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静洁专利>正文

一种整体低层建筑隔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666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低层建筑隔震机构,包括墙体框架、砌筑于所述墙体框架内侧的墙体、固定于墙体框架底部的房体底座以及位于房体底座底部并砌筑于地槽内的地槽底座,墙体框架的顶部固定有房屋顶板,房体底座与地槽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隔震机构;房屋顶板的顶部设置有屋顶框架,屋顶框架的内侧设置有辅助缓冲机构;当房屋受到震动时,巨大的地面晃动导致房屋挤压顶部的隔震橡胶支座,同时使隔震橡胶支座沿着导向杆与导向内腔的配合方向下移,令压板下压隔震弹簧,极大抵消震动,从而降低震动对房屋整体结构的影响,同时,辅助缓冲机构的设置能够对房屋的屋顶框架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与隔震机构配合,起到了双重保障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低层建筑隔震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整体低层建筑隔震机构。
技术介绍
低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米(高度≤10米),且建筑层数小于等于3层(层数≤3层)的建筑。大多数的低层建筑仅仅先在地面之上挖取合适的地槽,然后从地槽开始砌筑,通常的低层建筑上都没有安装隔震机构,若遇到强烈的地震或者房屋墙面受到其他外力的冲击,很容易导致墙面倒塌,或者房屋的房檐损坏,严重影响低层建筑的合理化使用,并且对房屋的防雨性能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整体低层建筑隔震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低层建筑隔震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多数的低层建筑仅仅先在地面之上挖取合适的地槽,然后从地槽开始砌筑,通常的低层建筑上都没有安装隔震机构,若遇到强烈的地震或者房屋墙面受到其他外力的冲击,很容易导致墙面倒塌,或者房屋的房檐损坏,严重影响低层建筑的合理化使用,并且对房屋的防雨性能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整体低层建筑隔震机构,包括墙体框架、砌筑于所述墙体框架内侧的墙体、固定于所述墙体框架底部的房体底座以及位于所述房体底座底部并砌筑于地槽内的地槽底座,所述墙体框架的顶部固定有房屋顶板,所述房体底座与所述地槽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隔震机构;所述房屋顶板的顶部设置有呈倒“V”字型结构的屋顶框架,所述屋顶框架的内侧设置有辅助缓冲机构;所述屋顶框架的顶部表面固定有遮雨顶棚;所述辅助缓冲机构包括与所述屋顶框架固定连接的缓冲柱固定块、与所述缓冲柱固定块活动连接的辅助缓冲柱以及固定于所述辅助缓冲柱底端且呈水平状态分别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在所述房屋顶板的顶部滑动。优选的,所述隔震机构包括分别分布于顶部与底部的隔震橡胶支座、固定于所述隔震橡胶支座内侧的导向机构、固定于顶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垂直推动机构以及分布于垂直推动机构底部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顶端与垂直推动机构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其底端与位于底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底部表面两端的导向杆以及固定于位于底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顶部表面两端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内部开设有导向内腔,所述导向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导向座的顶部表面并延伸进所述导向内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垂直推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底部表面中心位置处的推杆以及固定于所述推杆底端的压板;所述推杆的长轴方向与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底部表面垂直;所述压板的顶部表面与所述推杆的长轴方向垂直。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隔震弹簧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隔震弹簧两端的弹簧固定座;位于顶部的弹簧固定座与所述压板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底部的弹簧固定座与底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震弹簧包括大弹簧以及分布于所述大弹簧内侧的小弹簧。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凸块A,所述导向座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块A相匹配的限位凹槽A。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表面固定有限位凸块B,所述房屋顶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块B相匹配的限位凹槽B;所述限位凸块B与所述限位凹槽B沿纵向的剖面为相匹配的倒“T”型结构。优选的,所述辅助缓冲柱包括缓冲支杆与固定支杆,所述固定支杆的内侧开设有活动腔,且所述活动腔朝上的一端开口,所述缓冲支杆的底端可上下往复活动地嵌入所述活动腔的内部;所述缓冲支杆的嵌入端端面与所述活动腔的腔底之间固定有缓冲弹簧;所述活动腔的外壁上开设有长度小于活动腔的限位腔,所述缓冲支杆的嵌入端外表面固定有与所述限位腔相匹配的限位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房屋的底部位于地槽内增加了隔震机构,当房屋受到震动时,巨大的地面晃动导致房屋挤压顶部的隔震橡胶支座,同时使隔震橡胶支座沿着导向杆与导向内腔的配合方向下移,令压板下压隔震弹簧,极大抵消震动,从而降低震动对房屋整体结构的影响,同时,辅助缓冲机构的设置能够对房屋的屋顶框架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与隔震机构配合,起到了双重保障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隔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屋顶框架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6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缓冲柱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遮雨顶棚;2、墙体框架;3、房体底座;4、地槽底座;5、隔震机构;6、墙体;7、辅助缓冲机构;8、支撑板;9、辅助缓冲柱;10、缓冲柱固定块;11、屋顶框架;12、隔震橡胶支座;13、导向杆;14、导向座;15、隔震弹簧;16、导向内腔;17、压板;18、推杆;19、限位凸块A;20、限位凹槽A;21、大弹簧;22、小弹簧;23、房屋顶板;24、限位凹槽B;25、限位凸块B;26、缓冲支杆;27、固定支杆;28、限位环;29、限位腔;30、缓冲弹簧;31、活动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整体低层建筑隔震机构,包括墙体框架2、砌筑于墙体框架2内侧的墙体6、通过螺栓固定于墙体框架2底部的房体底座3以及位于房体底座3底部并砌筑于地槽内的地槽底座4,墙体框架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房屋顶板23,房体底座3与地槽底座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隔震机构5;房屋顶板23的顶部通过焊接方式设置有呈倒“V”字型结构的屋顶框架11,屋顶框架11的内侧设置有辅助缓冲机构7;屋顶框架11的顶部表面通过铆钉固定有遮雨顶棚1;辅助缓冲机构7包括与屋顶框架1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的缓冲柱固定块10、与缓冲柱固定块10通过转轴连接的辅助缓冲柱9以及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辅助缓冲柱9底端且呈水平状态分别的支撑板8;支撑板8可在房屋顶板23的顶部滑动。为了便于隔震机构5的安装与使用,使得隔震机构5充分发挥隔震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隔震机构5包括分别分布于顶部与底部的隔震橡胶支座12、通过螺栓固定于隔震橡胶支座12内侧的导向机构、通过螺栓固定于顶部的隔震橡胶支座12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垂直推动机构以及分布于垂直推动机构底部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的顶端与垂直推动机构的底部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其底端与位于底部的隔震橡胶支座12的顶部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导向杆13在导向内腔16的活动,且活动更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向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位于顶部的隔震橡胶支座12底部表面两端的导向杆13以及通过螺栓固定于位于底部的隔震橡胶支座12顶部表面两端的导向座14;导向座14的内部开设有导向内腔16,导向杆13的底端贯穿导向座14的顶部表面并延伸进导向内腔16的内部。为了方便垂直推动机构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垂直推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低层建筑隔震机构,包括墙体框架(2)、砌筑于所述墙体框架(2)内侧的墙体(6)、固定于所述墙体框架(2)底部的房体底座(3)以及位于所述房体底座(3)底部并砌筑于地槽内的地槽底座(4)等,所述墙体框架(2)的顶部固定有房屋顶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底座(3)与所述地槽底座(4)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隔震机构(5);所述房屋顶板(23)的顶部设置有呈倒“V”字型结构的屋顶框架(11),所述屋顶框架(11)的内侧设置有辅助缓冲机构(7);所述屋顶框架(11)的顶部表面固定有遮雨顶棚(1);所述辅助缓冲机构(7)包括与所述屋顶框架(11)固定连接的缓冲柱固定块(10)、与所述缓冲柱固定块(10)活动连接的辅助缓冲柱(9)以及固定于所述辅助缓冲柱(9)底端且呈水平状态分别的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可在所述房屋顶板(23)的顶部滑动;所述隔震机构(5)包括分别分布于顶部与底部的隔震橡胶支座(12)、固定于所述隔震橡胶支座(12)内侧的导向机构、固定于顶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12)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垂直推动机构以及分布于垂直推动机构底部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顶端与垂直推动机构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其底端与位于底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12)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垂直推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12)底部表面中心位置处的推杆(18)以及固定于所述推杆(18)底端的压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低层建筑隔震机构,包括墙体框架(2)、砌筑于所述墙体框架(2)内侧的墙体(6)、固定于所述墙体框架(2)底部的房体底座(3)以及位于所述房体底座(3)底部并砌筑于地槽内的地槽底座(4)等,所述墙体框架(2)的顶部固定有房屋顶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底座(3)与所述地槽底座(4)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隔震机构(5);所述房屋顶板(23)的顶部设置有呈倒“V”字型结构的屋顶框架(11),所述屋顶框架(11)的内侧设置有辅助缓冲机构(7);所述屋顶框架(11)的顶部表面固定有遮雨顶棚(1);所述辅助缓冲机构(7)包括与所述屋顶框架(11)固定连接的缓冲柱固定块(10)、与所述缓冲柱固定块(10)活动连接的辅助缓冲柱(9)以及固定于所述辅助缓冲柱(9)底端且呈水平状态分别的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可在所述房屋顶板(23)的顶部滑动;所述隔震机构(5)包括分别分布于顶部与底部的隔震橡胶支座(12)、固定于所述隔震橡胶支座(12)内侧的导向机构、固定于顶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12)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垂直推动机构以及分布于垂直推动机构底部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顶端与垂直推动机构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其底端与位于底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12)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垂直推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隔震橡胶支座(12)底部表面中心位置处的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静洁
申请(专利权)人:孙静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