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703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应用在种苗培育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承托架,承托架上设有若干支撑杆,各个支撑杆的上端通过横梁连接,支撑杆上设有若干沿其高度方向分布置物板,各个置物板内均设有用于培育种苗的花盆,其优点是:节省了大规模采用培育架时的占用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A Seedling Cultivation Fram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edling cultivation frame system,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scheme are as follows: a support bracket supported on the ground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supporting rods, the upper ends of each supporting rod are connected by a cross beam, and a number of material plates distributed along its height direction are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rod, and flower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are arranged in each material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ving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large-scale adoption of the cultivation rack and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种苗培育
,特别涉及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
技术介绍
种苗是优质花卉生产的基础,种苗生产对花卉产业的生产发展、装饰应用、经济效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花卉种苗生产的纯度、质量、数量,以及生产性辅料的使用,都将直接影响到花卉生产的产量、质量、效益、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公告号为CN2055111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链式温室并排培育床,包括并列设置在温室内的相邻的数条温室培育床,每条温室培育床串联数个培育单元,同一条温室培育床相邻的培育单元之间设有串联组件,所述串联组件包括扣锁板和锁柱以及锁紧螺母;培育单元包括平行架设在温室内的数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方的床框架,铺设在床框架上的承载支撑网,支撑架与床框架之间设有带动床框架水平移动的行走装置。但是这种培育床直铺式的放置在地面上,当大规模采用培育床时会使得相应的占地面积增大,从而导致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其优点是:节省了大规模采用培育架时的占用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承托架,所述承托架上设有若干支撑杆,各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横梁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若干沿其高度方向分布置物板,各个所述置物板内均设有用于培育种苗的花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种苗培育在花盆内,而花盆被排列在支撑杆上,充分利用了承托架上方的空间,减小了大规模采用培育架时的占地面积,从而降低了种苗培育的成本;同时设置的多个支撑杆,增加了单一培育架可花盆的数量,提高了对承托架的利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个高度的置物板均沿所述支撑杆的周向分布有多个,所述承托架旁设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进水管连接有水泵,各个所述支撑杆内均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侧壁开设有穿进置物板内的排水槽,所述花盆底部通过软水管与排水槽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出水端通过分水接头连接有若干输水管,若干所述输水管分别与各个导水槽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各个高度的置物板均沿支撑杆的周向分布有多个,进一步提高了单个培育架可承载的花盆数量,减小了培育架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当需要对种苗浇灌时,操作者打开水泵,水箱内的水流入到排水管中,经分水接头分流到各个输水管内,输水管内的水流入导水槽内,之后水流入到各个排水槽内,最后通过软水管进入花盆内,方便快捷,无需操作者逐个对花盆进行浇灌工作,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上若干植物补光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太阳光照较弱或没有的情况下,植物补光灯可代替太阳的关照,使种苗顺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了种苗的存活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上设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覆盖有第一薄膜,所述支撑框底部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挂钩,各个所述挂钩连接有将支撑杆围住的第二薄膜,所述第二薄膜上设有分隔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将支撑杆上的花盆笼罩起来,既能为种苗遮风挡雨,又给种苗的生长提供了一个保温作用,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当不需要保温时,操作者直接拖动第二薄膜带动挂钩沿环槽聚集,便可将第二薄膜收拢起来,省时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托架上设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上设有用于控制其工作的湿度传感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比较干燥时,加湿器打开,提高了空气的湿度,减小了因气候干燥而使得种苗枯死的情况;同时当空气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时,也减小了花盆内水蒸发的速度,从而缩减了花盆需要浇灌的次数,节约了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花盆包括盆体和底盖,所述底盖与盆体铰接,所述底盖上设有插板,所述盆体上开设有供插板插入的卡槽,所述卡槽槽底连接有倾斜着伸出卡槽外的弹性L钩,所述弹性L钩伸出卡槽外的一端与卡槽背离盆体中心线的一侧抵触,所述弹性L钩上开设有弹性槽,所述插板上设有与弹性槽相适配的凸环,所述软水管穿设在底盖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底盖与盆体铰接,因此当需要移植种苗时,操作者打开底盖,然后按压种苗周边的土壤,便可使种苗连同根系上的土整个落下,方便快捷,提高了移植种苗的工作效率和存活率;在固定底盖时,操作者先拨动弹性L钩,使其与卡槽槽壁抵触,然后转动底盖使插板插入卡槽内,松开弹性L钩,凸环插入弹性槽内,从而限制了插板移出卡槽,结构简单实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槽槽壁涂覆有环氧铁红防锈漆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氧铁红防锈漆层具有突出的防锈性能,提高了支撑杆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上设有用于覆盖水箱箱口的过滤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网减小了外界杂物落入水箱内,当对种苗进行浇灌工作时,降低了杂物将进水管堵住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花盆沿支撑杆高度方向排列,相较于直铺式的安置在地面上,该排列方式充分利用了承托架上方的空间,使得单个培育架占用空间小;同时对比大规模采用直铺式的培育床,相同面积内承托架安置的数量更多,从而减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成本;2.通过水泵自动给各个花盆供水,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设置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则给种苗提供了一个保温作用;盆体与底盖的铰接设置,方便了对种苗的移植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导水槽和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环槽和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软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承托架;11、支撑杆;12、横梁;13、置物板;14、花盆;141、盆体;142、底盖;2、水箱;21、进水管;22、水泵;23、导水槽;24、排水槽;25、软水管;26、排水管;261、分水接头;27、输水管;3、植物补光灯;31、支撑框;32、第一薄膜;33、环槽;331、挂钩;34、第二薄膜;341、分隔口;35、加湿器;351、湿度传感器;4、插板;41、卡槽;42、弹性L钩;43、凸环;44、弹性槽;45、环氧铁红防锈漆层;46、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承托架1,承托架1上间隔设有若干支撑杆11,各个支撑杆11上均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分布的置物板13,且各个高度的置物板13沿支撑杆11周向分布有多个,各个置物板13内均设有用于培育种苗的花盆14,各个支撑杆11的上端通过横梁12连接,以增加支撑杆11承载花盆14的稳定性。由于花盆14沿支撑杆11高度方向分布,充分利用了承托架1上方的空间,从而减小了占地面积,尤其在大规模采用培育架时,节约了成本。同时操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增添支撑杆11的数量来增加单个培育架可承载花盆14的数量,灵活性高。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承托架(1),所述承托架(1)上设有若干支撑杆(11),各个所述支撑杆(11)的上端通过横梁(12)连接,所述支撑杆(11)上设有若干沿其高度方向分布置物板(13),各个所述置物板(13)内均设有用于培育种苗的花盆(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承托架(1),所述承托架(1)上设有若干支撑杆(11),各个所述支撑杆(11)的上端通过横梁(12)连接,所述支撑杆(11)上设有若干沿其高度方向分布置物板(13),各个所述置物板(13)内均设有用于培育种苗的花盆(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高度的置物板(13)均沿所述支撑杆(11)的周向分布有多个,所述承托架(1)旁设有水箱(2),所述水箱(2)通过进水管(21)连接有水泵(22),各个所述支撑杆(11)内均开设有导水槽(23),所述导水槽(23)侧壁开设有穿进置物板(13)内的排水槽(24),所述花盆(14)底部通过软水管(25)与排水槽(24)连通,所述水泵(22)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26),所述排水管(26)出水端通过分水接头(261)连接有若干输水管(27),若干所述输水管(27)分别与各个导水槽(2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2)上若干植物补光灯(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2)上设有支撑框(31),所述支撑框(31)上覆盖有第一薄膜(32),所述支撑框(31)底部开设有环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植生态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