,码放在水冷区内,通过PLC电控机构8控制进行水冷预冷,进过水冷预冷后,进入风冷区2进行风冷预冷,最后从风冷区2开设的双开门送出。在物料在风冷区2中进行风冷预冷时,下一批物料即可进入水冷区1进行水冷预冷,加快处理效率。其中,还包括循环水蓄水池10和集水盘11,所述集水盘11设于所述水冷区1和所述风冷区2的底部,并与所述循环水蓄水池10连接,所述循环水蓄水池10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4连通。将集水盘11收集到的喷淋水储存在循环水蓄水池10中,并将喷淋水再通入至预冷水蓄水池4中循环使用,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环保。优选地,还包括滤网12和净水装置13,所述滤网12设于所述循环水蓄水池10内,并临近所述集水盘11的下水口处,所述净水装置13设于所述循环水蓄水池10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4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区、风冷区、冷风机、预冷水蓄水池、制冷机组和运输装置,所述水冷区与所述风冷区通过所述运输装置连接,所述冷风机与所述风冷区连通,所述水冷区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制冷机组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连接,所述预冷水蓄水池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所述水冷区设置物料入口;所述风冷区设置物料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区、风冷区、冷风机、预冷水蓄水池、制冷机组和运输装置,所述水冷区与所述风冷区通过所述运输装置连接,所述冷风机与所述风冷区连通,所述水冷区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制冷机组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连接,所述预冷水蓄水池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所述水冷区设置物料入口;所述风冷区设置物料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蓄水池和集水盘,所述集水盘设于所述水冷区和所述风冷区的底部,并与所述循环水蓄水池连接,所述循环水蓄水池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和净水装置,所述滤网设于所述循环水蓄水池内,并临近所述集水盘的下水口处,所述净水装置设于所述循环水蓄水池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上水管、喷淋管、分配水管和喷淋头,所述上水管一端与所述预冷水蓄水池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分配水管的总端头连接,所述分配水管的分支端头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喷淋管上设有喷淋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刚李文生王云香常虹周家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