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药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19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药种植大棚,包括基座、支撑杆、第二固定座、固定杆、导水管、分流管、大棚防护膜和横杆,所述基座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底端均设置有螺纹槽,且支撑杆通过螺纹槽与连接槽螺纹连接,且支撑杆通过第一固定螺母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座,且第一固定座中通过第二固定螺母安装有横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中间安装有转动销轴,且支撑杆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基座和连接座的设置,便于支撑杆的安装与拆卸,并且通过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螺母的设置,便于横杆的安装与拆卸,并且通过横杆增加了支撑杆彼此之间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药种植大棚
本技术属于山药种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山药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山药的种植应尽量避免重茬,一般隔三年轮作一次,并忌种花生、红芋茬。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为好,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粘重土层和白沙岗土层,打沟时应彻底打碎,至少1~1.2米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现有的山药都为普通耕地种植,在对山药种植时,需要对耕地进行整理,且山药种植对耕地的土质要求较高,对于现有耕地来说适用度不高,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此外,耕地种植山药其周期相对大棚种植长,大棚种植山药能够有效的解决耕地种植山药周期长的问题,但目前市场上的山药种植大棚安装复杂,耗时耗力,增加了企业成本,并且普通的山药种植大棚没有良好的导水系统,导致山药无法得到很好的灌溉,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山药种植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药种植大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山药种植大棚,包括基座、支撑杆、第二固定座、固定杆、导水管、分流管、大棚防护膜和横杆,所述基座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底端均设置有螺纹槽,且支撑杆通过螺纹槽与连接槽螺纹连接,且支撑杆通过第一固定螺母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座,且第一固定座中通过第二固定螺母安装有横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中间安装有转动销轴,且支撑杆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通过转销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安装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分流管,所述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大棚防护膜,且大棚防护膜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拉链。优选的,所述基座平行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连接槽穿过连接座设置在基座的顶部内侧。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成弧形结构,且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转动销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的第一固定座设置有六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撑杆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的第二固定座设置有两个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撑杆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设置成弧形结构,且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在导水管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导水管水平设置在支撑杆的内侧顶端,且导水管的一端穿过大棚防护膜。优选的,所述导水管穿过大棚防护膜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阀。优选的,所述分流管对称设置在导水管的两侧,且导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新型的山药种植大棚通过基座和连接座的设置,便于支撑杆的安装与拆卸,并且通过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螺母的设置,便于横杆的安装与拆卸,并且通过横杆增加了支撑杆彼此之间的牢固性,通过在支撑杆的顶部设置转动销轴,使得支撑杆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弧度的调节,并且有利于支撑杆的保存,避免占用过多的存放空间,通过第二固定座和转销的设置,便于固定杆的安装与拆卸,并且通过固定杆的设置,便于导水管的安装,通过导水管的设置,便于大棚内部的导水系统的安装,并且通过在导水管的两侧设置分流管,便于对山药进行引流灌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杆和基座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基座;2、连接座;3、支撑杆;4、螺纹槽;5、第一固定螺母;6、第一固定座;7、第二固定螺母;8、第二固定座;9、转销;10、固定杆;11、导水管;12、分流管;13、转动销轴;14、大棚防护膜;15、拉链;16、横杆;17、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山药种植大棚,包括基座1、支撑杆3、第二固定座8、固定杆10、导水管11、分流管12、大棚防护膜14和横杆16,基座1平行设置有两个,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槽,连接座2的连接槽穿过连接座2设置在基座1的顶部内侧,支撑杆3的两端底端均设置有螺纹槽4,且支撑杆3通过螺纹槽4与连接槽螺纹连接,支撑杆3设置成弧形结构,且支撑杆3的顶部通过转动销轴13转动连接,且支撑杆3通过第一固定螺母5与连接座2固定连接,支撑杆3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座6,支撑杆3上的第一固定座6设置有六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撑杆3的两侧,且第一固定座6中通过第二固定螺母7安装有横杆16;支撑杆3的顶部中间安装有转动销轴13,且支撑杆3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固定座8,支撑杆3上的第二固定座8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撑杆3的两侧,第二固定座8上通过转销9安装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设置成弧形结构,且固定杆10的底端固定在导水管11的两侧,固定杆10的底端安装有导水管11,导水管11水平设置在支撑杆3的内侧顶端,且导水管11的一端穿过大棚防护膜14,且导水管11的两侧均设置有分流管12,分流管12对称设置在导水管11的两侧,且导水管1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导水管11穿过大棚防护膜14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阀17,支撑杆3的外侧设置有大棚防护膜14,且大棚防护膜14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拉链1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基座1和连接座2的设置,便于支撑杆3的安装与拆卸,并且通过第一固定座6和第二固定螺母7的设置,便于横杆16的安装与拆卸,并且通过横杆16增加了支撑杆3彼此之间的牢固性,通过在支撑杆3的顶部设置转动销轴13,使得支撑杆3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弧度的调节,并且有利于支撑杆3的保存,避免占用过多的存放空间,通过第二固定座8和转销9的设置,便于固定杆10的安装与拆卸,并且通过固定杆10的设置,便于导水管11的安装,通过导水管11设置,便于大棚内部的导水系统的安装,并且通过在导水管11两侧设置分流管12,便于对山药进行引流灌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药种植大棚,包括基座(1)、支撑杆(3)、第二固定座(8)、固定杆(10)、导水管(11)、分流管(12)、大棚防护膜(14)和横杆(1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底端均设置有螺纹槽(4),且支撑杆(3)通过螺纹槽(4)与连接槽螺纹连接,且支撑杆(3)通过第一固定螺母(5)与连接座(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座(6),且第一固定座(6)中通过第二固定螺母(7)安装有横杆(16);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中间安装有转动销轴(13),且支撑杆(3)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固定座(8),所述第二固定座(8)上通过转销(9)安装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底端安装有导水管(11),且导水管(11)的两侧均设置有分流管(12),所述支撑杆(3)的外侧设置有大棚防护膜(14),且大棚防护膜(14)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拉链(15)。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02 CN 20182000289411.一种山药种植大棚,包括基座(1)、支撑杆(3)、第二固定座(8)、固定杆(10)、导水管(11)、分流管(12)、大棚防护膜(14)和横杆(1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底端均设置有螺纹槽(4),且支撑杆(3)通过螺纹槽(4)与连接槽螺纹连接,且支撑杆(3)通过第一固定螺母(5)与连接座(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座(6),且第一固定座(6)中通过第二固定螺母(7)安装有横杆(16);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中间安装有转动销轴(13),且支撑杆(3)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固定座(8),所述第二固定座(8)上通过转销(9)安装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底端安装有导水管(11),且导水管(11)的两侧均设置有分流管(12),所述支撑杆(3)的外侧设置有大棚防护膜(14),且大棚防护膜(14)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拉链(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平行设置有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主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山格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