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远能专利>正文

黄花倒水莲套种八角莲的人工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376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黄花倒水莲套种八角莲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2)育苗:黄花倒水莲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八角莲采用根茎繁殖方法育苗,(3)移栽黄花倒水莲,(4)移栽八角莲,(5)田间管理:包括施肥、浇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6)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栽培技术领域,其目的是实现黄花倒水莲和八角莲的大范围大批量种植,栽培出高产质优的黄花倒水莲和八角莲,且生产成本较低,易于管理,以改善目前黄花倒水莲及八角莲供不应求的现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灌木+草本结合套种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肥料共享及除草、浇水、防虫等劳动共享,经济收益可观,是值得推广的套种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花倒水莲套种八角莲的人工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栽培
,具体涉及黄花倒水莲套种八角莲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黄花倒水莲(拉丁学名:PolygalafallaxHemsl)为远志科远志属下灌木或小乔木,别称: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高1~3米,中国特有物种,生于山坡疏林下或沟谷丛林中,分布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一般野生于海拔300~1000m的林地,喜阴凉湿润气候,忌干旱及强光,适宜在林冠下、林缘地带生长。黄花倒水莲性味甘、微苦,平;有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之功能;主要用于病后体虚,腰膝酸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子宫脱垂,白带,月经不调。是广西民间少数民族常用药。黄花倒水莲为珍稀名贵药用植物及观赏植物,资源稀缺,经济价值高。主要以根茎入药,叶片及花也有药用价值,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等功效;此外,黄花倒水莲全株有甜味,根可作为营养煲汤料,叶片可制成茶叶或开发饮料等。现代研究发现:黄花倒水莲含有皂苷、多糖、有机酸和氨基酸等多种成分,主要有抗乙肝病毒、抗应激、抗过氧化脂质、抗衰老、提高免疫力、调脂、调节心肌功能、及活血、抗炎等作用。制药企业、提取企业、研究机构大量使用黄花倒水莲作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研发生产药品,如:用叶子加工成的黄花参养生茶、枝制药的舒脂苷片等已投入临床应用。目前黄花倒水莲大多依靠野生,民间不重视资源保护,由于其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量打,经过近几年的大量采挖,野生资源蕴藏量逐年减少。由于黄花倒水莲的人工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黄花倒水莲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进行黄花倒水莲人工栽培是解决其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目前黄花倒水莲的人工栽培技术也有相关的记载,但栽培出的黄花倒水莲还是供不应求,其主要原因是栽培成本太高,难以达到高产稳产,栽培条件难以达到,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等。八角莲(学名:Dysosmaversipellis(Hance)M.ChengexYing)是小檗科,鬼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150厘米。别称:山荷叶、金魁莲、旱八角,分布于中国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河南、陕西。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中、溪旁阴湿处、竹林下或石灰山常绿林下。海拔300~2400米。该种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入药能散风祛痰,消毒解肿,杀虫,有其特殊的解毒功效,可治蛇咬伤。八角莲喜阴凉湿润,忌强光、干旱,适宜选择富含腐殖质、肥沃的沙质壤土栽种。八角莲在我国分布虽广,但零星散生,野生较多,随着采挖的越来越多,其野生的数量日愈减少,目前已日渐濒危,属于国家保护植物。综上,开展黄花倒水莲和八角莲的人工栽培已势在必行。目前相关文献中有关于黄花倒水莲与红豆杉、毛竹、半枫荷和红根草套种的技术,但还没见有黄花倒水莲与八角莲相互套种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新的套种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花倒水莲套种八角莲的人工栽培方法,目的是为了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黄花倒水莲和八角莲的大范围大批量种植,栽培出高产质优的黄花倒水莲和八角莲,且生产成本较低,易于管理,以改善目前黄花倒水莲及八角莲供不应求的现状。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黄花倒水莲套种八角莲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水源充足、土壤为弱酸性的山坡地,坡度为15~20度;(2)育苗:黄花倒水莲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提前培育好幼苗,八角莲采用根茎繁殖方法育苗;(3)移栽黄花倒水莲:于3月份春雨后移栽黄花倒水莲幼苗,若没有雨可适当灌溉水之后移栽,土面湿润泥土不结块即可;按照常规技术整地挖坑,种植行距40~55cm,株距80~100cm,深度10~20cm,坑长20cm,移栽时将扦插苗种于坑的一侧,另一侧施加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基肥施加量平均每棵植株15~20g,然后覆土,夯实土面,并浇适量定根水;移栽10~15天后进行查苗,发现有死苗情况的及时补苗;(4)移栽八角莲:黄花倒水莲移栽后,在黄花倒水莲的行间隙中挖好种植穴,每两平行黄花倒水莲的中间种植两行八角莲,两行间距20cm,株距20~30cm,将根茎带土移栽种入穴中,覆土并浇适量定根水;移栽完成后在种植区域加盖遮阳薄膜作为防护膜,防止幼苗被强光晒伤,待8~9月份立秋之后幼苗较为茁壮,可去除薄膜;(5)田间管理:A、施肥:黄花倒水莲移植后于6月份进行中耕除草,并施加适量的农家肥,每棵施加量30~40g,9月份种植八角莲后再追施一次农家肥,每棵施加量40~50g;第二年起每年分别于3、6、9月份施肥,共施加三次,施肥量为每次每棵50~70g;八角莲每年施农家肥2~3次,最好与黄花倒水莲的施肥同步进行,施肥量为平均每棵20~30g;施肥方式:黄花倒水莲采用穴施的方式,在原基肥施加处挖穴,深度10~20cm,施肥后盖土;八角莲采用沟施,在距离八角莲一侧的10cm处挖一条深5~10cm的沟,将农家肥施入后盖土,稍微夯实;B、浇水:依据具体干旱情况进行灌溉浇水,夏天不下雨天气一般4~8天浇水一次,冬天15~20天浇水一次,第二年之后黄花倒水莲可适当减少浇水量;C、除草:每年定期除草2~3次,最好在施肥之前除草,防止杂草抢夺肥料营养;杂草晒干后燃烧,作为草木灰加入到农家肥中;D、病虫害防治:有虫害情况即用40%多菌灵悬浮剂稀释200~250倍进行喷雾;(6)采收:移栽当年即可采摘黄花倒水莲叶子,移栽第三年于10月份种子成熟后采收全株;八角莲的根茎及根入药,移栽第三年10月份地上部倒苗后采挖,挖后去掉茎叶,切下有芽头的第一二结节作种,其余洗净晒干或烘干作为药材。所述根茎繁殖的扦插育苗的方法为:于9~10月份采集1~2年生的无病虫害的已木质化的黄花倒水莲枝条,剪成每段8~15cm长,一端斜口,另一端剪平,每段保留1~3个枝芽,将其斜口端用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min,再用0.12g/L吲哚乙酸溶液浸泡6~8h,生根后扦插到苗床中,株距3×3cm,喷洒适量定根水;苗床基质为:田园土+红壤土按照重量比1:1.2~1.5,苗床置于阴凉少阳光处,太阳较大时加盖遮阳薄膜;10~15天后施加农家肥,平均每棵施用量15~20g,每次施肥后浇水一次,土面湿润即可,第二年三月份即可移栽。所述八角莲的根茎繁殖方法为:10月份采收八角莲后采集其地下根茎,切下有芽头的第一至第二个结节作种,在苗床中挖好种植穴,株距15×15cm,将根茎放入穴中,芽头向上,施加适量农家肥作为基肥,基肥施加量平均每棵10~15g,覆土并浇适量定根水;苗床基质为:田园土+红壤土+砂质壤土按照重量比1:1:1,苗床置于阴凉少阳光处,太阳较大时加盖遮阳薄膜,第二年三月份后即可移栽。所述的农家肥各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为:腐殖酸原粉10~20份,海藻肥5~10份,草木灰2~6份,人畜粪水10~20份。黄花倒水莲一般野生于海拔300~1000m的林地,喜阴凉湿润气候;八角莲一般生于海拔300~2400米的山坡林下或灌木丛中,两者均是不易于在宽敞平地进行人工栽培,本专利技术为了模拟山地中的生长环境,为黄花倒水莲和八角莲提供更适宜的栽培环境,在移栽后加盖遮阳薄膜作为防护膜,防止幼苗被强光晒伤,待其生长半年左右,经过精心的栽培、严格控制水肥管理的幼苗逐渐适应了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黄花倒水莲套种八角莲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水源充足、土壤为弱酸性的山坡地,坡度为15~20度;(2)育苗:黄花倒水莲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提前培育好幼苗,八角莲采用根茎繁殖方法育苗;(3)移栽黄花倒水莲:于3月份春雨后移栽黄花倒水莲幼苗,若没有雨可适当灌溉水之后移栽,土面湿润泥土不结块即可;按照常规技术整地挖坑,种植行距40~55cm,株距80~100cm,深度10~20cm,坑长20cm,移栽时将扦插苗种于坑的一侧,另一侧施加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基肥施加量平均每棵植株15~20g,然后覆土,夯实土面,并浇适量定根水;移栽10~15天后进行查苗,发现有死苗情况的及时补苗;(4)移栽八角莲:黄花倒水莲移栽后,在黄花倒水莲的行间隙中挖好种植穴,每两平行黄花倒水莲的中间种植两行八角莲,两行间距20cm,株距20~30cm,将根茎带土移栽种入穴中,覆土并浇适量定根水;移栽完成后在种植区域加盖遮阳薄膜作为防护膜,防止幼苗被强光晒伤,待8~9月份立秋之后幼苗较为茁壮,可去除薄膜;(5)田间管理:A、施肥:黄花倒水莲移植后于6月份进行中耕除草,并施加适量的农家肥,每棵施加量30~40g,9月份种植八角莲后再追施一次农家肥,每棵施加量40~50g;第二年起每年分别于3、6、9月份施肥,共施加三次,施肥量为每次每棵50~70g;八角莲每年施农家肥2~3次,最好与黄花倒水莲的施肥同步进行,施肥量为平均每棵20~30g;施肥方式:黄花倒水莲采用穴施的方式,在原基肥施加处挖穴,深度10~20cm,施肥后盖土;八角莲采用沟施,在距离八角莲一侧的10cm处挖一条深5~10cm的沟,将农家肥施入后盖土,稍微夯实;B、浇水:依据具体干旱情况进行灌溉浇水,夏天不下雨天气一般4~8天浇水一次,冬天15~20天浇水一次,第二年之后黄花倒水莲可适当减少浇水量;C、除草:每年定期除草2~3次,最好在施肥之前除草,防止杂草抢夺肥料营养;杂草晒干后燃烧,作为草木灰加入到农家肥中;D、病虫害防治:有虫害情况即用40%多菌灵悬浮剂稀释200~250倍进行喷雾;(6)采收:移栽当年即可采摘黄花倒水莲叶子,移栽第三年于10月份种子成熟后采收全株;八角莲的根茎及根入药,移栽第三年10月份地上部倒苗后采挖,挖后去掉茎叶,切下有芽头的第一二结节作种,其余洗净晒干或烘干作为药材。...

【技术特征摘要】
1.黄花倒水莲套种八角莲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水源充足、土壤为弱酸性的山坡地,坡度为15~20度;(2)育苗:黄花倒水莲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提前培育好幼苗,八角莲采用根茎繁殖方法育苗;(3)移栽黄花倒水莲:于3月份春雨后移栽黄花倒水莲幼苗,若没有雨可适当灌溉水之后移栽,土面湿润泥土不结块即可;按照常规技术整地挖坑,种植行距40~55cm,株距80~100cm,深度10~20cm,坑长20cm,移栽时将扦插苗种于坑的一侧,另一侧施加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基肥施加量平均每棵植株15~20g,然后覆土,夯实土面,并浇适量定根水;移栽10~15天后进行查苗,发现有死苗情况的及时补苗;(4)移栽八角莲:黄花倒水莲移栽后,在黄花倒水莲的行间隙中挖好种植穴,每两平行黄花倒水莲的中间种植两行八角莲,两行间距20cm,株距20~30cm,将根茎带土移栽种入穴中,覆土并浇适量定根水;移栽完成后在种植区域加盖遮阳薄膜作为防护膜,防止幼苗被强光晒伤,待8~9月份立秋之后幼苗较为茁壮,可去除薄膜;(5)田间管理:A、施肥:黄花倒水莲移植后于6月份进行中耕除草,并施加适量的农家肥,每棵施加量30~40g,9月份种植八角莲后再追施一次农家肥,每棵施加量40~50g;第二年起每年分别于3、6、9月份施肥,共施加三次,施肥量为每次每棵50~70g;八角莲每年施农家肥2~3次,最好与黄花倒水莲的施肥同步进行,施肥量为平均每棵20~30g;施肥方式:黄花倒水莲采用穴施的方式,在原基肥施加处挖穴,深度10~20cm,施肥后盖土;八角莲采用沟施,在距离八角莲一侧的10cm处挖一条深5~10cm的沟,将农家肥施入后盖土,稍微夯实;B、浇水:依据具体干旱情况进行灌溉浇水,夏天不下雨天气一般4~8天浇水一次,冬天15~20天浇水一次,第二年之后黄花倒水莲可适当减少浇水量;C、除草:每年定期除草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能
申请(专利权)人:王远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