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631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其可以对水蒸气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实用性;并且可以方便对工作箱内的水进行降温,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工作箱和一组支撑柱;还包括一组支撑杆、收集罩、上传输管、下传输管、螺旋冷却管、冷却箱、一组固定杆、进液管和出液管;还包括调节箱、一组导热管、一组安装板、一组安装螺钉、导入管、导出管、传输泵、一组循环管和一组循环泵,一组循环管输入端和输出低端分别与工作箱左侧壁和右侧壁底端和中央区域连通,一组循环泵分别安装在一组循环管上。

A Cooling Devic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utomotive Par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auxiliary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utomobile parts, in particular to a cooling devic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automobile parts, which can recycle water vapor, reduce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improve practicability, and can conveniently cool the water in the working box and reduce its use. Limitations; Including a working box and a set of supporting columns; Including a set of supporting rods, collecting cover, upper transmission pipe, lower transmission pipe, spiral cooling pipe, cooling box, a set of fixed rods, inlet and outlet pipes; Including a control box, a set of heat conducting pipes, a set of installation plates, a set of installation bolts, inlet pipes, outlet pipes, transmission pipes. Pumps, a group of circulating pipes and a group of circulating pumps. The input and output low ends of a group of circulating pip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working box and the central area. A group of circulating pumps are installed on a group of circulating pi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是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对热处理后的汽车零部件进行冷却处理,以提高其机械强度的附属装置,其在汽车零部件生产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工作箱和一组支撑柱,工作箱内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箱顶部设置取放口,取放口与工作腔相通,一组支撑柱顶端分别与工作箱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现有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使用时,将冷却水导入工作箱内,并通过外界传动装置将热处理后的汽车零部件批量浸入工作箱内的冷却水中,通过冷却水吸收汽车零部件中的热量,达到冷却的目的;现有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使用中发现,其在冷却过程中,大量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挥发至空气中,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实用性较差;并且其不方便对工作箱内的水进行降温,从而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对水蒸气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实用性;并且可以方便对工作箱内的水进行降温,降低使用局限性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工作箱和一组支撑柱,工作箱内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箱顶部设置取放口,取放口与工作腔相通,一组支撑柱顶端分别与工作箱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一组支撑杆、收集罩、上传输管、下传输管、螺旋冷却管、冷却箱、一组固定杆、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一组支撑杆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收集罩底部和工作箱顶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收集罩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一组固定杆一端分别安装在工作箱右侧壁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并且一组固定杆另一端分别与冷却箱底部右端连接,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却腔,所述螺旋冷却管安装在冷却箱内部,所述上传输管输入端与收集罩顶部连通,并且上传输管输出端穿过冷却箱顶部中央区域并与螺旋冷却管输入端连通,所述下传输管输出端与工作箱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并且下传输管输入端穿过冷却箱底部中央区域与螺旋冷却管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液管输出端和出液管输入端分别与冷却箱右侧壁底部和顶部连通;还包括调节箱、一组导热管、一组安装板、一组安装螺钉、导入管、导出管、传输泵、一组循环管和一组循环泵,所述一组导热管顶端分别穿过工作箱底部伸入工作箱内,并且一组导热管分别固定在工作箱底部,所述工作箱底部设置有环形固定槽,所述调节箱内设置有调节腔,并在调节箱顶部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与调节腔相通,所述调节箱顶部插入环形固定槽内,所述一组安装板分别安装在调节箱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半区域,所述一组安装螺钉顶端分别穿过一组安装板并螺装至工作箱底部,所述导入管输出端和导出端输入端分别与调节箱右侧壁和左侧壁连通,所述传输泵安装在导入管上,所述一组循环管输入端和输出低端分别与工作箱左侧壁和右侧壁底端和中央区域连通,所述一组循环泵分别安装在一组循环管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在环形固定槽内顶部,并且密封圈底部与调节箱顶部接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横向安装在工作箱内下半区域,并且隔板将冷却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一组通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还包括一组过滤板,所述一组过滤板分别安装在工作箱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和底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还包括一组支腿和一组滚轮,所述一组支腿分别安装在一组支撑柱底端,所述一组滚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一组支腿底端,并在一组滚轮上分别设置有一组防滑胶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还包括透明观察管,所述透明观察管两端分别与工作箱后侧壁顶部和底部连通。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还包括一组连接杆和一组滑轮,所述一组连接杆一端分别安装在隔板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一组滑轮分别安装在一组连接杆另一端,所述工作箱内左侧和内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滑槽,所述一组滑轮分别位于一组滑槽内。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还包括一组移动把手,所述一组移动把手分别安装在隔板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通过一组支撑杆固定收集罩的位置,使收集罩位于工作箱正上方区域,在工作过程中,水吸收热量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通过收集罩方便通过上传输管导入循环冷却管内,工作人员将进液管输入端与冷却水供应处连通,并通过进液管向冷却箱内导入冷却水,热蒸汽在螺旋冷却管内与冷却水间接接触而液化,液化后的水通过下传输管回到工作箱内,吸收水蒸气中的热量升温后的冷却水通过出液管导出,从而可以对水蒸气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实用性;可以通过一组安装螺钉和一组安装板将调节箱安装在工作箱底部,并且可以将导入管输入端与零度食盐水供应处连通,并将传输泵与市电电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启动传输泵,在传输泵的作用下通过导入管将零度的食盐水导入调节箱内,零度的食盐水通过一组导热管快速的吸收工作箱内的水的热量,使工作箱内的水温度降低,吸收热量后升温的食盐水通过导出管导出,并且将一组循环泵与市电电连接,并打开一组循环泵,在一组循环泵的作用下使工作箱内的水通过一组循环管进行体外循环,从而可以使工作箱内的水始终处理流动状态,从而可以使工作箱内各处的水温基本保持平衡,方便对工作箱内的水进行降温,降低使用局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工作箱和透明观察管的连接示意左视图;附图中标记:1、工作箱;2、支撑柱;3、支撑杆;4、收集罩;5、上传输管;6、螺旋冷却管;7、冷却箱;8、固定杆;9、进液管;10、调节箱;11、导热管;12、安装板;13、安装螺钉;14、导入管;15、传输泵;16、循环管;17、循环泵;18、密封圈;19、隔板;20、过滤板;21、支腿;22、滚轮;23、防滑胶圈;24、透明观察管;25、连接杆;26、滑轮;27、移动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工作箱1和一组支撑柱2,工作箱内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箱顶部设置取放口,取放口与工作腔相通,一组支撑柱顶端分别与工作箱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一组支撑杆3、收集罩4、上传输管5、下传输管、螺旋冷却管6、冷却箱7、一组固定杆8、进液管9和出液管,一组支撑杆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收集罩底部和工作箱顶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收集罩底部设置有收集槽,一组固定杆一端分别安装在工作箱右侧壁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并且一组固定杆另一端分别与冷却箱底部右端连接,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却腔,螺旋冷却管安装在冷却箱内部,上传输管输入端与收集罩顶部连通,并且上传输管输出端穿过冷却箱顶部中央区域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工作箱(1)和一组支撑柱(2),工作箱(1)内设置有冷却腔,并在工作箱(1)顶部设置取放口,取放口与工作腔相通,一组支撑柱(2)顶端分别与工作箱(1)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支撑杆(3)、收集罩(4)、上传输管(5)、下传输管、螺旋冷却管(6)、冷却箱(7)、一组固定杆(8)、进液管(9)和出液管,所述一组支撑杆(3)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收集罩(4)底部和工作箱(1)顶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收集罩(4)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一组固定杆(8)一端分别安装在工作箱(1)右侧壁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并且一组固定杆(8)另一端分别与冷却箱(7)底部右端连接,所述冷却箱(7)内设置有冷却腔,所述螺旋冷却管(6)安装在冷却箱(7)内部,所述上传输管(5)输入端与收集罩(4)顶部连通,并且上传输管(5)输出端穿过冷却箱(7)顶部中央区域并与螺旋冷却管(6)输入端连通,所述下传输管输出端与工作箱(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并且下传输管输入端穿过冷却箱(7)底部中央区域与螺旋冷却管(6)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液管(9)输出端和出液管输入端分别与冷却箱(7)右侧壁底部和顶部连通;还包括调节箱(10)、一组导热管(11)、一组安装板(12)、一组安装螺钉(13)、导入管(14)、导出管、传输泵(15)、一组循环管(16)和一组循环泵(17),所述一组导热管(11)顶端分别穿过工作箱(1)底部伸入工作箱(1)内,并且一组导热管(11)分别固定在工作箱(1)底部,所述工作箱(1)底部设置有环形固定槽,所述调节箱(10)内设置有调节腔,并在调节箱(10)顶部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与调节腔相通,所述调节箱(10)顶部插入环形固定槽内,所述一组安装板(12)分别安装在调节箱(10)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半区域,所述一组安装螺钉(13)顶端分别穿过一组安装板(12)并螺装至工作箱(1)底部,所述导入管(14)输出端和导出端输入端分别与调节箱(10)右侧壁和左侧壁连通,所述传输泵(15)安装在导入管(14)上,所述一组循环管(16)输入端和输出低端分别与工作箱(1)左侧壁和右侧壁底端和中央区域连通,所述一组循环泵(17)分别安装在一组循环管(1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工作箱(1)和一组支撑柱(2),工作箱(1)内设置有冷却腔,并在工作箱(1)顶部设置取放口,取放口与工作腔相通,一组支撑柱(2)顶端分别与工作箱(1)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支撑杆(3)、收集罩(4)、上传输管(5)、下传输管、螺旋冷却管(6)、冷却箱(7)、一组固定杆(8)、进液管(9)和出液管,所述一组支撑杆(3)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收集罩(4)底部和工作箱(1)顶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收集罩(4)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一组固定杆(8)一端分别安装在工作箱(1)右侧壁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并且一组固定杆(8)另一端分别与冷却箱(7)底部右端连接,所述冷却箱(7)内设置有冷却腔,所述螺旋冷却管(6)安装在冷却箱(7)内部,所述上传输管(5)输入端与收集罩(4)顶部连通,并且上传输管(5)输出端穿过冷却箱(7)顶部中央区域并与螺旋冷却管(6)输入端连通,所述下传输管输出端与工作箱(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并且下传输管输入端穿过冷却箱(7)底部中央区域与螺旋冷却管(6)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液管(9)输出端和出液管输入端分别与冷却箱(7)右侧壁底部和顶部连通;还包括调节箱(10)、一组导热管(11)、一组安装板(12)、一组安装螺钉(13)、导入管(14)、导出管、传输泵(15)、一组循环管(16)和一组循环泵(17),所述一组导热管(11)顶端分别穿过工作箱(1)底部伸入工作箱(1)内,并且一组导热管(11)分别固定在工作箱(1)底部,所述工作箱(1)底部设置有环形固定槽,所述调节箱(10)内设置有调节腔,并在调节箱(10)顶部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与调节腔相通,所述调节箱(10)顶部插入环形固定槽内,所述一组安装板(12)分别安装在调节箱(10)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半区域,所述一组安装螺钉(13)顶端分别穿过一组安装板(12)并螺装至工作箱(1)底部,所述导入管(14)输出端和导出端输入端分别与调节箱(10)右侧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兵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葛龙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