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及其带轮和采用该曳引带及带轮的电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6949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及其带轮和采用该曳引带及带轮的电梯。所述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包括:沿着整个曳引带长度延伸的承载单元;沿着整个曳引带长度平行于承载单元延伸的预警单元,其弯曲疲劳寿命低于承载单元的弯曲疲劳寿命;和包裹在承载单元和预警单元之外的包覆层,其中所述曳引带呈厚度均匀的带状,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连续起伏的轮廓,从而在与曳引轮配合的A侧和与导向轮配合的B侧上形成凹部和凸部。所述带轮包括由曳引轮和导向轮,所述曳引轮的表面具有两种不同的摩擦系数。通过上述连续起伏的轮廓的配合,防止了曳引带通过轮系时的轴向窜动。

The traction belt and pulley of elevator system and the elevator adopting the traction belt and pulle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ction belt and pulley of an elevator system and an elevator adopting the traction belt and pulley. The traction belt of the elevator system includes: a load-bearing unit extending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whole traction belt; an early warning unit extending parallel to the length of the load-bearing unit, whose bending fatigue lif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oad-bearing unit; and a cladding layer wrapped outside the load-bearing unit and the early warning unit. The traction belt is uniform in thickness and has at least one continuous undulating profile in width direction, thus forming concave and convex parts on side A matched with the traction wheel and side B matched with the guide wheel. The pulley comprises a traction wheel and a guide wheel, and the surface of the traction wheel has two different friction coefficient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continuous undulating contours, the axial movement of the traction belt when passing through the gear train is preven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及其带轮和采用该曳引带及带轮的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系统的驱动装置,尤其涉及电梯曳引带及带轮。
技术介绍
曳引带应用于电梯行业已经多年,相比于传统的钢丝绳曳引方式,曳引带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更低的噪音,更低的维护费用,紧凑的结构等优点。在现有技术的电梯系统曳引带中,采用平带作为曳引带最为常见。为了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皮带沿轮系轴向窜动,皮带轮被设计成在沿着旋转轴截面上呈凸冠轮廓,参见图8所示。这样的设计尽管有助于解决在牵引带经过轮系时的轴向窜动问题,然而凸冠形状的带轮导致与之配合的曳引带在宽度方向上变形,由此增加了内部应力,降低了牵引带的使用寿命。为解决在牵引带经过轮系时的轴向窜动问题,有些电梯系统采用多楔带作为牵引带,通过与之多廓配合的多楔带轮,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皮带沿轮系轴向窜动的问题。多楔带的一面具有带楔,另一面为平面。因此实际的电梯应用中,特别是曳引比为2:1的电梯上,该皮带在通过轿厢导向轮时,平面的一侧会与导向轮接触,因此无法彻底避免皮带沿轮系轴向窜动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一个辅助装置,实现皮带的翻转,但这样会增加成本,并降低系统的可靠性;也可以通过布置轮系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会大大减小皮带在曳引轮上的包角,并可能造成曳引能力不足的问题。公开于本专利技术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及其带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梯系统中曳引带沿着轮系的轴向窜动的问题,且不存在曳引带在宽度方向上变形。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其连接并驱动电梯轿厢和对重,包括: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沿着整个曳引带长度延伸;预警单元,所述预警单元沿着整个曳引带长度平行于承载单元延伸,其弯曲疲劳寿命低于承载单元的弯曲疲劳寿命;和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裹在承载单元和预警单元之外,其中所述曳引带呈厚度均匀的带状,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连续起伏的轮廓,从而在与曳引轮配合的A侧和与导向轮配合的B侧上形成凹部和凸部。在上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中,优选地,所述曳引带在其截面的宽度方向上还包括平直段。在上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中,优选地,所述承载单元沿曳引带宽度方向随着曳引带的起伏做等距或非等距离排布,但相对于对于曳引带的截面的中心对称。在上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中,优选地,所述承载单元由多根钢丝绳或多根独立的绳股组成,所述的多根钢丝绳为相同结构,每根钢丝绳由多根绳股围绕绳芯捻制而成;所述多根独立的绳股为相同结构,每根绳股由多根钢丝捻制而成。在上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中,优选地,所述预警单元由绳股或单根独立的钢丝构成,所述绳股不同于承载单元中使用的绳股,所述单根独立的钢丝不同于承载单元中使用的钢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梯系统的带轮,其与上述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配合使用,包括由金属材质构成的曳引轮和导向轮,所述曳引轮在轴向上具有与所述电梯系统的曳引带的A侧匹配的连续起伏的轮廓,所述导向轮在轴向上具有与所述电梯系统的曳引带的B侧匹配的连续起伏的轮廓。在上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带轮,优选地,所述曳引轮的表面至少具有两种不同的摩擦系数。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曳引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嵌入到其中的非金属材质的嵌覆物,所述非金属材质的嵌覆物沿周向环绕所述曳引轮,构成了曳引轮的连续起伏轮廓的一部分,沿轴向的宽度相等或不等,但相对于曳引带截面的中心对称;或者所述曳引轮的表面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表面处理带,所述表面处理带沿周向环绕所述曳引轮,沿轴向的宽度相等或不等,但相对于曳引带截面的中心对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梯,其包括上述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以及上述的电梯系统的带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与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带轮相配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曳引轮与用于电梯系统的曳引带的A侧之间的连续起伏的轮廓的配合,防止了曳引带通过曳引轮时的轴向窜动;以及导向轮与用于电梯系统的曳引带的B侧之间的连续起伏的轮廓的配合,防止了曳引带通过导向轮时的轴向窜动。通过在曳引轮中嵌入一个或多个非金属材质的嵌覆物,或者通过改变曳引轮局部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改变了曳引轮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显示了对牵引力的调整或控制,以满足对牵引力的不同需求。此外,利用预警单元的弯曲疲劳寿命低于承载单元的弯曲疲劳寿命,可在曳引带疲劳损坏时发出报警提示维修或更换。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截面示意图。图2A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与曳引轮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2B为沿着图2A的C-C截面获得的曳引轮的截面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与导向轮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4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的另一实施方案。图5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的承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的承载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A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的具有绳股结构的预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B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的具有单根独立的钢丝的结构的预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梯系统牵引带的示意图,其中平带式的牵引带经过凸冠形状的带轮时产生了变形。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曳引带;2-承载单元;3-预警单元;4-包覆层;5-凹部;6-凸部;7-平直段;8-中心;9-曳引轮;10-曳引轮的锥形表面段;11-曳引轮的凸出部;12-曳引轮的凹陷部;13-曳引轮的金属材质部;14-曳引轮旋转轴线;15-导向轮;16-导向轮的锥形表面段;17-导向轮的凹陷部;18-导向轮的凸出部;19-导向轮的旋转轴线;20-曳引轮的嵌覆物;21-钢丝绳;22-绳股;23-钢丝;24-绳芯;25-绳股;26-钢丝;27-钢丝;28-绳股;29-钢丝;30-钢丝。应当了解,附图并不必须是按比例绘制的,其示出了某种程度上经过简化了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在此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的尺寸、定向、定位和外形,将部分地由特定目的的应用和使用环境所确定。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具体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在附图中和以下的描述中示出了这些实施例的实例。虽然本专利技术与示例性实施例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换、修改、等效形式以及其它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2A~图8,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图1显示了一种电梯系统的曳引带1,其连接并驱动电梯轿厢和对重。曳引带1包括承载单元2,所述承载单元沿着整个曳引带1长度延伸;预警单元3,所述预警单元沿着整个曳引带1长度平行于承载单元2延伸,其弯曲疲劳寿命低于承载单元2的弯曲疲劳寿命;和包覆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其连接并驱动电梯轿厢和对重,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单元(2),所述承载单元沿着整个曳引带(1)长度延伸;预警单元(3),所述预警单元沿着整个曳引带(1)长度平行于承载单元(2)延伸,其弯曲疲劳寿命低于承载单元(2)的弯曲疲劳寿命;和包覆层(4),所述包覆层包裹在承载单元(2)和预警单元(3)之外,其中所述曳引带(1)呈厚度均匀的带状,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连续起伏的轮廓,从而在与曳引轮配合的A侧和与导向轮配合的B侧上形成凹部(5)和凸部(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其连接并驱动电梯轿厢和对重,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单元(2),所述承载单元沿着整个曳引带(1)长度延伸;预警单元(3),所述预警单元沿着整个曳引带(1)长度平行于承载单元(2)延伸,其弯曲疲劳寿命低于承载单元(2)的弯曲疲劳寿命;和包覆层(4),所述包覆层包裹在承载单元(2)和预警单元(3)之外,其中所述曳引带(1)呈厚度均匀的带状,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连续起伏的轮廓,从而在与曳引轮配合的A侧和与导向轮配合的B侧上形成凹部(5)和凸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带(1)在其截面的宽度方向上还包括平直段(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2)沿曳引带(1)宽度方向随着曳引带的起伏做等距或非等距离排布,但相对于对于曳引带(1)的截面的中心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2)由多根钢丝绳或多根独立的绳股组成,所述的多根钢丝绳为相同结构,每根钢丝绳由多根绳股围绕绳芯捻制而成;所述多根独立的绳股为相同结构,每根绳股由多根钢丝捻制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的曳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单元(3)由绳股或单根独立的钢丝构成,所述绳股不同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洪钟跃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