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螺旋清选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稻、麦螺旋型清选分离器属农牧小机械或联合收割机的附加装置。它由带轴承座的前、后墙板(9、2)和截面似密闭漏斗的壳体(6)构成的敞口箱体的大轴承座上串有平皮带轮(11),三角带轮(13),大螺旋(14),拨板(15)的大轴承(10)小轴承座上串有三角带轮(13),小螺旋(8)的小轴承(12)壳体内侧的筛网(7)组成,它改振动结构为滚动结构,使噪声小,稳定性好,稻、麦分离程度高,损失小,清选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农牧小机械或联合收割机的附加装置。原先的分离装置不管单独或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使用时,是将脱粒和经初步分离的小麦,送到振动筛和逐稿器上,通过长流程振动筛和逐稿器,经振动筛选达到分离的目的,但该装置不仅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较高,且噪声大,稳定性差,分离后的稻麦含杂率高,不能达到要求,并且受干、湿度的影响大,在阴雨天其分离效果更差,稻麦损失严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噪声小的稻麦分离装置。本技术的原理是采用双螺旋和筛网分离输送结构,由平皮带轮〔11〕与三角带轮组〔13〕,把动力装置上传递过来的扭矩传送到大、小轴承上的螺旋装置推动与输送,使芒秸和粒分别在出粮口〔5〕和排杂口〔4〕排出。使脱离和初步分离的稻麦进行完全分离,并达到稻麦与芒、秸粒的完全分离。一种由轴承、螺旋、筛网、墙板、轴承座、传动装置等构成的稻麦螺旋型清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由带轴承座的前、后墙板〔9、2〕和截面似密闭漏斗的壳体〔6〕所组成的敞口箱体的大轴承座上串有前端是平皮带轮〔11〕,平皮带轮内是三角带轮〔13〕箱体内部分固定有大螺旋〔14〕,末端为拨板〔15〕的大轴承〔10〕,小轴承座上串有前端是经皮带与大轴承联系的三角带轮〔13〕,箱体内部分固定有小螺旋〔8〕的小轴承〔12〕,壳体内侧是分隔大、小螺旋的筛网〔7〕,在壳体与筛网的末端上部后侧开有排杂口〔4〕壳体末端的下部两侧设有对称的小盒状的出粮口〔5〕,该出粮口外侧分别设有由拉簧〔1〕拉紧的使袋口夹紧的夹持器〔3〕,出粮口中间为控制两出粮口分别出粮装袋的拨动机构、筛网可以是园孔形或方格形或多边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改振动结构为滚动结构,使噪声小,稳定性好,稻麦的分离程度高(达到机电部JB/NQ88·1-90标准,<2·00%),损失小,清选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成本降低它可用于联合收割机及其他需分离的场合。附图为稻、麦螺旋型清选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拉簧,2-后墙板,3-夹持器,4-排杂口,5-出粮口,6-壳体,7-筛网,8-小螺旋,9-前墙板,10-大轴承,11-平皮带轮,12-小轴承,13-三角带轮组,14-大螺旋,15-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轴承、轴承座、筛网、墙板、传动装置等构成的稻、麦螺旋型清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由带轴承座的前、后墙板[9,2]和截面似密闭漏斗的壳体[6]构成的敞口箱体的大轴承座上串有前端是平皮带轮[11]。平皮带轮内是三角带轮[13],箱体内部分固定有大螺旋[14],末端为拨板[15]的大轴承[10],小轴承座上串有前端是经皮带与大轴承联结的三角带轮[13],箱体内部分固定有小螺旋[8]的小轴承[12],壳体内侧是分隔大、小螺旋的筛网[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轴承、轴承座、筛网、墙板、传动装置等构成的稻、麦螺旋型清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由带轴承座的前、后墙板[9,2]和截面似密闭漏斗的壳体[6]构成的敞口箱体的大轴承座上串有前端是平皮带轮[11],平皮带轮内是三角带轮[13],箱体内部分固定有大螺旋[14],末端为拨板[15]的大轴承[10],小轴承座上串有前端是经皮带与大轴承联结的三角带轮[13],箱体内部分固定有小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兆和辛培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太山农牧机械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