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的连接结构以及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32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0:55
提供一种能提高连接信赖性的导体的连接结构以及线束。第1导体(11)的端部和第2导体(12)的端部沿径向重合,筒状部件(16)将所述第1导体(11)与所述第2导体(12)的重合部(15)包围并敛紧。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能够使接合部相对于将第1导体(11)的端部和第2导体(12)的端部拉开的方向的力具有充分的强度,所以能够提高第1导体(11)与第2导体(12)的连接信赖性。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conductor and wiring harnes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a wiring harness of a conductor capable of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connection are provided. The end of the first conductor (11) and the end of the second conductor (12) coincide radially, and the cylindrical component (16) surrounds and tightens the coincidence part (15) of the first conductor (11) and the second conductor (12). According to this configuration, since the force of the junction part relative to the direction in which the end of the first conductor (11) and the end of the second conductor (12) are pulled apart can be sufficiently stro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conductor (11) and the second conductor (12)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导体的连接结构以及线束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体的连接结构以及线束。
技术介绍
以往,在例如搭载于车辆等的线束中,进行种类不同的导体连接。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因为为了使线束的电线细径化,在不需要柔软性的部位采用半径尺寸小的单芯线,在需要柔软性的部位采用绞线,所以将单芯线和绞线连接。在单芯线的端部设置有平板状的压扁部,该压扁部与绞线的导体利用超声波焊接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02180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那样的构成中,难以使接合部相对于将单芯线的压扁部与绞线的导体拉开的方向的力具有充分的强度。因此,在将不同的导体连接的情况下,期望有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信赖性的导体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事情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连接信赖性的导体的连接结构以及线束。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导体的连接结构构成为:第1导体的端部和第2导体的端部沿径向重合,筒状部件将所述第1导体与所述第2导体的重合部包围并敛紧。本专利技术的线束具有所述导体的连接结构。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能使接合部相对于将第1导体的端部和第2导体的端部拉开的方向的力具有充分的强度,所以能够提高第1导体与第2导体的连接信赖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线束的、安装于车辆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线束的剖视图。图3(A)~(D)是示出第1导体与第2导体的连接作业的示意图,其中,图3(A)是示出成形筒部之前的管的端部的主视图,图3(B)是示出在筒部设置第2导体的样子的剖视图,图3(C)是示出将筒状部件设置于重合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D)是示出将筒状部件敛紧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A)~(C)是示出第1导体与第2导体的连接作业的剖视图,其中,图4(A)是示出在筒部设置第2导体的样子的剖视图,图4(B)是示出将筒状部件设置于重合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C)是示出将筒状部件敛紧的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导体的连接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导体和所述第2导体中的一方的导体的端部形成为包围另一方的导体的端部的筒形状。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第1导体与第2导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所以能进一步提高连接信赖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导体的连接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筒状部件收缩成圆形。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在第1导体与第2导体的接合部不易产生棱边,所以能够防止第1导体与第2导体的接合部钩挂到外装部件等其他部件。<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图4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的线束W是无屏蔽低压电线束。线束W具有将搭载于车身B的前部的辅助电池(12V电池)等机器M1与搭载于车身B的后部的PDU(动力驱动单元)或者IPU(智能动力单元)等机器M2之间连接的导电线10,在车身B的地板下面沿前后方向布线。导电线10的大部分沿车辆的地板下面大致水平地延伸,导电线10的前后两端部朝向车室内向上方折弯。导电线10被插通于呈细长的筒状的外装部件C而被绝缘或者被保护。外装部件C沿导电线10的大致全长配置。外装部件C采用例如波纹管、树脂制的管等任意的外装部件。导电线10是通过将种类不同的第1导体11和第2导体12沿长度方向电气连接而形成。为了容易进行导电线10的两端部与机器M1、M2之间的连接作业,优选折弯性优良的导线,优选导电线10的除了两端部以外的大部分为了防止垂下等而以预定的形状被维持的导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导电线10的两端部采用较软的第2导体12,在除了两端部以外的部分采用刚性较高的第1导体11。在第1导体11被弯曲加工成预定的形状之后,该形状被保持,第1导体11沿预定的布线路径在三维方向上被弯曲加工。第2导体12的柔软性优良,且第2导体12能被折弯加工成任意的形状。第1导体11设为截面呈圆形的细长的管部件。管部件例如是铝或铝合金制。第2导体12设为通过将多个金属线材13捻合而成的绞线导体。绞线导体例如是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制。绞线导体沿大致全长被绝缘包覆部14包围,绞线导体的两端部在遍及预定的长度范围被剥除绝缘包覆部14而露出于外部。在绞线导体的端部(导电线1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连接有未予图示的端子零件。端子零件与各机器M1、M2连接。第1导体1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与第2导体12的端部电气连接。如图4所示,第1导体11的端部与第2导体12的端部在径向重合,筒状部件16敛紧于第1导体11与第2导体12重合在一起的部分(以后称为重合部15)。如图3所示,第1导体11的端部形成为将第2导体12的端部包围的筒形状。以后,将第1导体11中的呈筒形状的部分称为筒部17。在第1导体11中的筒部17与其他部分(以后成为导体主体部18)之间,大部分沿轴向分开,筒部17和导体主体部18在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相连。以后,将筒部17中的与导体主体部18相连的部分称为基部19。在筒部17中,第1导体11的端部中的与导体主体部18分开的部分在基部19侧被压扁从而形成为内周面密合的一片板状。筒部17形成为一对敛紧片部21从基部19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一方向立起的形态。在筒部17的内侧形成有沿第2导体12的外周面的弯曲面22。另外,筒部17的外周面弯曲成沿筒状部件16的内周面的圆形。如图4所示,筒部17的轴向的尺寸与第2导体12中的从绝缘包覆部14露出于外部的部分的轴向的尺寸相同。筒状部件16是金属制(例如不锈钢制),具有能在内部将第1导体11的端部和第2导体12的端部一并插通的内径尺寸。筒状部件16形成为整周无缝地连续而闭合的截面圆形。筒状部件16的轴向的尺寸设定为用于将第1导体11与第2导体12充分地电气连接的尺寸,且与重合部15的长度尺寸(重合长度)相同的尺寸。如图3(D)所示,筒状部件16沿整个周向被大致均等地敛紧而收缩成圆形。筒状部件16的外径尺寸设定为比第1导体11的导体主体部18的外径尺寸小。在筒状部件16的内部,筒部17将第2导体12的外周面的一方的面侧包围一半以上,第2导体12的线材13彼此密合,并且第2导体12的外周面与筒部17的内周面密合。在筒状部件16的内部,筒部17以及第2导体12成为一体而形成为大致圆形截面的棒状,筒状部件16的内周面与筒部17以及第2导体12的外周面密合。接着,对本实施例中的第1导体11和第2导体12的连接作业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第1导体11的端部形成筒部17。通过冲压加工等,从而将第1导体11的端部的大部分从导体主体部18分开,将已被分开的第1导体11的端部朝基部19压扁成板状,且使基部19的两侧以向导体主体部18侧立起的方式弯曲(参照图3(B))。由此,在第1导体11的端部形成筒部17。接着,在筒部17的弯曲面22载置第2导体12的端部。第2导体12配置于筒部17的内侧,成为第2导体12的外周面与筒部17的弯曲面22面接触的状态。接着,设置筒状部件16。使从与第1导体11或者第2导体12的连接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穿过的筒状部件16位于第1导体11与第2导体12的重合部15的外侧。接着,敛紧筒状部件16。从筒状部件16的全方位向内侧施加压力。筒状部件16边沿轴向延伸边减径。筒状部件16收缩成圆形而敛紧于第1导体11和第2导体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体的连接结构,其中,第1导体的端部和第2导体的端部沿径向重合,筒状部件将所述第1导体与所述第2导体的重合部包围并敛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07 JP 2016-0770901.一种导体的连接结构,其中,第1导体的端部和第2导体的端部沿径向重合,筒状部件将所述第1导体与所述第2导体的重合部包围并敛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井洋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