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545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35
一种缝合装置,具备:前侧臂(11)、后侧臂(12)与臂移动机构(13),后侧臂(12)具备具有一对针状部件(15、16)的缝合针部(14),该一对针状部件(15、16)设置为前端为朝向前侧臂(11)的状态并且其中心轴平行于后侧臂(12)与前侧臂(11)接近或远离的方向,前侧臂(11)具备设置了一对收容空间(18、19)的收容部(17),该一对收容空间(18、19)在前侧臂(11)与后侧臂(12)接近时,能够分别收容一对针状部件(15、16)的前端部,在收容部(17)的一对收容空间(18、19)内,收容有通过缝合线(22)相互地连结的一对卡合部件(21、21)。

Stitching device

A sutur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arm (11), a rear arm (12) and an arm moving mechanism (13), and a rear arm (12) with a suture needle (14) having a pair of needle-like components (15, 16), which are set at the front end facing the front arm (11) and whose axis is parallel to the rear arm (12) and close to or near the front arm (11). In the far direction, the front arm (11) has a reception section (17) with a pair of reception spaces (18, 19), which can accommodate the front end of a pair of needle-like components (15, 16) respectively when the front arm (11) and the rear arm (12)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Within a pair of reception spaces (18, 19) of the reception section (17), the reception is sutured. A pair of clamping components (21, 21)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by wires (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缝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合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安装于内窥镜并用于缝合消化管内的组织的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胃等的消化管出现了肿瘤等的情况下,一般通过外科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近年来,作为相比于外科手术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并且能够使形成在身体表面的伤口变小的微创手术,进行腹腔镜手术。最近,作为比腹腔镜手术伤害小的微创手术而进行使用了软性内窥镜的手术。如果是癌滞留在黏膜层的早期胃癌等,则通过软性内窥镜从消化管的内腔到包括黏膜层在内的黏膜下层进行剥离,能够切除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在身体表面完全不留下伤口而进行手术,所以对患者的负担变小,并且手术后的恢复也变快。另一方面,在形成于胃壁、比黏膜下层更深的肿瘤,即到达固有肌层的肿瘤的情况下,还必须除去固有肌层。在这种情况下,若除去肿瘤则会在胃壁上形成开口,因此在除去肿瘤之后,需要堵住(缝合)开口。然而,由于仅通过软性内窥镜无法堵住开口,所以进行使用了软性内窥镜与腹腔镜的手术。具体而言,实施如下手术:利用软性内窥镜实施胃壁的肿瘤的切除,并利用腹腔镜缝合除去肿瘤后的开口。虽然与外科手术相比,使用了软性内窥镜与腹腔镜的手术是微创的,但是也必须形成用于将腹腔镜插入至腹腔内的孔。如果通过软性内窥镜不仅能够从消化管腔内切除肿瘤,并且能够进行缝合,则能够不在身体表面形成伤口而进行手术。因此,目前正在推进从消化管腔内缝合开口的缝合器的开发(例如专利文献1)。若使用该专利文献1的缝合器,则能够贴近在切除肿瘤时形成的开口的端面,从而实现与外科手术的缝合同等程度的缝合。此外,若使用专利文献1的缝合器,则不限于是切除肿瘤后的开口,还能够缝合并堵住形成于消化管的各种孔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941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从胃壁等切除组织时,组织可能会从形成于被切除的部位的开口漏出到腹腔内。若切除的组织是癌,则在癌组织漏出到腹腔内的情况下,癌可能会转移到其他的脏器等。如果能够不在胃壁等形成开口而切除癌等的组织,则能够更加安全地通过软性内窥镜从消化管腔内切除组织等,因此期望开发实现该方法的设备。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合装置,能够更简单地从消化管内实施组织的缝合。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第1方案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前侧臂;后侧臂,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前侧臂接近或远离;臂移动机构,使所述前侧臂与所述后侧臂接近或远离,所述前侧臂以及所述后侧臂的基端部连结于所述臂移动机构,所述后侧臂具备具有一对针状部件的缝合针部,该一对针状部件被设置为前端朝向所述前侧臂的状态,并且其中心轴平行于该后侧臂与所述前侧臂接近或远离的方向,所述前侧臂具备收容部,该收容部设置有一对收容空间,在该前侧臂与所述后侧臂接近时,能够分别收容所述一对针状部件的前端部,在该收容部的一对收容空间内,收容有通过缝合线相互地连结且能够与所述针状部件卡合的一对卡合部件。第2方案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方案中,沿着与所述后侧臂与所述前侧臂接近或远离的方向垂直的面,从所述前侧臂以及所述后侧臂连结于所述臂移动机构的位置到所述一对针状部件的距离为5mm以上。第3方案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或者第2方案中,所述缝合针部以所述一对针状部件沿所述后侧臂的轴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所述收容部以所述一对收容空间沿所述前侧臂的轴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第4方案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2或者第3方案中,在所述后侧臂以沿该后侧臂的轴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所述缝合针部,在所述前侧臂以沿该前侧臂的轴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与各缝合针部对应的多个所述收容部。第5方案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4方案中,具备连结机构,在所述后侧臂与所述前侧臂能够接近或远离、并且所述后侧臂与所述前侧臂在与接近或远离的方向正交的面内的相互旋转被固定住的状态下,将所述后侧臂与所述前侧臂连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1方案,若通过臂移动机构使前侧臂与后侧臂接近,则能够使一对针状部件的前端部分别同时地插入至一对收容空间内。于是,能够使通过缝合线连结的一对卡合部件同时卡合到一对针状部件的前端部。因此,只要通过前侧臂与后侧臂一次夹住胃壁等的组织并分开,就能够以缝合线的两端部(与卡合部件连结的部分)均变为位于后侧臂一侧的状态的方式使缝合线穿过组织。在该状态下,若对缝合线的两端部进行结扎,则能够与通常的外科手术中的缝合同样地对组织进行缝合。根据第2、第3方案,能够缝合具有一定宽度或长度的组织。根据第4方案,由于能够同时地进行多个部位的缝合,所以能够迅速地进行缝合作业。根据第5方案,在使前侧臂与后侧臂接近时,能够可靠地使一对针状部件的前端部收容在一对收容空间内。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于内窥镜1的传动轴2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从斜下方观察安装于内窥镜1的传动轴2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的立体图。图3是从后方观察安装于内窥镜1的传动轴2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的单体立体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的局部剖视图。图6A是图5的VIA-VIA线剖视图,图6B是图5的VIB-VIB线剖视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前侧臂11中的收容部17的概略说明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进行缝合作业的概略说明图。图9是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的手术的概略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缝合装置,是安装于软性内窥镜并从消化管腔内进行缝合的装置,具有能够简便且快速地实施缝合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缝合装置,不仅能够安装于软性内窥镜,而且能够安装于腹腔镜的前端而使用。特别地,在将本专利技术的缝合装置安装于软性内窥镜而使用的情况下,在消化管腔内,即便是未在消化管形成开口或贯通孔的状态,也能够实施组织的全层缝合等。另外,全层缝合是指,以贯通消化管的全层(浆膜、浆膜下层、固有肌层、黏膜下层、黏膜)的方式穿过缝合线进行缝合。在下文中,以将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安装于软性内窥镜而使用的情况为代表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理解装置各部件的结构,各个附图中的各部件的相对尺寸等未必与实际的设备中的尺寸相对应。(内窥镜1的说明)在图1中,附图标记2表示安装了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的内窥镜1的传动轴。安装了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的内窥镜1是一般用于内窥镜手术的软性内窥镜。该内窥镜的传动轴2,只要能够插入至生物体的消化管而使用,则其直径、长度、材质等就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传动轴2的直径,虽然在一般的内窥镜中为10mm左右,但也可以是5mm~15mm左右。此外,传动轴2的长度,虽然在一般的内窥镜中为1200mm左右,但也可以是1200~3000mm左右。(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0(以下,有时简称为缝合装置10)具备:前后一对的臂11、12;臂移动机构13,使该前后一对的臂11、12工作;连结机构40,对该前后一对的臂11、12的移动进行引导。如图1所示,通过将臂移动机构13固定于内窥镜1的传动轴2,从而缝合装置10被固定于内窥镜1并使用。具体而言,缝合装置10是以臂移动机构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前侧臂;后侧臂,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前侧臂接近或远离;臂移动机构,使所述前侧臂与所述后侧臂接近或远离,所述前侧臂以及所述后侧臂的基端部连结于所述臂移动机构,所述后侧臂具备具有一对针状部件的缝合针部,该一对针状部件被设置为前端朝向所述前侧臂的状态、并且其中心轴平行于该后侧臂与所述前侧臂接近或远离的方向,所述前侧臂具备设置有一对收容空间的收容部,该一对收容空间在该前侧臂与所述后侧臂接近时能够分别收容所述一对针状部件的前端部,在该收容部的一对收容空间内,收容有通过缝合线相互地连结、并能够与所述针状部件卡合的一对卡合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24 JP 2016-0608801.一种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前侧臂;后侧臂,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前侧臂接近或远离;臂移动机构,使所述前侧臂与所述后侧臂接近或远离,所述前侧臂以及所述后侧臂的基端部连结于所述臂移动机构,所述后侧臂具备具有一对针状部件的缝合针部,该一对针状部件被设置为前端朝向所述前侧臂的状态、并且其中心轴平行于该后侧臂与所述前侧臂接近或远离的方向,所述前侧臂具备设置有一对收容空间的收容部,该一对收容空间在该前侧臂与所述后侧臂接近时能够分别收容所述一对针状部件的前端部,在该收容部的一对收容空间内,收容有通过缝合线相互地连结、并能够与所述针状部件卡合的一对卡合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与所述后侧臂和所述前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宏仁井上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香川大学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