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洲坚果套种西瓜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376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澳洲坚果套种西瓜的栽培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要求(2)底肥施用(3)移栽或播种(4)密度(5)追肥(6)田间管理。整地要求为:穴状整地,长、宽、深规格分别为20~30cm×20~30cm×30~40c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和密度调控,使土地资源得到优化布局和利用,土壤结构得以改良,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水土流失、掩蔽土壤动物活动,提高了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澳洲坚果套种西瓜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果间作套种作物的
,具体涉及到一种适用于澳洲坚果套种西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澳洲坚果(Macadamiaintegrifolia)系山龙眼科澳洲坚果属光壳种常绿乔木,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东北部沿岸的亚热带榆林地区。世界澳洲坚果种植于北纬34°到南纬30°之间,其中中国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澳洲坚果由果皮、种壳和种仁组成,其果仁香酥可口,富含油类、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以及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享有“干果皇后”的美称,其经济价值更是高于其它木本坚果,因此也享有“坚果之王”的美誉。随着消费者对澳洲坚果的认知度增加,中国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由于我国用于商业种植的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几乎来源于国外,遗传、环境、栽培管理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澳洲坚果的果实品质及产量,加之目前对土壤养分与澳洲坚果品质的研究还不太成熟,因此并不利于我国澳洲坚果产业的发展。西瓜(Citrulluslanatus)系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蔓生藤本,雌雄同株植物,原产于非洲,喜光耐旱,种植地域广泛。西瓜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番茄红素及瓜氨酸等功能性成分,其口感优质,味甜,具有保健功能以及较高的营养价值。西瓜栽培适应性广,销售价格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地位也在农村经济作物生产中日益突出。中国作为当前最大的西瓜生产国,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的55%,西瓜枯萎病的毁灭性较大,爆发时可使西瓜减产30%~40%,在国内外西瓜产区普遍存在。单一连续种植也是影响西瓜产量及正常生长发育的原因之一。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改善和优化作用。纯林不能充分利用外界环境条件、补充地力、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环境条件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纯林存在如下弊端:(1)动物因无处觅食而迁移其它地方,导致野生动物食物链不复存在;(2)凋落物是腐殖质的原料,纯林凋落物单一,使得土壤养分减少;(3)腐殖质层可大量吸收水分,减少地表径流,而单一的腐殖质层造成土壤板结,孔隙度减小,不利于土壤水量的蓄存;(4)易发生病虫害,微生物生活的环境遭受破坏,物种难以更新乃至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经济效益降低。因此,物种的合理混交,对提高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澳洲坚果的种植通常采用纯林的方式,而澳洲坚果种植后第3~4年才进入挂果期,5~6年才进入盛产期,前期会造成大量的土地闲置与浪费,且增加了人工投入,这不利于充分利用幼龄林的土地空间,因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实现增产增收。澳洲坚果套种西瓜,还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较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澳洲坚果套种西瓜的栽培方法,通过科学的复合结构配置,实现更佳的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使土地得到优化利用,为喀斯特低热河谷石漠化地区培育生态扶贫产业提供技术支持。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1)整地要求:采用穴状整地,长、宽、深规格分别为(20~30)cm×(20~30)cm×(30~40)cm。(2)底肥施用方法:澳洲坚果种植穴每穴施用8~10kg充分发酵腐熟的湿牛粪和0.5~0.6kg复合肥作底肥,西瓜种植穴每穴施用0.3~0.5kg复合肥和0.14~0.16kg尿素作底肥。施入底肥后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3)移栽或播种时间:于2~6月移栽澳洲坚果幼苗,于1~2月播种西瓜。澳洲坚果幼苗移栽后浇足水分,用水量为每株4~6kg,土壤含水量为30%~40%。(4)密度设置:澳洲坚果的密度为(4~5)m×(4.5~5)m,西瓜的密度为(1.2~1.5)m×(1.2~1.5)m。(5)追肥方法:对澳洲坚果种植穴,于12月底至1月初追施保花保果肥、2月中下旬追施促花肥,肥料为充分发酵腐熟的湿牛粪,用量为每株4~6kg。西瓜种植穴不追肥。(6)田间管理:4月~7月期间不定期清除杂草。每隔20天左右浇足澳洲坚果根区土壤水分,每株用水量4~6k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种植西瓜后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减少了水分的需求量。澳洲坚果套种西瓜后,地表生物覆盖率增加、土面裸露率降低,有效减弱土壤水分的蒸发散失,实现土壤更大保水蓄水功能,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大大降低了人工补水的工作量,减小了劳务等成本支出,在缺水地区尤其值得推广应用。2、增加了植物根系的活动,改良了土壤结构性能。由于西瓜的密度较澳洲坚果大,且西瓜属于攀援植物,因而种植西瓜能够增加植物根系的数量和活动程度,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这又为土壤动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所和庇护,反过来又对土壤结构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具有较优的积极效应。3、提高了土地收益,增大了生态价值。通过对土地空间的优化利用,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该专利技术技术提高了地表覆盖率,能够降低水土流失和抑制土壤板结,同时起到增肥的效果,具有更大的生态价值。该技术后期形成稳定的种间关系后,可以减少施肥量和除草次数,实现投入降低、产值提高的目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思想或同类物质的简单替代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方法中所涉及配料或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商业途径可获得。相关实验方法中如无特殊说明的均为本
现有常规方法。其中的数值或数值比例,如无标注,均指质量数值或质量比例。实施例1(1)清除栽培地的杂草和小灌木以后,采用穴状整地,长、宽、深规格分别为25cm×25cm×35cm。(2)底肥施用方法:澳洲坚果种植穴每穴施用10kg充分腐熟(发酵20天以上)的湿牛粪和0.5kg复合肥作底肥,西瓜种植穴每穴施用0.4kg复合肥和0.15kg尿素作底肥。施入底肥后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防治根系或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3)移栽或播种时间: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澳洲坚果幼苗,于1月底至2月初播种西瓜种子。澳洲坚果栽培后浇足水分,用量为每株5kg,土壤含水量为35%左右。(4)密度设置:澳洲坚果的密度为4.5m×5m,西瓜的密度为1.3m×1.5m。若小生境岩石裸露率较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密度。(5)追肥方法:对澳洲坚果种植穴,于12月底追施保花保果肥、2月下旬追施促花肥,肥料为充分腐熟发酵的湿牛粪,用量为每株5kg。西瓜种植穴不追肥,依靠西瓜根系吸收澳洲坚果根区土壤的养分。(6)田间管理:4月~7月期间不定期清除杂草,采用人工除草的方法进行清理。每隔20天左右浇足澳洲坚果根区土壤水分,每株用水量为5kg,亦要视天气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土壤含水率不低于25%~30%。本实施例的面积为1公顷,成活率较高,补种率仅为2%,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水肥管理。1年后澳洲坚果树高达1~1.2m,部分枝条开始挂果,但对挂果枝条进行修剪,不采收果实;澳洲坚果成年树可达8~10m,每株产果量达10~15kg。播种当年即可收获西瓜,产量达每公顷21000~22500kg,由于水分充足、温差较大,西瓜甜味足,受到消费者青睐。项目实施1年后,土壤容重为0.9~1.0克/cm3,较种植前降低20%~25%,达到适宜水平。以上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本专利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澳洲坚果套种西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地要求为:穴状整地,长、宽、深规格分别为20~30cm×20~30cm×30~4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澳洲坚果套种西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地要求为:穴状整地,长、宽、深规格分别为20~30cm×20~30cm×30~4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坚果套种西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澳洲坚果种植穴每穴施用8~10kg充分腐熟的湿牛粪和0.5~0.6kg复合肥作底肥,西瓜种植穴每穴施用0.3~0.4kg复合肥和0.14~0.16kg尿素作底肥;施入底肥后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坚果套种西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于2~6月移栽澳洲坚果幼苗,于1~2月播种西瓜;澳洲坚果幼苗移栽后浇足水分,用水量为每株4~6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阳华钟欣平盈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