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包芯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05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包芯纱,包括基纱、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所述基纱包括棉纤维、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为阻燃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的包裹方向相反。所述基纱为合捻纱。所述阻燃纤维为芳纶纤维、氯纶纤维或改性腈纶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确保阻燃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成本大大降低,可以推广使用。

Flame retardant core spun yar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ame-retardant core-spun yar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yarn, an inner wrapped yarn and an outer wrapped yarn. The base yarn comprises cotton, polyester and polyamide fibers. The inner wrapped yarn and the outer wrapped yarn are flame-retardant fibers, and the wrapped direction of the inner wrapped yarn and the outer wrapped yarn is opposite. The base yarn is twisted yarn. The flame retardant fiber is aramid fiber, polyvinyl fiber or modified acrylic fiber. The invention ensures the flame retardant effect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cost. The cost of the invention is greatly reduced and can be popular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燃包芯纱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纱线
,特别是一种阻燃包芯纱。
技术介绍
阻燃布是指即使被明火点着,也能在离开明火2秒内自动熄灭的布。实际,阻燃布的使用非常有限。造成阻燃布不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价格因素。一般的阻燃布,以阻燃纤维为原料织造而成,阻燃布的成本比普通布料的成本高出40%以上,所以除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规定必须使用阻燃布的场所外,一般不选择使用阻燃布。因此,普通的阻燃布,存在成本昂贵,使用不广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包芯纱。本专利技术的成本大大降低,可以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阻燃包芯纱,包括基纱、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所述基纱包括棉纤维、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为阻燃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的包裹方向相反。前述的阻燃包芯纱中,所述基纱为合捻纱。前述的阻燃包芯纱中,所述阻燃纤维为芳纶纤维、氯纶纤维或改性腈纶纤维。前述的阻燃包芯纱中,所述棉纤维的细度为1.6-1.8dtex,所述棉纤维的长度为30-40mm;所述聚酯纤维的细度为1.9-2.1dtex,所述聚酯纤维的长度为25-35mm;所述聚酰胺纤维的细度为2.5-3.0dtex,所述聚酰胺纤维的长度为25-35;所述阻燃纤维的细度为1.5-1.7,所述阻燃纤维的长度为40-50mm。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将阻燃纤维包覆在基纱外面,所述阻燃纤维以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的形式包覆与基纱外,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的包裹方向相反。所述阻燃纤维将基纱紧密包覆住,基纱不外露。本专利技术在确保阻燃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所述基纱包括棉纤维、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吸湿性和耐热性,强度高,耐磨,抗变形能力强。本专利技术的成本大大降低,可以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1。阻燃包芯纱,包括基纱、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所述基纱包括棉纤维、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为阻燃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的包裹方向相反。所述基纱为合捻纱。所述阻燃纤维为芳纶纤维。所述棉纤维的细度为1.6dtex,所述棉纤维的长度为30mm;所述聚酯纤维的细度为1.9dtex,所述聚酯纤维的长度为25mm;所述聚酰胺纤维的细度为2.5dtex,所述聚酰胺纤维的长度为25;所述阻燃纤维的细度为1.5,所述阻燃纤维的长度为40mm。实施例2。阻燃包芯纱,包括基纱、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所述基纱包括棉纤维、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为阻燃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的包裹方向相反。所述基纱为合捻纱。所述阻燃纤维为氯纶纤维。所述棉纤维的细度为1.8dtex,所述棉纤维的长度为40mm;所述聚酯纤维的细度为2.1dtex,所述聚酯纤维的长度为35mm;所述聚酰胺纤维的细度为3.0dtex,所述聚酰胺纤维的长度为35;所述阻燃纤维的细度为1.7,所述阻燃纤维的长度为50mm。实施例3。阻燃包芯纱,包括基纱、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所述基纱包括棉纤维、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为阻燃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的包裹方向相反。所述基纱为合捻纱。所述阻燃纤维为改性腈纶纤维。所述棉纤维的细度为1.7dtex,所述棉纤维的长度为35mm;所述聚酯纤维的细度为2.0dtex,所述聚酯纤维的长度为30mm;所述聚酰胺纤维的细度为2.7dtex,所述聚酰胺纤维的长度为30;所述阻燃纤维的细度为1.6,所述阻燃纤维的长度为45mm。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阻燃包芯纱,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纱、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所述基纱包括棉纤维、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为阻燃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的包裹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阻燃包芯纱,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纱、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所述基纱包括棉纤维、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为阻燃纤维,所述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的包裹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纱为合捻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纤维为芳纶纤维、氯纶纤维或改性腈纶纤维。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霞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裕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