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719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属于园林绿化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温控室,温控室上设有供操作人员进入的门,温控室内设有栽培模块、感应模块以及联动模块;栽培模块:包括设置在温控室内地面上的栽培槽,栽培槽内设有土壤层,植物种植与土壤层内;感应模块:包括埋设在土壤层内的土壤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温控室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以及光敏传感器;联动模块:包括设置在温控室内顶部由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的灌溉机构、设置在温控室内顶部由光敏传感器控制的照明灯以及设置在温控室外由二氧化碳传感器控制的警示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自动智能的给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操作人员的培育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广义的引种,是指把外地或国外的新作物、新品种或品系,以及研究用的遗传材料引入当地。狭义的引种是指生产性引种,即引入能供生产上推广栽培的优良品种。引种栽培技术在国内越来越普及,但是栽培的设备却比较单一,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能满足引种栽培技术的需求,在引种栽培的过程中会出现失败的现象,使得引种栽培的成本增加,另外在引种栽培时,多是技术人员凭借经验操作的,对于一般的养殖户来说根本没有办法遵循,增加了栽培的成本。现有的引种技术通常是在温控室(即保温大棚)内种植植物,但是这种温控室通常只能对植物起到一个保温作用,而无法智能的调节室内的温度、光照强度和土壤的湿度,从而操作人员培育植物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其优点在于:可以自动智能的给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操作人员的培育工作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包括温控室,所述温控室上设有供操作人员进入的门,所述温控室内设有栽培模块、感应模块以及联动模块;栽培模块:包括设置在温控室内地面上的栽培槽,所述栽培槽内设有土壤层,植物种植与所述土壤层内;感应模块:包括埋设在土壤层内的土壤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温控室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以及光敏传感器;联动模块:包括设置在温控室内顶部由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的灌溉机构、设置在温控室内顶部由光敏传感器控制的照明灯以及设置在温控室外由二氧化碳传感器控制的警示灯。通过上述方案,植物可以种植在栽培槽的土壤层内,感应模块则可以检测温控室内的各项环境参数,并通过联动模块调节温控室内的环境参数。例如,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土壤层的湿度,当湿度低于设定值时,便控制灌溉机构对土壤层进行灌溉;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检测温控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当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设定值时,可以控制警示灯亮起,以提醒工作人员打开温控室的门进行通风;光敏传感器则可以检测温控室内的光照强度,若光照强度不足,则会控制照明灯工作,从而增加温控室内的光照强度。综上,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可以自动智能的给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操作人员的培育工作量。进一步的,所述灌溉机构包括连接在温控室顶部的水槽,所述水槽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水孔,所述水槽底部滑移连接有与水槽底部相贴合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透水孔相对应的第二透水孔,所述水槽上设有驱动挡水板移动的气缸,所述气缸由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通过上述方案,当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土壤层的湿度不足时,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气缸工作,气缸驱动挡水板移动至第二透水孔与第一透水孔相对应,此时水槽内的水便可以同时通过第二透水孔和第一透水孔并落至栽培槽内,从而对土壤层进行浇灌。进一步的,所述水槽的槽口与温控室外相连通。通过上述方案,下雨时,外界的雨水可以落入水槽内,然后在土壤层缺水时进行浇灌,合理的利用了外界的雨水,减少种植成本。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室沿水槽的周缘设有防雨膜,所述防雨膜远离温控室的一端连接在水槽内壁上。通过上述方案,防雨膜可以减少雨水直接落入温控室内,从而过于增加土壤层湿度、破坏温控室内环境的可能。进一步的,所述水槽内设有覆盖水槽槽口的过滤网,所述水槽内沿内壁周缘连接有承载块,所述过滤网放置于承载块上。通过上述方案,雨水落入水槽内时,过滤网可以对雨水起到一个过滤作用,从而减少雨水中的杂质,进而减少杂质堵塞第一透水孔或第二透水孔的可能。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朝向温控室室外的一侧连接有把手。通过上述方案,需要更换过滤网时,操作者可以转动把手,并通过拉取把手方便快捷的将过滤网从水槽中取出。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槽内设有纵横交错的松土绳,所述松土绳的两端均连接在栽培槽的槽壁上。通过上述方案,松土绳可以穿插在土壤层内,从而减少土壤凝结成块的可能,提高了土壤层的松散度,进而提高了土壤层的透气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室内沿栽培槽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水沟,所述栽培槽的槽底设有与排水沟连通的排水通道。通过上述方案,土壤层内富余的水分可以通过排水通道排至排水沟内,从而减少土壤层因湿度过大,影响植物生长的可能。综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可以自动智能的给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操作人员的培育工作量;2、灌溉机构可以智能的对培育槽进行灌溉,从而不需要操作人员人为的浇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栽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温控室;11、防雨膜;13、排水沟;2、门;3、栽培槽;31、土壤层;32、松土绳;33、排水通道;4、土壤湿度传感器;5、二氧化碳传感器;51、警示灯;6、光敏传感器;61、照明灯;7、灌溉机构;71、水槽;711、第一透水孔;712、过滤网;713、承载块;714、把手;72、挡水板;721、第二透水孔;73、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如图1,包括温控室1,温控室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供操作人员进入的门2。如图2,温控室1内设有栽培模块,栽培模块包括放置在温控室1内地面上的栽培槽3,栽培槽3内盛装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壤层31,栽培槽3内设有纵横交错的松土绳32,松土绳32的两端均连接在栽培槽3的槽壁上。松土绳32穿插在土壤层31内,减少了土壤凝结成块的可能,提高了土壤层31的松散度,进而提高了土壤层31的透气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栽培槽3的槽底开设有若干排水通道33,温控室1内沿栽培槽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水沟13,排水通道33与排水沟13相连通。当土壤层31中的水分富余时,水分可以从排水通道33排至排水沟13内,从而减少土壤层31因湿度过大,影响植物生长的可能。如图2,温控室1内设有感应模块,感应模块包括土壤层31内的土壤湿度传感器4、固定连接在温控室1内壁上的二氧化碳传感器5和光敏传感器6。土壤湿度传感器4、二氧化碳传感器5和光敏传感器6分别可以检测温控室1内土壤层31的湿度、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光照强度。如图2,温控室1内还设有联动模块,联动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温控室1内顶部的若干照明灯61以及固定连接在在温控室1外的警示灯51(如图1)。当光敏传感器6检测温控室1内的光照强度不足时,则会控制照明灯61工作,从而增加温控室1内的光照强度。二氧化碳传感器5则可以检测温控室1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当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设定值时,二氧化碳传感器5可以控制警示灯51亮起,以提醒工作人员打开温控室1的门2进行通风。如图2,联动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温控室1内顶部的灌溉机构7。灌溉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温控室1顶部的水槽71,水槽71位于栽培槽3的正上方。如图3,水槽71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水孔711,水槽71底部滑移连接有与水槽71底部相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温控室(1),所述温控室(1)上设有供操作人员进入的门(2),所述温控室(1)内设有栽培模块、感应模块以及联动模块;栽培模块:包括设置在温控室(1)内地面上的栽培槽(3),所述栽培槽(3)内设有土壤层(31),植物种植与所述土壤层(31)内;感应模块:包括埋设在土壤层(31)内的土壤湿度传感器(4)、设置在温控室(1)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5)以及光敏传感器(6);联动模块:包括设置在温控室(1)内顶部由土壤湿度传感器(4)控制的灌溉机构(7)、设置在温控室(1)内顶部由光敏传感器(6)控制的照明灯(61)以及设置在温控室(1)外由二氧化碳传感器(5)控制的警示灯(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温控室(1),所述温控室(1)上设有供操作人员进入的门(2),所述温控室(1)内设有栽培模块、感应模块以及联动模块;栽培模块:包括设置在温控室(1)内地面上的栽培槽(3),所述栽培槽(3)内设有土壤层(31),植物种植与所述土壤层(31)内;感应模块:包括埋设在土壤层(31)内的土壤湿度传感器(4)、设置在温控室(1)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5)以及光敏传感器(6);联动模块:包括设置在温控室(1)内顶部由土壤湿度传感器(4)控制的灌溉机构(7)、设置在温控室(1)内顶部由光敏传感器(6)控制的照明灯(61)以及设置在温控室(1)外由二氧化碳传感器(5)控制的警示灯(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坪植物的引种栽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灌溉机构(7)包括连接在温控室(1)顶部的水槽(71),所述水槽(71)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水孔(711),所述水槽(71)底部滑移连接有与水槽(71)底部相贴合的挡水板(72),所述挡水板(72)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透水孔(711)相对应的第二透水孔(721),所述水槽(71)上设有驱动挡水板(72)移动的气缸(73),所述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植生态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