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57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泳辅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包括导流板、L型限位杆和预紧弹簧;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滑动穿设在导流板上,并垂直导流板设置;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的远离L型限位杆的第二直角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限位片;预紧弹簧套设在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上,且预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限位片和导流板;导流板被配置在车门上的锁体容置口内;L型限位杆的第二直角杆的远离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的端部被挂设在锁体容置口周侧的螺栓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车门锁钩加强板与车门内板搭接部位之间的缝隙内的电泳液进行导流,避免该电泳液流到车门外表面上造成电泳流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
本技术属于涂装辅具
,特别是一种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
技术介绍
涂装电泳是汽车行业普遍采用的防锈手段,涂装电泳是以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涂料为主要原料,白车身浸在涂料中作为阴极或者阳极,再加入导电性对应电极,通以直流电而在白车身表面形成涂料层的技术。电泳流痕又称二次流痕、二次流挂,是指在电泳湿膜状态下表面完全正常,但经烘干后在车身上产生的电泳流痕。在车辆的车门锁钩加强板与车门内板搭接部之间存在缝隙,水性电泳液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进入缝隙。在烘烤时温度急剧升高至沸腾,液面表面张力受到破坏,缝隙中的电泳液流出并滴落到车门外侧上易产生电泳流痕。现有技术,针对以上电泳痕迹,需要返修时利用打磨机进行打磨处理,再喷防锈漆。现有技术返修打磨会不同程度的破坏电泳漆膜,如果暴露了钣金件,会严重影响电泳漆膜的防锈效果,存在锈蚀风险。另外,返修打磨需要安排专人负责,打磨工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同时产生粉末,对员工健康、环境都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对车门锁钩加强板与车门内板搭接部位之间的缝隙内的电泳液进行导流,避免该电泳液流到车门外表面上造成电泳流痕。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中:所述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包括导流板、L型限位杆和预紧弹簧;所述导流板被配置在车门上的锁体容置口内;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滑动穿设在所述导流板上,并垂直所述导流板设置;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的远离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二直角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限位片;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二直角杆的远离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的端部被挂设在所述锁体容置口周侧的螺栓安装孔内;所述预紧弹簧套设在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上,且所述预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限位片和所述导流板,使得所述导流板抵靠在所述锁体容置口的靠近所述螺栓安装孔的第一边缘上。如上所述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流板为方形板;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的过孔;所述过孔设置在所述导流板的一拐角处。如上所述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流板的任意两相邻侧边均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平行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且朝向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二直角杆延伸;所述第一翻边的一端靠近所述过孔。如上所述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翻边高3mm。如上所述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流板的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边的两相邻侧边的交界处的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板的另外两相邻侧边的交界处的高度。如上所述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二直角杆的远离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的端部周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螺栓安装孔的止口边间隙配合。如上所述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小于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二直角杆的半径的一半。如上所述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槽宽1mm。如上所述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螺栓安装孔与所述锁体容置口的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且小于所述螺栓安装孔与所述锁体容置口的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另一边缘之间的距离。如上所述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预紧弹簧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当电泳过的车门竖直放置进行烘干工艺时,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二直角杆的远离所述L型限位杆的第一直角杆的端部被挂设在所述锁体容置口周侧的螺栓安装孔内,所述导流板在预紧弹簧的作用下,被挤压在锁体容置口的上边缘上,两者紧密接触,此时,进行电泳烘干工艺时,车门锁钩加强板与车门内板搭接部之间的缝隙内的电泳液自然下落至导流板上,由于导流板与锁体容置口的上边缘紧密接触,可以阻止电泳液流出至车门的外表面上,只能流向车门的内表面处,实现了电泳液的导流,避免该电泳液流落至车门外侧产生电泳流痕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了电泳车门的产品质量,避免了返修打磨带来的一系列不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导流板,2-L型限位杆,3-预紧弹簧,4-限位片,5-锁体容置口,6-螺栓安装孔,7-第一翻边,8-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包括导流板1、L型限位杆2和预紧弹簧3。导流板1被配置在车门上的锁体容置口5内,用于在电泳烘干时,对车辆的车门锁钩加强板与车门内板搭接部之间的缝隙内的电泳液进行导流,避免该电泳液流出流到到车门外侧以及侧围板上产生电泳流痕情况的发生。为了实现导流板1在车门锁体容置口5处的安装,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滑动穿设在导流板1上,并垂直导流板1设置;L型限位杆2的第二直角杆的远离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的端部被挂设在锁体容置口5周侧的螺栓安装孔6内,通过L型限位杆2在螺栓安装孔6的安装,实现导流板1在锁体容置口5的初步定位。进一步的,设置预紧弹簧3,相应的,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的远离L型限位杆2的第二直角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限位片4;预紧弹簧3套设在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上,且预紧弹簧3的两端分别抵靠限位片4和导流板1,使得所述导流板1抵靠在所述锁体容置口5的靠近所述螺栓安装孔6的第一边缘上。当电泳过的车门竖直放置进行烘干工艺时,如图3所示,L型限位杆2的第二直角杆的远离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的端部被挂设在锁体容置口5周侧的螺栓安装孔6内,导流板1在预紧弹簧3的作用下,被挤压在锁体容置口5的上边缘上,两者紧密接触,此时,进行电泳烘干工艺时,车门锁钩加强板与车门内板搭接部之间的缝隙内的电泳液自然下落至导流板1上,由于导流板1与锁体容置口5的上边缘紧密接触,可以阻止电泳液流出至车门的外表面上,只能流向车门的内表面处,实现了电泳液的导流,避免该电泳液流落至车门外侧产生电泳流痕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了电泳车门的产品质量,避免了返修打磨带来的一些列不便。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导流板1为方形板;导流板1上设置有用于穿设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的过孔;过孔设置在导流板1的一拐角处。导流板1设置为方形板,是根据锁体容置口5的形状设置,过孔设置在导流板1的一拐角处,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通过该过孔穿设在导流板1,将过孔设置在导流板1的一拐角处,能够方便通过L型限位杆2初步安装的导流板1伸到锁体容置口5内,且具有较大的面积位于车门锁钩加强板与车门内板搭接部之间的缝隙下方,以承载自然下落的电泳液。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导流板1的任意两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包括导流板(1)、L型限位杆(2)和预紧弹簧(3);所述导流板(1)被配置在车门上的锁体容置口(5)内;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滑动穿设在所述导流板(1)上,并垂直所述导流板(1)设置;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的远离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二直角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限位片(4);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二直角杆的远离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的端部被挂设在所述锁体容置口(5)周侧的螺栓安装孔(6)内;所述预紧弹簧(3)套设在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上,且所述预紧弹簧(3)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限位片(4)和所述导流板(1),使得所述导流板(1)抵靠在所述锁体容置口(5)的靠近所述螺栓安装孔(6)的第一边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包括导流板(1)、L型限位杆(2)和预紧弹簧(3);所述导流板(1)被配置在车门上的锁体容置口(5)内;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滑动穿设在所述导流板(1)上,并垂直所述导流板(1)设置;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的远离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二直角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限位片(4);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二直角杆的远离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的端部被挂设在所述锁体容置口(5)周侧的螺栓安装孔(6)内;所述预紧弹簧(3)套设在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上,且所述预紧弹簧(3)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限位片(4)和所述导流板(1),使得所述导流板(1)抵靠在所述锁体容置口(5)的靠近所述螺栓安装孔(6)的第一边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为方形板;所述导流板(1)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的过孔;所述过孔设置在所述导流板(1)的一拐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装电泳液导流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的任意两相邻侧边均设置有第一翻边(7);所述第一翻边(7)平行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一直角杆且朝向所述L型限位杆(2)的第二直角杆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庆苏俊张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