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朝敬专利>正文

复合木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97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合木制品,包括所述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空腔、设置于所述机身左侧端壁上连通外部的第二空腔以及所述机身上下端壁内对称设置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下端壁内对称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腔远离所述第一空腔一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贯穿第三空腔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全自动的机械传动配合实现所述圆木的刨片工作,又在工作过程中设置送料装置与对心装置,实现了设备的平稳运行,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提高了装置实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木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制品领域,具体是复合木制品。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一直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在木制品领域中,一直存在一个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就是在复合木板加工时需要对圆木刨片,现有的刨片设备在转动圆木时无法对心,导致圆木转动时振动较大,切片效果不佳,因此迫切需求一种装置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复合木制品,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木制品,包括所述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空腔、设置于所述机身左侧端壁上连通外部的第二空腔以及所述机身上下端壁内对称设置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下端壁内对称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腔远离所述第一空腔一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贯穿第三空腔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螺纹套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套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靠近所述第一滑动块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前后端壁内对称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二滑动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滑动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第五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五空腔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六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空腔端壁内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由第一皮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向左延伸的刀架,所述刀架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左侧末端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刨刀,所述第一空腔前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主轴向后延伸末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机身后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后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七空腔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二螺纹套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配合安装有前后延伸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前侧末端转动设置有顶针。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底壁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废料口,所述第九空腔与所述第七空腔之间设置有第十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前后两侧末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九空腔前后端壁内,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多组拨片,所述第三转轴末端贯穿所述第九空腔后侧端壁伸入所述第十空腔,所述第十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棘轮,所述第七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后侧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七空腔后侧端壁内的第三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四转轴前侧末端贯穿所述第十空腔前侧端壁伸入所述第十空腔,所述第十空腔内的所述第四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棘轮配合的棘槽,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四带轮之间传送配合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空腔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十一空腔,所述第十一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五转轴,右侧的所述第五转轴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十一空腔后侧端壁内的第四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五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送轮,左右两个所述传送轮由传送带传动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底壁上铰接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左右两侧的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第一空腔底壁间弹性设置有第一顶压弹簧。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动块靠近所述第一空腔一侧端壁内左右对称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滚动腔,所述滚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滚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动腔上下端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左侧端壁间弹性设置有第二顶压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工作时,启动所述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转动带动所述传动轮转动,所述传送轮转动带动所述传送带转动,此时将切割好的圆木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转动带动所述圆木右移至所述拨片之间,此时启动所述第三电机转动,所述第三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四转轴转动,所述第四转轴转动带动所述棘槽转动,此时所述棘槽无法带动所述棘轮转动,所述第四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第四带轮转动,所述第四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纹套转动,所述第二螺纹套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右移,所述第二螺纹杆右移至最右侧时,反转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反转带动所述第四转轴反转,所述第四带轮反转带动所述棘槽反转,所述棘槽反转带动所述棘轮转动,所述棘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拨片拨动所述圆木右移落入左右两个所述滚轮之间,与此同时,所述第四转轴反转带动所述第四带轮反转,所述第四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纹套转动,所述第二螺纹套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左移,所述第二螺纹杆右移至最左侧,此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带轮转动,所述第二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纹套转动,所述第一螺纹套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相向移动,当上下两组所述滚轮均与所述圆木抵接时,所述圆木轴心与所述顶针以及所述固定块同一直线上,此时启动所述第三电机正转,所述的第三电机正转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再次右移将所述圆木挤压在所述顶针与所述固定块之间,与此同时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带动所述凸轮转动,此时所述第二滑动块在所述第二顶压弹簧作用下左移,所述第二滑动块左移带动所述刨刀与所述圆木外表面抵接,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圆木转动,刨出薄片通过所述出料孔落出设备外,供后续压制使用,当所述刨刀移动至最大限位处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三电机反转,此时无法刨片的圆木芯落在所述滑板上,此时由于所述圆木芯质量较小,所述滑板处于倾斜状态,所述圆木芯滚入所述第九空腔内,通过所述废料口滚出设备外。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全自动的机械传动配合实现所述圆木的刨片工作,又在工作过程中设置送料装置与对心装置,实现了设备的平稳运行,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提高了装置实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木制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木制品,包括所述机身100、设置于所述机身100内的第一空腔101、设置于所述机身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木制品,包括所述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空腔、设置于所述机身左侧端壁上连通外部的第二空腔以及所述机身上下端壁内对称设置的第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上下端壁内对称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腔远离所述第一空腔一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贯穿第三空腔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螺纹套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套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靠近所述第一滑动块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前后端壁内对称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二滑动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滑动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第五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五空腔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六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空腔端壁内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由第一皮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向左延伸的刀架,所述刀架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左侧末端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刨刀,所述第一空腔前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主轴向后延伸末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机身后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后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七空腔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二螺纹套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配合安装有前后延伸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前侧末端转动设置有顶针。...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复合木制品,包括所述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空腔、设置于所述机身左侧端壁上连通外部的第二空腔以及所述机身上下端壁内对称设置的第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上下端壁内对称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腔远离所述第一空腔一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贯穿第三空腔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螺纹套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套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靠近所述第一滑动块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前后端壁内对称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二滑动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滑动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第五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五空腔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六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空腔端壁内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由第一皮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向左延伸的刀架,所述刀架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左侧末端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刨刀,所述第一空腔前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主轴向后延伸末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机身后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后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七空腔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带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朝敬
申请(专利权)人:周朝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