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电池入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18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纽扣电池入盘设备,包括机架、电池输送机构、电池转移机构、电池收料结构,所述机架包括若干下机架,所述下机架下端设有若干M脚杯,所述下机架远离所述M脚杯的一端设有入料板,所述入料板上端一侧设有若干入料支撑板,所述入料支撑板上端设有入料三角支架,所述入料三角支架上端设有入料底板,所述入料底板上端设有入料盖板,且所述入料底板与所述入料盖板之间设有入料盖板垫块。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电池入盘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纽扣电池入盘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纽扣电池入盘设备。
技术介绍
国内很久以来纽扣电池生产厂大部分以人工生产制造为主,其中成品纽扣电池入料盘这段成为瓶颈,随着人工成本提高和效率低下的情况下,需要设计出一台高效低成本的电池入盘机来提供生产商使用,由于目前人工工资上调,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人工装盘速度严重影响生产进度,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人不可能连续十几个小时有百分百的注意力,故会存在漏装的情况,降低了产品质量,效率低,速度慢。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纽扣电池入盘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纽扣电池入盘设备,包括机架、电池输送机构、电池转移机构、电池收料机构,所述机架包括若干下机架,所述下机架下端设有若干M脚杯,所述下机架远离所述M脚杯的一端设有入料板,所述入料板上端一侧设有若干入料支撑板,所述入料支撑板上端设有入料三角支架,所述入料三角支架上端设有入料底板,所述入料底板上端设有入料盖板,且所述入料底板与所述入料盖板之间设有入料盖板垫块;其中,所述电池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料板,所述输送料板上端一侧设有滑轨,所述输送料板上端一侧位于所述滑轨的一侧设有输送带张紧座,所述滑轨靠近所述输送料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轨固定板,所述输送料板上端一侧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线性滑轨,所述输送料板上端位于所述线性滑轨的一侧设有盖板气缸连接块,所述盖板气缸连接块远离所述线性滑轨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缸,所述输送料板上端设有输送料定位板,所述输送料板上端设有输送料到位盖板,所述输送料定位板上端位于所述输送料到位盖板的一侧设有若干输送料定位板压条,所述输送料板上端位于所述输送料定位板的一侧设有输送料固定盖板,所述输送料板上端位于所述输送料定位板与所述输送料固定盖板之间设有导料杆固定座,所述导料杆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导料杆连接板,所述导料杆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导料杆连接板相匹配的导料杆支撑座,所述导料杆支撑座上设有第一直线轴承,且所述导料杆支撑座与所述导料杆连接板之间通过导料杆连接,所述导料杆连接板远离所述导料杆的一侧设有第二气缸,所述输送料板的底部一侧设有输送带轴承安装块,所述输送带轴承安装块上端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输送料板的下端设有输送带从动轴,所述输送带从动轴上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输送带从动轴上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套设有从动辊,所述输送料板下端且位于所述从动辊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从动辊相匹配的主动辊,并且所述从动辊与所述主动辊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下端设有马达固定板,所述马达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调速马达,所述马达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调速马达的一侧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主动辊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其中,所述电池转移机构包括若干吸板,所述吸板一端设有吸板活动固定板,且所述吸板活动固定板与所述吸板之间通过吸板活动导杆连接,所述吸板上端两侧分别均设有吸板纵向固定板,所诉吸板纵向固定板中间位置设有吸板横向固定板,所述吸板纵向固定板上设有若干吸料导柱一,所述吸板横向固定板上端中心位置设有吸料气缸连接块一,所述吸板上方设有吸料底板,且所述吸料导柱一贯穿所述吸料底板,所述吸料导柱一上位于所述吸料底板上端套设有第二直线轴承,所述吸料底板上端中心位置设有第三气缸,且所述第三气缸贯穿所述吸料底板与所述吸料气缸连接块一通过吸料气缸接头连接,所述吸板的一侧设有第四气缸,且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吸板之间通过第一浮动接头连接,所述吸板上位于所述第四气缸的一侧设有塞打螺丝,所述吸料底板底部两侧分别均设有第三直线轴承,所述第三直线轴承上穿插设有吸料导柱二,所述吸料导柱二的两端分别均设有吸料支座,所述吸料导柱二与所述吸料支座之间设有吸料缓冲垫圈,所述吸料底板上端一侧设有吸料气缸连接块二,所述吸料气缸连接块二上设有第二浮动接头,所述第二浮动接头上设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一端套设有吸料气缸安装板;其中,所述电池收料机构包括收料底板,所述收料底板上端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上设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上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收料底板上位于所述推力轴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匹配的主动齿轮,所述收料底板下端设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匹配的第二调速马达,所述第二调速马达与所述收料底板之间设有减速箱,所述收料底板下端位于所述第二调速马达的一侧设有梯形螺杆,所述梯形螺杆远离所述收料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感应片,所述收料底板下端中间位置设有感应器安装底板,所述感应器安装底板上设有第一感应器安装座,所述收料底板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感应器安装座相匹配的第二感应器安装座,所述收料底板下端设有若干收料导杆,所述收料导杆上端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一侧设有第六气缸,所述收料底板上端一侧设有第一拉杆,所述收料底板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拉杆相匹配的第二拉杆,所述收料底板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拉杆的一侧设有第三拉杆,所述收料底板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二拉杆之间设有马达活动板,所述马达活动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感应片,所述马达活动板的上方设有气缸活动板,所述气缸活动板上方设有料盘定位板。进一步的,所述M脚杯底部设有防滑垫。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速马达与所述第二调速马达均为60W。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的尺寸为Φ16*12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缸的尺寸为Φ12*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气缸的尺寸为Φ50*50。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气缸的尺寸为Φ20*40。进一步的,所述第五气缸的尺寸为Φ82*300。进一步的,所述第六气缸的尺寸为Φ50*30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机架上将电池通过人工从入料板和入料盖板之间倒入。再通过电池输送机构将电池通过机架斜度料板滑到皮带上,马达通过链轮链条带动皮带逆时针转动,从而将皮带右端的电池输送到左端电池待转移位。马达带动皮带转动时导料杆通过气缸做往复动作,从而避免电池被卡在送料定位板入口处,当转移机构准备过来吸取电池时入料盖板通过气缸打开,同时马达停止转动。待电池被转移机构吸走后入料盖板恢复原来封住的位置,马达继续带动皮带输送电池,如此往复下去,进一步通过电池转移机构将电池输送机构盖板打开后,吸料底板通过气缸移动到吸料位,吸板活动固定板通过气缸下移吸嘴贴紧电池,此时真空打开,电池通过气缸和气缸转移到放料位,此时吸板至吸板通过气缸拉开到料盘合适间距,随后气缸将电池下移到料盘,此时破真空吸板上升回到原位,如此循环往复下去,最后通过电池收料机构将电池转移机构将电池吸取到料盘位时,收料马达会通过螺杆带动料盘下降一个料盘的高度,人工再放入空的料盘在上面。待装满一定料盘后气缸将所有装满的料盘推上去,人工取下,如此循环下去。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从长远来看相比人工降低了成本,同时两个料盘进行装盘,出料通过气缸快速推出,将电池装盘效率大大提高,通过真空吸取电池入盘稳定性高,几乎没有漏装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纽扣电池入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电池输送机构(2)、电池转移机构(3)、电池收料机构(4),所述机架(1)包括若干下机架(5),所述下机架(5)下端设有若干M16脚杯(6),所述下机架(5)远离所述M16脚杯(6)的一端设有入料板(7),所述入料板(7)上端一侧设有若干入料支撑板(8),所述入料支撑板(8)上端设有入料三角支架(9),所述入料三角支架(9)上端设有入料底板(10),所述入料底板(10)上端设有入料盖板(11),且所述入料底板(10)与所述入料盖板(11)之间设有入料盖板垫块(12);其中,所述电池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料板(13),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一侧设有滑轨(14),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一侧位于所述滑轨(14)的一侧设有输送带张紧座(15),所述滑轨(14)靠近所述输送料板(1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滑轨(14)相匹配的滑轨固定板(16),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一侧设有与所述滑轨(14)相匹配的线性滑轨(17),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位于所述线性滑轨(17)的一侧设有盖板气缸连接块(18),所述盖板气缸连接块(18)远离所述线性滑轨(17)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缸(19),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设有输送料定位板(20),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设有输送料到位盖板(21),所述输送料定位板(20)上端位于所述输送料到位盖板(21)的一侧设有若干输送料定位板压条(22),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位于所述输送料定位板(20)的一侧设有输送料固定盖板(23),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位于所述输送料定位板(20)与所述输送料固定盖板(23)之间设有导料杆固定座(24),所述导料杆固定座(24)的一侧设有导料杆连接板(25),所述导料杆连接板(25)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导料杆连接板(25)相匹配的导料杆支撑座(26),所述导料杆支撑座(26)上设有第一直线轴承(27),且所述导料杆支撑座(26)与所述导料杆连接板(25)之间通过导料杆(28)连接,所述导料杆连接板(25)远离所述导料杆(28)的一侧设有第二气缸(29),所述输送料板(13)的底部一侧设有输送带轴承安装块(30),所述输送带轴承安装块(30)上端设有第一轴承座(31),所述输送料板(13)的下端设有输送带从动轴(32),所述输送带从动轴(32)上套设有第一轴承(33),所述输送带从动轴(32)上位于所述第一轴承(33)的一侧套设有从动辊(34),所述输送料板(13)下端且位于所述从动辊(3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从动辊(34)相匹配的主动辊(35),并且所述从动辊(34)与所述主动辊(35)之间通过皮带(36)连接,所述皮带(36)下端设有马达固定板(37),所述马达固定板(37)的一侧设有第一调速马达(38),所述马达固定板(37)远离所述第一调速马达(38)的一侧设有第一齿轮(39),所述主动辊(35)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40),且所述第一齿轮(39)与所述第二齿轮(40)之间通过链条(41)连接;其中,所述电池转移机构(3)包括若干吸板(42),所述吸板(42)一端设有吸板活动固定板(43),且所述吸板活动固定板(43)与所述吸板(42)之间通过吸板活动导杆(44)连接,所述吸板(42)上端两侧分别均设有吸板纵向固定板(45),所诉吸板纵向固定板(45)中间位置设有吸板横向固定板(46),所述吸板纵向固定板(45)上设有若干吸料导柱一(47),所述吸板横向固定板(46)上端中心位置设有吸料气缸连接块一(48),所述吸板(42)上方设有吸料底板(49),且所述吸料导柱一(47)贯穿所述吸料底板(49),所述吸料导柱一(47)上位于所述吸料底板(49)上端套设有第二直线轴承(50),所述吸料底板(49)上端中心位置设有第三气缸(51),且所述第三气缸(51)贯穿所述吸料底板(49)与所述吸料气缸连接块一(48)通过吸料气缸接头(52)连接,所述吸板(42)的一侧设有第四气缸(53),且所述第四气缸(53)与所述吸板(42)之间通过第一浮动接头(54)连接,所述吸板(42)上位于所述第四气缸(53)的一侧设有塞打螺丝(55),所述吸料底板(49)底部两侧分别均设有第三直线轴承(56),所述第三直线轴承(56)上穿插设有吸料导柱二(57),所述吸料导柱二(57)的两端分别均设有吸料支座(58),所述吸料导柱二(57)与所述吸料支座(58)之间设有吸料缓冲垫圈(59),所述吸料底板(49)上端一侧设有吸料气缸连接块二(60),所述吸料气缸连接块二(60)上设有第二浮动接头(61),所述第二浮动接头(61)上设有第五气缸(62),所述第五气缸(62)的一端套设有吸料气缸安装板(63);其中,所述电池收料机构(4)包括收料底板(64),所述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纽扣电池入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电池输送机构(2)、电池转移机构(3)、电池收料机构(4),所述机架(1)包括若干下机架(5),所述下机架(5)下端设有若干M16脚杯(6),所述下机架(5)远离所述M16脚杯(6)的一端设有入料板(7),所述入料板(7)上端一侧设有若干入料支撑板(8),所述入料支撑板(8)上端设有入料三角支架(9),所述入料三角支架(9)上端设有入料底板(10),所述入料底板(10)上端设有入料盖板(11),且所述入料底板(10)与所述入料盖板(11)之间设有入料盖板垫块(12);其中,所述电池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料板(13),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一侧设有滑轨(14),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一侧位于所述滑轨(14)的一侧设有输送带张紧座(15),所述滑轨(14)靠近所述输送料板(1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滑轨(14)相匹配的滑轨固定板(16),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一侧设有与所述滑轨(14)相匹配的线性滑轨(17),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位于所述线性滑轨(17)的一侧设有盖板气缸连接块(18),所述盖板气缸连接块(18)远离所述线性滑轨(17)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缸(19),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设有输送料定位板(20),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设有输送料到位盖板(21),所述输送料定位板(20)上端位于所述输送料到位盖板(21)的一侧设有若干输送料定位板压条(22),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位于所述输送料定位板(20)的一侧设有输送料固定盖板(23),所述输送料板(13)上端位于所述输送料定位板(20)与所述输送料固定盖板(23)之间设有导料杆固定座(24),所述导料杆固定座(24)的一侧设有导料杆连接板(25),所述导料杆连接板(25)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导料杆连接板(25)相匹配的导料杆支撑座(26),所述导料杆支撑座(26)上设有第一直线轴承(27),且所述导料杆支撑座(26)与所述导料杆连接板(25)之间通过导料杆(28)连接,所述导料杆连接板(25)远离所述导料杆(28)的一侧设有第二气缸(29),所述输送料板(13)的底部一侧设有输送带轴承安装块(30),所述输送带轴承安装块(30)上端设有第一轴承座(31),所述输送料板(13)的下端设有输送带从动轴(32),所述输送带从动轴(32)上套设有第一轴承(33),所述输送带从动轴(32)上位于所述第一轴承(33)的一侧套设有从动辊(34),所述输送料板(13)下端且位于所述从动辊(3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从动辊(34)相匹配的主动辊(35),并且所述从动辊(34)与所述主动辊(35)之间通过皮带(36)连接,所述皮带(36)下端设有马达固定板(37),所述马达固定板(37)的一侧设有第一调速马达(38),所述马达固定板(37)远离所述第一调速马达(38)的一侧设有第一齿轮(39),所述主动辊(35)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40),且所述第一齿轮(39)与所述第二齿轮(40)之间通过链条(41)连接;其中,所述电池转移机构(3)包括若干吸板(42),所述吸板(42)一端设有吸板活动固定板(43),且所述吸板活动固定板(43)与所述吸板(42)之间通过吸板活动导杆(44)连接,所述吸板(42)上端两侧分别均设有吸板纵向固定板(45),所诉吸板纵向固定板(45)中间位置设有吸板横向固定板(46),所述吸板纵向固定板(45)上设有若干吸料导柱一(47),所述吸板横向固定板(46)上端中心位置设有吸料气缸连接块一(48),所述吸板(42)上方设有吸料底板(49),且所述吸料导柱一(47)贯穿所述吸料底板(49),所述吸料导柱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博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