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传送体、清运机构及其清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99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传送体、清运机构及其清废机。皮带传送体,包括吸风盒、吸风皮带、转动辊,所述吸风皮带是闭环吸风皮带,所述吸风皮带的带面上分布有吸风孔,所述吸风盒和所述转动辊在所述吸风皮带内,所述吸风盒固定不动,所述吸风皮带与所述转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清运机构包括运送机构和位于该运送机构上方的清废机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多个如前面所述的皮带传送体,多个所述皮带传送体的传送方向与纸张的运送方向相同。清废机包括清运机构,所述清运机构是前面所述的清运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模切后的纸张进行运送、清废,不容易将纸张的表面划伤,大大提高生产质量,同时,有利于对多联纸张的输送和清废并避免多联纸张的散板。

A belt conveyor, cleaning mechanism and its scrap clean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lt conveyor, a cleaning mechanism and a waste cleaner thereof. The belt conveyor includes a suction box, a suction belt and a rotating roll. The suction belt is a closed-loop suction belt. The suction hole is distributed on the belt surface of the suction belt. The suction box and the rotating roll are inside the suction belt. The suction box is fixed, and the suction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roll. Answer. The clean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a waste clearing mechanism located above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belt conveyors as described above, and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plurality of belt conveyors is the same as that of paper. The scrap cleaner includes a clearing mechanism, which is the clearing mechanism mentioned above. The invention can transport and clean the die-cut paper, not easily scratch the surface of the paper,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dvantageous to transport and clean the multi-link paper and avoid the loose board of the multi-link p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传送体、清运机构及其清废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械中的部件、机构及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皮带传送体、清运机构及其清废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传统平压平模切机模切压痕后的纸张,所产生的废边料需要人工清除,占用很大的人工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具有清废功能的模切机。这种模切机是在传统模切机的主机与收纸部之间增加了清废机构,清废机构采用上、下清废针方式清除废料。从模切到清废再到收纸整个过程都通过叼纸牙排机构对纸张进行输送。收纸时,通过开牙顶杆对叼纸牙排进行开牙,再通过扒纸耙将纸张扒落在收纸板上。由于从模切到清废再到收纸整个过程都通过叼纸牙排机构对纸张进行输送,叼纸牙排只叼着纸张一个边在板面上拖着走,很容易将纸张的表面划伤大大影响生产质量,同时,不利于对多联纸张的输送并造成多联纸张的散板。由于清废机构采用上、下清废针方式清除废料,上、下清废针只能在停机状态下根据纸张的清废位置直接一对一对地分别进行调试,所以,调试时间长,耗时高,大大影响生产效率,且实现全清废功能时,需要降低生产速度。由于通过开牙顶杆对叼纸牙排进行开牙,再通过扒纸耙将纸张扒落在收纸板上,扒纸耙位于叼纸牙排和收纸板之间,所以,收纸板上纸张着落的位置与叼纸牙排下纸张开始掉落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很大,纸张容易落偏造成收纸不整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带传送体,用该皮带传送体制成的清运机构可对模切后的纸张进行运送、清废,不容易将纸张的表面划伤大大提高生产质量,同时,有利于对多联纸张的输送和清废并避免多联纸张的散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运机构,该清运机构可对模切后的纸张进行运送、清废,不容易将纸张的表面划伤,大大提高生产质量,同时,有利于对多联纸张的输送和清废并避免多联纸张的散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废机,该清废机的清运机构可对模切后的纸张进行运送、清废,不容易将纸张的表面划伤,大大提高生产质量,同时,有利于对多联纸张的输送和清废并避免多联纸张的散板。就部件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带传送体,包括吸风盒、吸风皮带、转动辊,所述吸风皮带是闭环吸风皮带,所述吸风皮带的带面上分布有吸风孔,所述吸风盒和所述转动辊在所述吸风皮带内,所述吸风盒固定不动,所述吸风皮带与所述转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吸风盒由底板、两个端板、两个侧板、两个肩板、两个颈板围合而成。所述底板的形状呈矩形。所述底板处于水平位置。两个所述端板的下部形状呈倒置的等腰梯形,上部形状呈居中的矩形。两个所述端板垂直于所述底板。两个所述端板的短底边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两个宽边重合。两个所述端板的板面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侧板的形状呈矩形。两个所述侧板垂直于两个所述端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下宽边分别与所述底板的长边重合。一个所述侧板的两个长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一侧的腰边重合。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两个长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另一侧的腰边重合。两个所述肩板的形状呈矩形。两个所述肩板垂直于两个所述端板。一个所述肩板的两个宽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长底边的一端部重合。另一个所述肩板的两个宽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长底边的另一端部重合。一个所述肩板的一个长边与一个所述侧板的上宽边重合。另一个所述肩板的一个长边与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上宽边重合。两个所述颈板的形状呈矩形。两个所述颈板垂直于两个所述端板。一个所述颈板的两个宽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一侧的宽边重合。另一个所述颈板的两个宽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另一侧的宽边重合。一个所述颈板的下长边与一个所述肩板的另一个长边重合。另一个所述颈板的下长边与另一个所述肩板的另一个长边重。两个所述颈板和两个所述端板的上部围成进风口。两个所述颈板的上部向外弯曲。相应地,两个所述端板的上长边向外延伸,两个宽边的上部向外弯曲。两个所述端板的上长边分别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垂直于所述端板。所述定位板的内长边与所述端板的上长边重合。所述肩板和所述颈板形成缺口。两个所述端板的下部同轴地设置有出风口。两个所述端板的下部靠近长底边的中部同轴地设置有阀门轴孔。所述转动辊配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辊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轴线处开设有棱柱形驱动孔。所述棱柱形驱动孔是六棱柱形驱动孔或方柱形驱动孔。所述棱柱形驱动孔贯通所述转动轴。所述吸风皮带是由尼龙片基带制成的。所述吸风皮带配置有两个导辊。两个所述导辊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吸风皮带通过两个所述导辊和所述所述转动辊撑住。和/或,所述吸风皮带通过所述吸风盒和所述所述转动辊撑住。两个所述导辊配置有两个轴座。两个所述轴座的形状呈倒置的等腰梯形板。所述等腰梯形板的两个上底角为圆角。所述等腰梯形板的两个上底边的中部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的深度与所述定位板的厚度相应。两个所述等腰梯形板的下部分别居中地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上方设置有阀门轴孔。所述等腰梯形的两个上底角部分别设置有导辊轴孔。所述导辊轴孔的侧壁设置有导辊轴固定螺纹孔。所述导辊轴固定螺纹孔配置有无帽固定螺钉。所述导辊的枢轴与所述轴座固定连接。所述等腰梯形板分布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是沉头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有两个。所述阀门轴孔、两个所述固定孔、两个所述导辊轴孔形成“V”字形。所述吸风皮带配置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的转动轴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下部分别同轴地设置有转动轴孔。所述转动辊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所述挡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挡板的中部对应地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张紧辊枢轴两端的导向孔。每一个所述挡板的中部有一个或两个所述导向孔。两个所述导向孔水平对称地分布。所述转动辊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配置有张力调节装置。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轴座。所述轴座与所述张紧辊枢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座与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辊的枢轴与所述调节螺杆相垂直。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导向固定座。所述导向固定座与所述挡板的的外板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套置有弹簧。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配置有垫圈和调节螺母。两个所述挡板的上部分别同轴地设置有出风口。两个所述挡板的出风口外侧分别配置有法兰套筒。所述法兰套筒的法兰盘上部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挡板的出风口上方分别设置有阀门轴孔。所述阀门轴孔的上方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阀门轴孔的上方定位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固定孔。两个所述轴座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吸风盒配置有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包括阀门。所述阀门与阀门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阀门轴的两端从内向外分别依次穿过所述吸风盒的两个阀门轴孔、两个所述轴座的阀门轴孔、两个所述挡板的阀门轴孔。所述阀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座的阀门轴孔转动连接。所述阀门轴的一端侧面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配置有开口卡环。所述阀门轴的另一端与转动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柄的另一端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并配置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平行于所述阀门轴。所述定位螺钉与所述定位孔定位连接。两个所述挡板的顶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凹口。两个所述挡板的两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挡板相邻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上部设置有弯折部。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挡板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传送体(2‑1‑1),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盒(2‑1‑1‑1)、吸风皮带(2‑1‑1‑4)、转动辊(2‑1‑1‑5),所述吸风皮带(2‑1‑1‑4)是闭环吸风皮带,所述吸风皮带(2‑1‑1‑4)的带面上分布有吸风孔(2‑1‑1‑4‑1),所述吸风盒(2‑1‑1‑1)和所述转动辊(2‑1‑1‑5)在所述吸风皮带(2‑1‑1‑4)内,所述吸风盒(2‑1‑1‑1)固定不动,所述吸风皮带(2‑1‑1‑4)与所述转动辊(2‑1‑1‑5)之间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传送体(2-1-1),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盒(2-1-1-1)、吸风皮带(2-1-1-4)、转动辊(2-1-1-5),所述吸风皮带(2-1-1-4)是闭环吸风皮带,所述吸风皮带(2-1-1-4)的带面上分布有吸风孔(2-1-1-4-1),所述吸风盒(2-1-1-1)和所述转动辊(2-1-1-5)在所述吸风皮带(2-1-1-4)内,所述吸风盒(2-1-1-1)固定不动,所述吸风皮带(2-1-1-4)与所述转动辊(2-1-1-5)之间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传送体(2-1-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盒(2-1-1-1)由底板(2-1-1-1-1)、两个端板(2-1-1-1-2)、两个侧板(2-1-1-1-3)、两个肩板(2-1-1-1-4)、两个颈板(2-1-1-1-5)围合而成;所述底板(2-1-1-1-1)的形状呈矩形;所述底板(2-1-1-1-1)处于水平位置;两个所述端板(2-1-1-1-2)的下部形状呈倒置的等腰梯形,上部形状呈居中的矩形;两个所述端板(2-1-1-1-2)垂直于所述底板(2-1-1-1-1);两个所述端板(2-1-1-1-2)的短底边分别与所述底板(2-1-1-1-1)的两个宽边重合;两个所述端板(2-1-1-1-2)的板面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侧板(2-1-1-1-3)的形状呈矩形;两个所述侧板(2-1-1-1-3)垂直于两个所述端板(2-1-1-1-2);两个所述侧板(2-1-1-1-3)的下宽边分别与所述底板(2-1-1-1-1)的长边重合;一个所述侧板(2-1-1-1-3)的两个长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2-1-1-1-2)一侧的腰边重合;另一个所述侧板(2-1-1-1-3)的两个长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2-1-1-1-2)另一侧的腰边重合;两个所述肩板(2-1-1-1-4)的形状呈矩形;两个所述肩板(2-1-1-1-4)垂直于两个所述端板(2-1-1-1-2);一个所述肩板(2-1-1-1-4)的两个宽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2-1-1-1-2)长底边的一端部重合;另一个所述肩板(2-1-1-1-4)的两个宽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2-1-1-1-2)长底边的另一端部重合;一个所述肩板(2-1-1-1-4)的一个长边与一个所述侧板(2-1-1-1-3)的上宽边重合;另一个所述肩板(2-1-1-1-4)的一个长边与另一个所述侧板(2-1-1-1-3)的上宽边重合;两个所述颈板(2-1-1-1-5)的形状呈矩形;两个所述颈板(2-1-1-1-5)垂直于两个所述端板(2-1-1-1-2);一个所述颈板(2-1-1-1-5)的两个宽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2-1-1-1-2)一侧的宽边重合;另一个所述颈板(2-1-1-1-5)的两个宽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2-1-1-1-2)另一侧的宽边重合;一个所述颈板(2-1-1-1-5)的下长边与一个所述肩板(2-1-1-1-4)的另一个长边重合;另一个所述颈板(2-1-1-1-5)的下长边与另一个所述肩板(2-1-1-1-4)的另一个长边重合;两个所述颈板(2-1-1-1-5)和两个所述端板(2-1-1-1-2)的上部围成进风口(2-1-1-1-9);两个所述颈板(2-1-1-1-5)的上部向外弯曲;相应地,两个所述端板(2-1-1-1-2)的上长边向外延伸,两个宽边的上部向外弯曲;两个所述端板(2-1-1-1-2)的上长边分别设置有定位板(2-1-1-1-6);所述定位板(2-1-1-1-6)垂直于所述端板(2-1-1-1-2);所述定位板(2-1-1-1-6)的内长边与所述端板(2-1-1-1-2)的上长边重合;所述肩板(2-1-1-1-4)和所述颈板(2-1-1-1-5)形成缺口(2-1-1-1-7);两个所述端板(2-1-1-1-2)的下部同轴地设置有出风口(2-1-1-1-10);两个所述端板(2-1-1-1-2)的下部靠近长底边的中部同轴地设置有阀门轴孔(2-1-1-1-8);所述转动辊(2-1-1-5)配置有转动轴(2-1-1-5-1);所述转动轴(2-1-1-5-1)与所述转动辊(2-1-1-5)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1-1-5-1)位于轴线处开设有棱柱形驱动孔(2-1-1-5-2);所述棱柱形驱动孔(2-1-1-5-2)是六棱柱形驱动孔或方柱形驱动孔;所述棱柱形驱动孔(2-1-1-5-2)贯通所述转动轴(2-1-1-5-1);所述吸风皮带(2-1-1-4)是由尼龙片基带制成的;所述吸风皮带(2-1-1-4)配置有两个导辊(2-1-1-2);两个所述导辊(2-1-1-2)位于所述缺口(2-1-1-1-7)内;所述吸风皮带(2-1-1-4)通过两个所述导辊(2-1-1-2)和所述所述转动辊(2-1-1-5)撑住;和/或,所述吸风皮带(2-1-1-4)通过所述吸风盒(2-1-1-1)和所述所述转动辊(2-1-1-5)撑住;两个所述导辊(2-1-1-2)配置有两个轴座(2-1-1-3);两个所述轴座(2-1-1-3)的形状呈倒置的等腰梯形板;所述等腰梯形板的两个上底角为圆角;所述等腰梯形板的两个上底边的中部设置有凹口(2-1-1-3-6);所述凹口(2-1-1-3-6)的深度与所述定位板(2-1-1-1-6)的厚度相应;两个所述等腰梯形板的下部分别居中地设置有出风口(2-1-1-3-1);所述出风口(2-1-1-3-1)的上方设置有阀门轴孔(2-1-1-3-2);所述等腰梯形的两个上底角部分别设置有导辊轴孔(2-1-1-3-4);所述导辊轴孔(2-1-1-3-4)的侧壁设置有导辊轴固定螺纹孔(2-1-1-3-5);所述导辊轴固定螺纹孔(2-1-1-3-5)配置有无帽固定螺钉;所述导辊(2-1-1-2)的枢轴与所述轴座(2-1-1-3)固定连接;所述等腰梯形板分布有固定孔(2-1-1-3-3);所述固定孔(2-1-1-3-3)是沉头固定孔;所述固定孔(2-1-1-3-3)有两个;所述阀门轴孔(2-1-1-3-2)、两个所述固定孔(2-1-1-3-3)、两个所述导辊轴孔(2-1-1-3-4)形成“V”字形;所述吸风皮带(2-1-1-4)配置有张紧辊(2-1-1-7);所述张紧辊(2-1-1-7)的转动轴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挡板(2-1-1-10);两个所述挡板(2-1-1-10)的下部分别同轴地设置有转动轴孔(2-1-1-10-1);所述转动辊(2-1-1-5)转动轴(2-1-1-5-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2-1-1-6)与两个所述挡板(2-1-1-1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挡板(2-1-1-10)的中部对应地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张紧辊(2-1-1-7)枢轴两端的导向孔(2-1-1-10-4);每一个所述挡板(2-1-1-10)的中部有一个或两个所述导向孔(2-1-1-10-4);两个所述导向孔(2-1-1-10-4)水平对称地分布;所述转动辊(2-1-1-5)转动轴(2-1-1-5-1)的两端分别配置有张力调节装置(2-1-1-8);所述张力调节装置(2-1-1-8)包括轴座(2-1-1-8-1);所述轴座(2-1-1-8-1)与所述张紧辊(2-1-1-7)枢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座(2-1-1-8-1)与调节螺杆(2-1-1-8-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辊(2-1-1-7)的枢轴与所述调节螺杆(2-1-1-8-2)相垂直;所述调节螺杆(2-1-1-8-2)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导向固定座(2-1-1-8-3);所述导向固定座(2-1-1-8-3)与所述挡板(2-1-1-10)的的外板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2-1-1-8-2)的另一端套置有弹簧(2-1-1-8-4);所述调节螺杆(2-1-1-8-2)的另一端配置有垫圈(2-1-1-8-5)和调节螺母(2-1-1-8-6);两个所述挡板(2-1-1-10)的上部分别同轴地设置有出风口(2-1-1-10-2);两个所述挡板(2-1-1-10)的出风口(2-1-1-10-2)外侧分别配置有法兰套筒(2-1-1-10-6);所述法兰套筒(2-1-1-10-6)的法兰盘上部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挡板(2-1-1-10)的出风口(2-1-1-10-2)上方分别设置有阀门轴孔(2-1-1-10-3);所述阀门轴孔(2-1-1-10-3)的上方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2-1-1-10-7);所述阀门轴孔(2-1-1-10-3)的上方定位孔(2-1-1-10-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固定孔(2-1-1-10-5);两个所述轴座(2-1-1-3)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2-1-1-10)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吸风盒(2-1-1-1)配置有阀门装置(2-1-1-9);所述阀门装置(2-1-1-9)包括阀门(2-1-1-9-1);所述阀门(2-1-1-9-1)与阀门轴(2-1-1-9-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阀门轴(2-1-1-9-2)的两端从内向外分别依次穿过所述吸风盒(2-1-1-1)的两个阀门轴孔(2-1-1-1-8)、两个所述轴座(2-1-1-3)的阀门轴孔(2-1-1-3-2)、两个所述挡板(2-1-1-10)的阀门轴孔(2-1-1-10-3);所述阀门轴(2-1-1-9-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座(2-1-1-3)的阀门轴孔(2-1-1-3-2)转动连接;所述阀门轴(2-1-1-9-2)的一端侧面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槽(2-1-1-9-5);所述环形卡槽(2-1-1-9-5)配置有开口卡环;所述阀门轴(2-1-1-9-2)的另一端与转动柄(2-1-1-9-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柄(2-1-1-9-3)的另一端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并配置有定位螺钉(2-1-1-9-4);所述定位螺钉(2-1-1-9-4)平行于所述阀门轴(2-1-1-9-2);所述定位螺钉(2-1-1-9-4)与所述定位孔(2-1-1-10-7)定位连接;两个所述挡板(2-1-1-10)的顶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凹口;两个所述挡板(2-1-1-10)的两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缺口(2-1-1-10-8);两个所述挡板(2-1-1-10)相邻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板(2-1-1-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2-1-1-11)的上部设置有弯折部(2-1-1-11-1);两个所述连接板(2-1-1-1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缺口(2-1-1-11-2);两个所述挡板(2-1-1-10)与两个所述连接板(2-1-1-1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3.一种清运机构(2),包括运送机构(2-1)和位于该运送机构(2-1)上方的清废机构(2-2),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机构(2-1)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带传送体(2-1-1),多个所述皮带传送体(2-1-1)的顶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多个所述皮带传送体(2-1-1)的传送方向与纸张的运送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运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送体(2-1-1)与调节定位机构(2-1-2)连接;所述调节定位机构(2-1-2)包括第一导轨滑块机构(2-1-2-1);所述第一导轨滑块机构(2-1-2-1)包括两个导轨(2-1-2-1-2);两个所述导轨(2-1-2-1-2)分别与两个纵梁杆(2-1-2-1-1)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纵梁杆(2-1-2-1-1)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两个所述纵梁杆(2-1-2-1-1)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导轨(2-1-2-1-2)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两个所述导轨(2-1-2-1-2)相互平行;每一个所述导轨(2-1-2-1-2)均与一组滑块组件(2-1-2-1-3)滑动连接;每一组所述滑块组件(2-1-2-1-3)的个数均相等;两组之间所述滑块组件(2-1-2-1-3)的下部通过齿轮齿条调节机构(2-1-2-3)连接;所述齿轮齿条调节机构(2-1-2-3)包括两个齿条(2-1-2-3-1);两个所述齿条(2-1-2-3-1)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杆(2-1-2-1-1)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齿条(2-1-2-3-1)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两个所述齿条(2-1-2-3-1)相互平行;每一个所述导轨(2-1-2-1-2)均与一组齿轮(2-1-2-3-2)相啮合;每一组所述齿轮(2-1-2-3-2)的个数均相等且等于每一组所述滑块组件(2-1-2-1-3)的个数;两组之间所述齿轮(2-1-2-3-2)通过多个同步调节轴(2-1-2-3-3)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同步调节轴(2-1-2-3-3)的同名端从同一组所述齿轮(2-1-2-3-2)穿出;所述同名端的端头形状呈四棱柱体;所述同步调节轴(2-1-2-3-3)的个数等于每一组所述齿轮(2-1-2-3-2)的个数;多个所述同步调节轴(2-1-2-3-3)的端部分别与两组之间的所述滑块组件(2-1-2-1-3)的下部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同步调节轴(2-1-2-3-3)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多个所述同步调节轴(2-1-2-3-3)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两个所述纵梁杆(2-1-2-1-1);两组之间所述滑块组件(2-1-2-1-3)的中部通过第二导轨滑块机构(2-1-2-2)连接;所述第二导轨滑块机构(2-1-2-2)包括多个导轨(2-1-2-2-2);多个所述导轨(2-1-2-2-2)分别与多个横梁杆(2-1-2-2-1)的顶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横梁杆(2-1-2-2-1)的两端分别与两组之间的所述滑块组件(2-1-2-1-3)的中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横梁杆(2-1-2-2-1)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多个所述横梁杆(2-1-2-2-1)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两个所述纵梁杆(2-1-2-1-1);多个所述导轨(2-1-2-2-2)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多个所述导轨(2-1-2-2-2)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两个所述纵梁杆(2-1-2-1-1);每一个所述导轨(2-1-2-2-2)均与一组滑块组件(2-1-2-2-3)滑动连接;每一组所述滑块组件(2-1-2-2-3)的个数均相同;所述滑块组件(2-1-2-2-3)的形状呈“四”字形;所述滑块组件(2-1-2-2-3)套置在所述导轨(2-1-2-2-2)和所述横梁杆(2-1-2-2-1)上;每一组中每一个所述滑块组件(2-1-2-2-3)的底面中央设置有螺纹固定孔:所述螺纹固定孔配置有固定螺钉;每一组中每一个所述滑块组件(2-1-2-2-3)的顶面均固定有所述皮带传送体(2-1-1);每一组中所述皮带传送体(2-1-1)的转动轴(2-1-1-5-1)位于同一直线上;每一组中所述皮带传送体(2-1-1)的转动轴(2-1-1-5-1)通过棱柱轴(2-1-2-4)并借助所述棱柱形驱动孔(2-1-1-5-2)可滑动地驱动连接;所述棱柱轴(2-1-2-4)的个数等于所述第一导轨滑块机构(2-1-2-1)中每一组所述滑块组件(2-1-2-1-3)的个数;所述棱柱轴(2-1-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块机构(2-1-2-1)中两组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召辉伦顺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