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练韩奇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型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422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火花塞,包括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柱体内左右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对称设有磁极,所述柱体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弹垫,所述柱体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集热头,所述集热头环形端面设有螺纹,所述集热头内设有左右延伸的集热腔,所述集热腔环形内壁内设有绝缘陶瓷;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原理新颖,稳定性强。

An Intelligent Spark Plu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spark plug,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and a first cavity extending left and right in the cylinder body. The first cavity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magnetic pole, the right end of the cylinder is fix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frame,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frame is fixed with a bullet pad,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cylinder is fixed with a bullet pad. The collector head is connected with a left-right extension and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on. The annular end face of the collector head is provided with threads, the annular end face of the collector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left-right extension of the collector cavity, and the annular inner wall of the collecto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insulating ceramics.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novel principle and strong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火花塞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型火花塞。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已逐渐在我国普及,作为汽车使用大国,汽车的安全问题以及性能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火花塞是一种重要的发动机启动构件,但是现有的火花塞造价高昂,并且还存在工作性能不稳定等缺陷,因此此装置的产生可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型火花塞,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型火花塞,包括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柱体内左右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对称设有磁极,所述柱体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弹垫,所述柱体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集热头,所述集热头环形端面设有螺纹,所述集热头内设有左右延伸的集热腔,所述集热腔环形内壁内设有绝缘陶瓷,所述绝缘陶瓷内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集热腔相通的绝缘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对称设有左右延伸的导体,所述导体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柱体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伸进所述绝缘腔且设有缠绕线圈,所述柱体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上下端面对称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第二空腔一端对称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凹槽一端相通设有开口向下的球槽,所述第二连接架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三连接架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上下端面相通设有相对称的通口,所述第三连接架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四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右侧设有第一卡盘,所述第一卡盘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柱体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右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与所述导体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盘嵌接的第二卡盘,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卡盘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右端末端贯穿所述第二卡盘且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第二转动轴左端末端伸入所述第四空腔且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左端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且左端末端伸出所述第四空腔的接线螺母柱,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导滑杆,所述第一导滑杆远离所述第二空腔一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且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弹圈,所述弹圈远离所述第一凹槽一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凹槽且设有卡位球,所述第一导滑杆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架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导滑杆,所述第二导滑杆左端末端伸出所述第一凹槽且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导滑杆,所述第三连接架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前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前后延伸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前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圆柱体右端末端伸出所述绝缘腔且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中心电极。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集热头右端端面对称设有侧电极。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排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架顶端端面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右端端面内嵌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右端末端动力连接有排热叶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因为所述第二空腔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盘嵌接的第二卡盘,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卡盘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右端末端贯穿所述第二卡盘且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第二转动轴左端末端伸入所述第四空腔且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左端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且左端末端伸出所述第四空腔的接线螺母柱,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导滑杆,所述第一导滑杆远离所述第二空腔一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且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弹圈,所述弹圈远离所述第一凹槽一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凹槽且设有卡位球,所述第一导滑杆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架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导滑杆,所述第二导滑杆左端末端伸出所述第一凹槽且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导滑杆,所以该装置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当该装置进行打火时,所述第一导滑杆与所述第二导滑杆,第三导滑杆以及所述弹圈以及所述卡位球组成的滑动系统向右滑动,推动所述第二卡位盘与所述第一卡位盘嵌合,组成连通电路,同时所述卡位球伸入所述球槽限制其发生滑动,避免工作时所述第一卡微盘与所述第二卡位盘分离,发生断路,从而影响装置工作稳定性,所以该装置稳定性较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的方法,提高装置的独特性,又通过设有相应的滑动机构,使其装置工作时不会发生断路现象,同时,该装置还设有绝缘体,最大限度的降低外界因素对装置工作状态的影响,也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型火花塞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型火花塞,包括柱体134以及设置在所述柱体134内左右延伸的第一空腔136,所述第一空腔136内对称设有磁极135,所述柱体134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101,所述第一连接架101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弹垫102,所述柱体134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架101的集热头103,所述集热头103环形端面设有螺纹104,所述集热头103内设有左右延伸的集热腔111,所述集热腔111环形内壁内设有绝缘陶瓷105,所述绝缘陶瓷105内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集热腔111相通的绝缘腔109,所述第一空腔136内对称设有左右延伸的导体137,所述导体137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柱体134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圆柱体110,所述第一圆柱体110伸进所述绝缘腔109且设有缠绕线圈108,所述柱体134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112,所述第二连接架112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空腔132,所述第二空腔132上下端面对称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空腔132相通的第一凹槽113,所述第一凹槽113远离所述第二空腔132一端对称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凹槽113相通的第二凹槽115,所述第二凹槽115远离所述第一凹槽113一端相通设有开口向下的球槽114,所述第二连接架112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架126,所述第三连接架126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三空腔127,所述第三空腔127上下端面相通设有相对称的通口120,所述第三连接架126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固定台125,所述固定台125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四空腔122,所述第二空腔132右侧设有第一卡盘131,所述第一卡盘131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柱体134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转动轴133,所述第一转动轴133右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136且与所述导体137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腔132左侧设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火花塞,包括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柱体内左右延伸的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对称设有磁极,所述柱体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弹垫,所述柱体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集热头,所述集热头环形端面设有螺纹,所述集热头内设有左右延伸的集热腔,所述集热腔环形内壁内设有绝缘陶瓷,所述绝缘陶瓷内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集热腔相通的绝缘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对称设有左右延伸的导体,所述导体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柱体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伸进所述绝缘腔且设有缠绕线圈,所述柱体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上下端面对称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第二空腔一端对称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凹槽一端相通设有开口向下的球槽,所述第二连接架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三连接架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上下端面相通设有相对称的通口,所述第三连接架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四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右侧设有第一卡盘,所述第一卡盘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柱体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右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与所述导体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盘嵌接的第二卡盘,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卡盘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右端末端贯穿所述第二卡盘且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第二转动轴左端末端伸入所述第四空腔且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左端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且左端末端伸出所述第四空腔的接线螺母柱,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导滑杆,所述第一导滑杆远离所述第二空腔一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且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弹圈,所述弹圈远离所述第一凹槽一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凹槽且设有卡位球,所述第一导滑杆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架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导滑杆,所述第二导滑杆左端末端伸出所述第一凹槽且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导滑杆,所述第三连接架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前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前后延伸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前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火花塞,包括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柱体内左右延伸的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对称设有磁极,所述柱体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弹垫,所述柱体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集热头,所述集热头环形端面设有螺纹,所述集热头内设有左右延伸的集热腔,所述集热腔环形内壁内设有绝缘陶瓷,所述绝缘陶瓷内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集热腔相通的绝缘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对称设有左右延伸的导体,所述导体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柱体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伸进所述绝缘腔且设有缠绕线圈,所述柱体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上下端面对称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第二空腔一端对称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凹槽一端相通设有开口向下的球槽,所述第二连接架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三连接架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上下端面相通设有相对称的通口,所述第三连接架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内设有上下延伸的第四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右侧设有第一卡盘,所述第一卡盘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柱体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右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与所述导体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盘嵌接的第二卡盘,所述第二空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旺
申请(专利权)人:练韩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