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自动式挡风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40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用自动式挡风玻璃,包括至少由三根阶梯升降轴、一个上盖板和一个下盖板围合形成的三面体升降框,及固定在所述下盖板上的步进电机、与所述步进电机输出轴相连的传动轴、套置在所述传动轴输出端的齿轮和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且所述齿条的顶端固定在所述上盖板上,所述齿条的底端穿过所述下盖板的缺口。进电机的正反转带动挡风玻璃的升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实用性强,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适用于任何骑行者骑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用自动式挡风玻璃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用自动式挡风玻璃。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缓解交通问题,我国提倡绿色交通,各大城市都投放了自行车来响应国家的号召,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但是目前的自行车都没有挡风玻璃,不便于老百姓在有风的恶劣环境骑行;即使有的自行车自行安装了挡风玻璃,但是都是固定的,不能实现升降,更不能实现自动升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升降自行车用自动式挡风玻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自行车用自动式挡风玻璃,包括至少由三根阶梯升降轴、一个上盖板和一个下盖板围合形成的三面体升降框,及固定在所述下盖板上的步进电机、与所述步进电机输出轴相连的传动轴、套置在所述传动轴输出端的齿轮和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且所述齿条的顶端固定在所述上盖板上,所述齿条的底端穿过所述下盖板的缺口;每根所述阶梯升降轴包括底端连接轴、中间连接轴及顶端连接轴,所述顶端连接轴尺寸配合插入所述中间连接轴,所述中间连接轴尺寸配合插入所述底端连接轴,所述中间连接轴的周缘开有轴向中间缺口,所述底端连接轴的周缘开有轴向底端缺口;两根所述阶梯升降轴的底端连接轴分别固定在车把手上,每相邻两根所述阶梯升降轴的所述顶端连接轴之间连接有上挡风玻璃,每相邻两根所述阶梯升降轴的所述中间连接轴之间连接有中挡风玻璃,每相邻两根所述阶梯升降轴的所述底端连接轴之间连接有下挡风玻璃;所述上挡风玻璃正对应所述轴向中间缺口且与所述中挡风玻璃紧邻错开布置,所述中挡风玻璃正对应所述轴向底端缺口且与所述下挡风玻璃紧邻错开布置,所述上挡风玻璃与所述下挡风玻璃错布置且所述轴向中间缺口正对应所述轴向底端缺口。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板上还设置有正转按钮、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反转按钮,所述正转按钮、所述启动按钮、所述停止按钮和所述反转按钮均与所述步进电机电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自行车用自动式挡风玻璃,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带动挡风玻璃的升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实用性强,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适用于任何骑行者骑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行车用自动式挡风玻璃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撑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收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车把手1、阶梯升降轴2、上盖板3、下盖板4、步进电机5、传动轴6、齿轮7、齿条8、顶端连接轴9、中间连接轴10、底端连接轴11、上挡风玻璃12、中挡风玻璃13、下挡风玻璃14、正转按钮15、启动按钮16、停止按钮17、反转按钮18、缺口19、轴向中间缺口20、轴向底端缺口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自行车用自动式挡风玻璃,包括至少由三根阶梯升降轴2、一个上盖板3和一个下盖板4围合形成的三面体升降框,及固定在下盖板4上的步进电机5、与步进电机5输出轴相连的传动轴6、套置在传动轴6输出端的齿轮7和与齿轮7啮合的齿条8,且齿条8的顶端固定在上盖板3上,齿条8的底端穿过下盖板4的缺口19呈自由端。另外,下盖板4上还设置有正转按钮15、启动按钮16、停止按钮17和反转按钮18,正转按钮15、启动按钮16、停止按钮17和反转按钮18均与步进电机5电连。结合图2所示,每根阶梯升降轴2包括底端连接轴11、中间连接轴10及顶端连接轴9,顶端连接轴9尺寸配合插入中间连接轴10,中间连接轴10尺寸配合插入底端连接轴11,中间连接轴10的周缘开有轴向中间缺口20,底端连接轴11的周缘开有轴向底端缺口21。三根阶梯升降轴2中的两根阶梯升降轴2的底端连接轴11分别固定在车把手1上(即第一根阶梯升降轴2的底端连接轴11固定在一个车把手1上,第二根阶梯升降轴2的底端连接轴11固定在另个车把手1上);并且,第一根阶梯升降轴2的顶端连接轴9与第三根阶梯升降轴2的顶端连接轴9之间连接有上挡风玻璃12,第一根阶梯升降轴2的中间连接轴10与第三根阶梯升降轴2的中间连接轴10之间连接有中挡风玻璃13,第一根阶梯升降轴2的底端连接轴11与第三根阶梯升降轴2的底端连接轴11之间连接有下挡风玻璃14,同时,上挡风玻璃12正对应轴向中间缺口20且与中挡风玻璃13紧邻错开布置,中挡风玻璃13正对应轴向底端缺口21且中挡风玻璃13与下挡风玻璃14紧邻错开布置,上挡风玻璃12与下挡风玻璃14错布置且轴向中间缺口20正对应轴向底端缺口21;同理,第二根阶梯升降轴2的顶端连接轴9与第三根阶梯升降轴2的顶端连接轴9之间连接有上挡风玻璃12,第二根阶梯升降轴2的中间连接轴10与第三根阶梯升降轴2的中间连接轴10之间连接有中挡风玻璃13,第二根阶梯升降轴2的底端连接轴11与第三根阶梯升降轴2的底端连接轴11之间连接有下挡风玻璃14,同时,上挡风玻璃12正对应轴向中间缺口20且与中挡风玻璃13紧邻错开布置,中挡风玻璃13正对应轴向底端缺口21且中挡风玻璃13与下挡风玻璃14紧邻错开布置,上挡风玻璃12与下挡风玻璃14错布置且轴向中间缺口20正对应轴向底端缺口21。当然,第一根阶梯升降轴2与第二根阶梯升降轴2之间的挡风玻璃可以省略掉。传动轴6随着步进电机5的正反转而转动,传动轴6上的齿轮7随着传动轴6的转动而转动,齿条8和齿轮7相啮合,齿轮7的转动带动齿条8的上下运动,齿条8的顶端固定在上盖板3上,齿条8的上下运动就带动着上盖板3的升降,上盖板3与阶梯升降轴2的顶端连接轴9相连,上盖板3的升降可以带动顶端连接轴9和中间连接轴10升降,从而带动上挡风玻璃12和下挡风玻璃13升降,由于轴向中间缺口20可以插入轴向底端缺口21内,因此,上挡风玻璃12和中挡风玻璃13均可以下降直至与下挡风玻璃14重叠布置,如图3所示,从而实现挡风玻璃的下降。采用的是步进电机驱动,步进电机有自锁功能,可以起到挡风玻璃限位的功能。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实用性强,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适用于任何骑行者骑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用自动式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由三根阶梯升降轴(2)、一个上盖板(3)和一个下盖板(4)围合形成的三面体升降框,及固定在所述下盖板(4)上的步进电机(5)、与所述步进电机(5)输出轴相连的传动轴(6)、套置在所述传动轴(6)输出端的齿轮(7)和与所述齿轮(7)啮合的齿条(8),且所述齿条(8)的顶端固定在所述上盖板(3)上,所述齿条(8)的底端穿过所述下盖板(4)的缺口(19);每根所述阶梯升降轴(2)包括底端连接轴(11)、中间连接轴(10)及顶端连接轴(9),所述顶端连接轴(9)尺寸配合插入所述中间连接轴(10),所述中间连接轴(10)尺寸配合插入所述底端连接轴(11),所述中间连接轴(10)的周缘开有轴向中间缺口(20),所述底端连接轴(11)的周缘开有轴向底端缺口(21);两根所述阶梯升降轴(2)的底端连接轴分别固定在车把手(1)上,每相邻两根所述阶梯升降轴(2)的所述顶端连接轴(9)之间连接有上挡风玻璃(12),每相邻两根所述阶梯升降轴(2)的所述中间连接轴(10)之间连接有中挡风玻璃(13),每相邻两根所述阶梯升降轴(2)的所述底端连接轴(11)之间连接有下挡风玻璃(14);所述上挡风玻璃(12)正对应所述轴向中间缺口(20)且与所述中挡风玻璃(13)紧邻错开布置,所述中挡风玻璃(13)正对应所述轴向底端缺口(21)且与所述下挡风玻璃(14)紧邻错开布置,所述上挡风玻璃(12)与所述下挡风玻璃(14)错布置且所述轴向中间缺口(20)正对应所述轴向底端缺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用自动式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由三根阶梯升降轴(2)、一个上盖板(3)和一个下盖板(4)围合形成的三面体升降框,及固定在所述下盖板(4)上的步进电机(5)、与所述步进电机(5)输出轴相连的传动轴(6)、套置在所述传动轴(6)输出端的齿轮(7)和与所述齿轮(7)啮合的齿条(8),且所述齿条(8)的顶端固定在所述上盖板(3)上,所述齿条(8)的底端穿过所述下盖板(4)的缺口(19);每根所述阶梯升降轴(2)包括底端连接轴(11)、中间连接轴(10)及顶端连接轴(9),所述顶端连接轴(9)尺寸配合插入所述中间连接轴(10),所述中间连接轴(10)尺寸配合插入所述底端连接轴(11),所述中间连接轴(10)的周缘开有轴向中间缺口(20),所述底端连接轴(11)的周缘开有轴向底端缺口(21);两根所述阶梯升降轴(2)的底端连接轴分别固定在车把手(1)上,每相邻两根所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攀峰谢良喜罗刚加闯李昭罗中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