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254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其包括输送带安装架、电池粒输送带、电池粒送入组件,电池粒输送带包括左侧输送带安装板、右侧输送带安装板、主动皮带辊、从动皮带辊、输送皮带、输送带驱动电机,输送皮带上端侧装设电池粒引导板;电池粒送入组件包括送入安装架、电池粒承接盘,电池粒承接盘内部开设电池粒承接槽,电池粒承接盘于各电池粒承接槽前端部分别电池粒送入孔;电池粒承接盘上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活动安装板,活动安装板对应各电池粒送入孔分别装设有朝下竖向延伸的活动限位杆。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高效地将电池粒放入至电池壳内部,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A battery feeding mechanism applied to battery packaging equipment

The cell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ttery used in packaging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conveying belt mounting frame, battery cell belt, battery cell into the battery components, grain conveyor belt conveyor belt comprises a left and right mounting plate mounting plate, belt drive belt pulley and the driven belt roller, conveyor belt, conveyor belt the drive motor, the conveyor belt upper end of the side guide plate installed battery cell; battery cell into assembly includes a mounting frame, into the battery cell tray, battery cell tray arranged in the receiving groove battery battery cell, in the battery tray grain grain receiving groove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battery into the battery hole particle respectively; grain side plate is undertake the relative activities are mount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mounting plate activity, activity corresponding to each battery cell into the hol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downward vertical extens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limit rod. Through the above structure design,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and efficiently put battery grain into the battery shell,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design, high automation and high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池包装主要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来实现,且基本上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电池粒放置于电池壳内部。对于上述电池粒放入方式而言,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其存在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该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且能够自动高效地将电池粒放入至电池壳内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包括有输送带安装架、装设于输送带安装架上端侧的电池粒输送带,电池粒输送带包括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左侧输送带安装板、右侧输送带安装板,左侧输送带安装板位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的左端侧且左侧输送带安装板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平行正对间隔布置,左侧输送带安装板、右侧输送带安装板分别螺装于输送带安装架的上端部,左侧输送带安装板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主动皮带辊、从动皮带辊,主动皮带辊与从动皮带辊之间绕装有输送皮带,输送带安装架对应主动皮带辊装设有输送带驱动电机,输送带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皮带辊驱动连接;左侧输送带安装板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之间还装设有位于输送皮带上端侧且形成有八个分别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电池粒引导槽的电池粒引导板,电池粒引导板的左端边缘部螺装于左侧输送带安装板的上端部,电池粒引导板的右端边缘部螺装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的上端部;电池粒输送带的前端侧装设有电池粒送入组件,电池粒送入组件包括有送入安装架,送入安装架的上端部装设有电池粒承接盘,电池粒承接盘的内部开设有八个分别朝后开口且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电池粒引导槽对齐的电池粒承接槽,电池粒承接盘于各电池粒承接槽的前端部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电池粒送入孔;电池粒承接盘的上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活动安装板,活动安装板对应各电池粒送入孔分别装设有朝下竖向延伸的活动限位杆。其中,所述电池粒承接盘对应所述活动安装板装设有气缸安装架,气缸安装架的上端部装设有升降驱动气缸,升降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与活动安装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其包括有输送带安装架、装设于输送带安装架上端侧的电池粒输送带,电池粒输送带包括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左侧输送带安装板、右侧输送带安装板,左侧输送带安装板位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的左端侧且左侧输送带安装板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平行正对间隔布置,左侧输送带安装板、右侧输送带安装板分别螺装于输送带安装架的上端部,左侧输送带安装板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主动皮带辊、从动皮带辊,主动皮带辊与从动皮带辊之间绕装有输送皮带,输送带安装架对应主动皮带辊装设有输送带驱动电机,输送带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皮带辊驱动连接;左侧输送带安装板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之间还装设有位于输送皮带上端侧且形成有八个分别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电池粒引导槽的电池粒引导板,电池粒引导板的左端边缘部螺装于左侧输送带安装板的上端部,电池粒引导板的右端边缘部螺装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的上端部;电池粒输送带的前端侧装设有电池粒送入组件,电池粒送入组件包括有送入安装架,送入安装架的上端部装设有电池粒承接盘,电池粒承接盘的内部开设有八个分别朝后开口且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电池粒引导槽对齐的电池粒承接槽,电池粒承接盘于各电池粒承接槽的前端部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电池粒送入孔;电池粒承接盘的上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活动安装板,活动安装板对应各电池粒送入孔分别装设有朝下竖向延伸的活动限位杆。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能够自动高效地将电池粒放入至电池壳内部,即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包括有:1——输送带安装2——电池粒输送带21——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2——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31——主动皮带辊232——从动皮带辊233——输送皮带3——电池粒引导板4——电池粒送入组件41——送入安装架42——电池粒承接盘421——电池粒送入孔43——活动安装板44——活动限位杆45——气缸安装架46——升降驱动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包括有输送带安装架1、装设于输送带安装架1上端侧的电池粒输送带2,电池粒输送带2包括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位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的左端侧且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平行正对间隔布置,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分别螺装于输送带安装架1的上端部,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主动皮带辊231、从动皮带辊232,主动皮带辊231与从动皮带辊232之间绕装有输送皮带233,输送带安装架1对应主动皮带辊231装设有输送带驱动电机,输送带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皮带辊231驱动连接。进一步的,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之间还装设有位于输送皮带233上端侧且形成有八个分别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电池粒引导槽的电池粒引导板3,电池粒引导板3的左端边缘部螺装于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的上端部,电池粒引导板3的右端边缘部螺装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的上端部。更进一步的,电池粒输送带2的前端侧装设有电池粒送入组件4,电池粒送入组件4包括有送入安装架41,送入安装架41的上端部装设有电池粒承接盘42,电池粒承接盘42的内部开设有八个分别朝后开口且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电池粒引导槽对齐的电池粒承接槽,电池粒承接盘42于各电池粒承接槽的前端部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电池粒送入孔421;电池粒承接盘42的上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活动安装板43,活动安装板43对应各电池粒送入孔421分别装设有朝下竖向延伸的活动限位杆44。需进一步指出,电池粒承接盘42对应活动安装板43装设有气缸安装架45,气缸安装架45的上端部装设有升降驱动气缸46,升降驱动气缸46的活塞杆外延端部与活动安装板43连接。在本技术工作过程中,电池粒放置于输送皮带233的表面,输送带驱动电机驱动主动皮带辊231转动,主动皮带辊231与从动皮带辊232相配合并驱动输送皮带233移动,放置于输送皮带233表面的电池粒随着输送皮带233移动并进入至各电池粒引导槽内,进入至电池粒引导槽内的电池粒随着输送皮带233继续朝前移动,并最终进入至相应位置的电池粒承接槽内;在电池壳随着转盘转动时电池粒承接盘42下方时,升降驱动气缸46驱动活动安装板43以及各活动限位杆44上移,各活动限位杆44分别脱离相应的电池粒送入孔421,进入至电池粒承接槽内的电池粒经由相应的电池粒送入孔421而掉落至相应的电池壳内;其中,在电池粒经由电池粒送入孔421而掉落至电池壳内之前,各活动限位杆44分别插入至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送带安装架(1)、装设于输送带安装架(1)上端侧的电池粒输送带(2),电池粒输送带(2)包括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位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的左端侧且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平行正对间隔布置,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分别螺装于输送带安装架(1)的上端部,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主动皮带辊(231)、从动皮带辊(232),主动皮带辊(231)与从动皮带辊(232)之间绕装有输送皮带(233),输送带安装架(1)对应主动皮带辊(231)装设有输送带驱动电机,输送带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皮带辊(231)驱动连接;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之间还装设有位于输送皮带(233)上端侧且形成有八个分别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电池粒引导槽的电池粒引导板(3),电池粒引导板(3)的左端边缘部螺装于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的上端部,电池粒引导板(3)的右端边缘部螺装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的上端部;电池粒输送带(2)的前端侧装设有电池粒送入组件(4),电池粒送入组件(4)包括有送入安装架(41),送入安装架(41)的上端部装设有电池粒承接盘(42),电池粒承接盘(42)的内部开设有八个分别朝后开口且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电池粒引导槽对齐的电池粒承接槽,电池粒承接盘(42)于各电池粒承接槽的前端部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电池粒送入孔(421);电池粒承接盘(42)的上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活动安装板(43),活动安装板(43)对应各电池粒送入孔(421)分别装设有朝下竖向延伸的活动限位杆(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池包装设备的入电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送带安装架(1)、装设于输送带安装架(1)上端侧的电池粒输送带(2),电池粒输送带(2)包括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位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的左端侧且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平行正对间隔布置,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分别螺装于输送带安装架(1)的上端部,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主动皮带辊(231)、从动皮带辊(232),主动皮带辊(231)与从动皮带辊(232)之间绕装有输送皮带(233),输送带安装架(1)对应主动皮带辊(231)装设有输送带驱动电机,输送带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皮带辊(231)驱动连接;左侧输送带安装板(21)与右侧输送带安装板(22)之间还装设有位于输送皮带(233)上端侧且形成有八个分别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电池粒引导槽的电池粒引导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博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