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栗自动脱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29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锥栗自动脱壳机,包括脱壳机本体和料斗,所述料斗镶嵌在脱壳机本体的顶部,所述脱壳机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脱壳机本体并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凸轮、主动齿轮和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位于主动齿轮的左侧,所述主动齿轮位于圆柱体和凸轮的中间,所述脱壳机本体内壁的左侧对应转轴的位置处镶嵌有第一轴承,转轴的表面与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凸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定位辊和第二定位辊,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锥栗脱壳机采用刀片双向打磨与敲击外壳的原理脱壳,因锥栗的果壳较为光滑,要达到完全脱落的效果耗费时间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栗自动脱壳机
本技术涉及锥栗脱壳设备
,具体为一种锥栗自动脱壳机。
技术介绍
锥栗主产地是福建省,具有口感香脆、甜而不腻、营养丰富和健胃补肾等特点,是老少皆宜的天然木本粮食,因锥栗的种种特性,它也是酿造锥栗酒的绝佳原料,从食材到成品,锥栗要经过很多步骤,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脱壳,锥栗脱壳会用到一种脱壳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锥栗脱壳机采用刀片双向打磨与敲击外壳的原理脱壳,因锥栗的果壳比较光滑,要达到完全脱落的效果耗费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锥栗自动脱壳机,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锥栗脱壳机采用刀片双向打磨与敲击外壳的原理脱壳,因锥栗的果壳较为光滑,要达到完全脱落的效果耗费时间较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锥栗自动脱壳机,包括脱壳机本体和料斗,所述料斗镶嵌在脱壳机本体的顶部,所述脱壳机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脱壳机本体并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凸轮、主动齿轮和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位于主动齿轮的左侧,所述主动齿轮位于圆柱体和凸轮的中间,所述脱壳机本体内壁的左侧对应转轴的位置处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转轴的表面与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凸轮的表面搭接有托物盒,所述托物盒位于转轴的正上方,所述托物盒的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柱体的表面对应圆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片的表面与圆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托物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脱壳机本体内壁的两侧对应限位杆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托物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托物盒的一端与脱壳机本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位于主动齿轮的正下方,所述从动齿轮的内壁与传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分别镶嵌在脱壳机本体内壁的两侧,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定位辊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第一定位辊的左侧,所述第一定位辊位于从动齿轮的左侧,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背面,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与从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与脱壳机本体内壁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定位辊,所述第二定位辊位于第二齿轮的右侧。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俯视截面图呈梯形,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杆的形状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簧以经过托物盒上表面中心的竖直面为对称平面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凸轮的近毂直径是远毂直径的零点九倍,所述凸轮的近毂直径是主动齿轮半径的一点一倍。优选的,所述刀片的数量为两排,所述刀片远离圆柱体的一端呈三角形,两排所述刀片以转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托物盒的下表面对应凸轮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凸轮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锥栗自动脱壳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凸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定位辊和第二定位辊,将锥栗从料斗上方投入托物盒内部,电机启动时,凸轮挤压托物盒使其上下抖动,位于圆孔内的锥栗被刀片划破并落入第一定位辊与第二定位辊的空隙之间,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第一定位辊转动,同时,第二定位辊朝着与第一定位辊相反的转动方向转动,将锥栗的果壳脱去,达到了将果壳与果肉完全脱离的效果,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锥栗脱壳机采用刀片双向打磨与敲击外壳的原理脱壳,因锥栗的果壳较为光滑,要达到完全脱落的效果耗费时间较长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轴和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脱壳机本体连接在一起,在电机启动时,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关的各个部件都能稳定顺畅地运转,达到了减少机械磨损,延长零部件使用寿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杆位置处俯视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从动齿轮位置处俯视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传动轴位置处俯视截面图。图中:1脱壳机本体、2料斗、3电机、4转轴、5凸轮、6主动齿轮、7圆柱体、8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0托物盒、11圆孔、12刀片、13限位杆、14限位槽、15弹簧、16从动齿轮、17传动轴、18第一定位辊、19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从动轴、22第二定位辊、23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锥栗自动脱壳机,包括脱壳机本体1和料斗2,料斗2镶嵌在脱壳机本体1的顶部,脱壳机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供电方式为外部电源,脱壳机本体1的右侧对应电机3的位置处设置了电机保护盒,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脱壳机本体1并固定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凸轮5、凸轮5的近毂直径是远毂直径的零点九倍,凸轮5的近毂直径是主动齿轮6半径的一点一倍,主动齿轮6和圆柱体7,圆柱体7位于主动齿轮6的左侧,主动齿轮6位于圆柱体7和凸轮5的中间,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左侧对应转轴4的位置处镶嵌有第一轴承8,转轴4的表面与第一轴承8的内壁固定连接,凸轮5的表面搭接有托物盒10,托物盒10的上表面对应料斗2的位置处有方孔,托物盒10的下表面对应凸轮5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23,凸轮5的表面与滑槽23的内壁活动连接,托物盒10位于转轴4的正上方,托物盒10的底部开设有圆孔11,圆柱体7的表面对应圆孔1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刀片12,刀片12的数量为两排,刀片12远离圆柱体7的一端呈三角形,两排刀片12以转轴4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刀片12的表面与圆孔11的内壁活动连接,托物盒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的俯视截面图呈梯形,限位槽14与限位杆13的形状相适配,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两侧对应限位杆1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杆13的表面与限位槽14的内壁活动连接,托物盒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簧15以经过托物盒10上表面中心的竖直面为对称平面对称分布,弹簧15远离托物盒10的一端与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主动齿轮6啮合有从动齿轮16,从动齿轮16位于主动齿轮16的正下方,从动齿轮16的内壁与传动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传动轴17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9,两个第二轴承9分别镶嵌在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两侧,传动轴17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定位辊18和第一齿轮19,第一定位辊18和第二定位辊22表面的纹路相互交错,第一齿轮19位于第一定位辊18的左侧,第一定位辊18位于从动齿轮16的左侧,第一齿轮19啮合有第二齿轮20,第二齿轮20位于第一齿轮19的背面,第二齿轮20的内壁与从动轴21的表面固定连接,从动轴21的两端分别与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两侧活动连接,从动轴2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定位辊22,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锥栗自动脱壳机,包括脱壳机本体(1)和料斗(2),所述料斗(2)镶嵌在脱壳机本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壳机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脱壳机本体(1)并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凸轮(5)、主动齿轮(6)和圆柱体(7),所述圆柱体(7)位于主动齿轮(6)的左侧,所述主动齿轮(6)位于圆柱体(7)和凸轮(5)的中间,所述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左侧对应转轴(4)的位置处镶嵌有第一轴承(8),所述转轴(4)的表面与第一轴承(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凸轮(5)的表面搭接有托物盒(10),所述托物盒(10)位于转轴(4)的正上方,所述托物盒(10)的底部开设有圆孔(11),所述圆柱体(7)的表面对应圆孔(1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刀片(12),所述刀片(12)的表面与圆孔(1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托物盒(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3),所述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两侧对应限位杆(1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杆(13)的表面与限位槽(14)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托物盒(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远离托物盒(10)的一端与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6)啮合有从动齿轮(16),所述从动齿轮(16)位于主动齿轮(6)的正下方,所述从动齿轮(16)的内壁与传动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17)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9),两个所述第二轴承(9)分别镶嵌在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两侧,所述传动轴(17)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定位辊(18)和第一齿轮(19),所述第一齿轮(19)位于第一定位辊(18)的左侧,所述第一定位辊(18)位于从动齿轮(16)的左侧,所述第一齿轮(19)啮合有第二齿轮(20),所述第二齿轮(20)位于第一齿轮(19)的背面,所述第二齿轮(20)的内壁与从动轴(2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21)的两端分别与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轴(2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定位辊(22),所述第二定位辊(22)位于第二齿轮(20)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栗自动脱壳机,包括脱壳机本体(1)和料斗(2),所述料斗(2)镶嵌在脱壳机本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壳机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脱壳机本体(1)并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凸轮(5)、主动齿轮(6)和圆柱体(7),所述圆柱体(7)位于主动齿轮(6)的左侧,所述主动齿轮(6)位于圆柱体(7)和凸轮(5)的中间,所述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左侧对应转轴(4)的位置处镶嵌有第一轴承(8),所述转轴(4)的表面与第一轴承(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凸轮(5)的表面搭接有托物盒(10),所述托物盒(10)位于转轴(4)的正上方,所述托物盒(10)的底部开设有圆孔(11),所述圆柱体(7)的表面对应圆孔(1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刀片(12),所述刀片(12)的表面与圆孔(1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托物盒(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3),所述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两侧对应限位杆(1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杆(13)的表面与限位槽(14)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托物盒(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远离托物盒(10)的一端与脱壳机本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6)啮合有从动齿轮(16),所述从动齿轮(16)位于主动齿轮(6)的正下方,所述从动齿轮(16)的内壁与传动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17)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9),两个所述第二轴承(9)分别镶嵌在脱壳机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元松
申请(专利权)人:庆元醉三公酒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