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275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涉及人造板复合材料领域;其包括一个底板、以及两个相互镜像对称的侧板;侧板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挂钩;侧板的下部设置有贯穿的支撑槽;底板的两端分别嵌入支撑槽;底板从侧板的一侧伸出;挂钩的中心到侧板的一侧的距离为挂钩距A,侧板的宽度为侧板宽B;则满足挂钩距A<侧板宽B的一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吊挂在挂杆并保持稳定、不会晃动;可以使侧板以及底板具备较高的纵向抗弯曲性能,便于置物;固定板吸附加强筋,可以防止底板从支撑槽滑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
本技术为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涉及人造板复合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竹束和竹篾都是竹材加工利用的主要单元,其竹材利用率较高,制得的竹材人造板性能较好。利用竹束和竹篾制作成置物板,可以充分利用竹束和竹篾的特性。目前尚没有一种利用竹束和竹篾制成、便于吊挂在壁橱吊杆的置物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可以吊挂在挂杆并保持稳定、不会晃动。本技术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其侧板以及底板采用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工艺制成,具有较好的纵向抗弯曲性能。本技术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其包括一个底板、以及两个相互镜像对称的侧板;侧板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挂钩;侧板的下部设置有贯穿的支撑槽;底板的两端分别嵌入支撑槽;底板从侧板的一侧伸出;挂钩的中心到侧板的一侧的距离为挂钩距A,侧板的宽度为侧板宽B;则满足挂钩距A<侧板宽B的一半。优选地,侧板以及底板均为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工艺制成。可以使侧板以及底板具备较高的纵向抗弯曲性能,便于置物。进一步地,底板的一端向下延伸地设置有支撑端。可以提高底板的一端与壁橱的侧壁的接触面、进一步提高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使底板的顶端没有凸起、保证置物空间。进一步地,支撑槽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卡槽;底板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分别嵌入加强筋卡槽。可以提高底板与侧板之间结合强度,从可以提高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的强度。进一步地,侧板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为磁吸材料/磁性材料制成,加强筋为磁性材料/磁吸材料制成。固定板吸附加强筋,可以防止底板从支撑槽滑出,从而可以提高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的强度。优选地,挂钩距A的三倍与侧板宽B相等。优选地,挂钩与外界联通的通道为导向口,导向口向下倾斜、且倾斜角度为45°。可以便于将挂钩挂在挂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吊挂在挂杆并保持稳定、不会晃动;2、可以使侧板以及底板具备较高的纵向抗弯曲性能,便于置物;3、固定板吸附加强筋,可以防止底板从支撑槽滑出。附图说明图1是侧板1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的使用时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图4的Ⅰ-Ⅰ剖面的示意图。侧板1;侧板宽B;挂钩11;导向口111;支撑槽12;加强筋卡槽121;让位口13;固定板14;挂钩距A;底板2;加强筋21;伸出段22;支撑端23;挂杆3;壁橱4。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为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其包括一个底板2、以及两个相互镜像对称的侧板1。侧板1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挂钩11;侧板1的下部设置有贯穿【在侧板1的厚度方向贯穿】的支撑槽12。通常,挂钩11与外界联通的通道为导向口111,导向口111向下倾斜、且倾斜角度为45°;以便于将挂钩11挂在挂杆3上。底板2的两端分别嵌入支撑槽12。如图4所示,底板2从侧板1的一侧伸出。挂钩11的中心到侧板1的一侧【即底板2从侧板1伸出的一侧】的距离为挂钩距A,侧板1的宽度为侧板宽B;则满足挂钩距A<侧板宽B的一半。通常,挂钩距A的三倍与侧板宽B相等。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的工作原理为:使用前,在壁橱4内设置挂杆3,使挂钩11挂在挂杆3上时,底板2的一端到挂钩11的中心的距离、等于壁橱4的侧壁到挂杆3的中心距离。使用时,将两个侧板1的挂钩11均挂在挂杆3上即可,此时,如图4所示,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在自重的作用下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使底板2的一端持续地抵持壁橱4的侧壁,从而可以使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吊挂在挂杆3并保持稳定、不会晃动。通常,侧板1的另一侧设置有让位口13,以腾出空间便于放置物品。底板2的一端向下延伸地设置有支撑端23。可以提高底板2的一端与壁橱4的侧壁的接触面、进一步提高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使底板2的顶端没有凸起、保证置物空间。支撑槽12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卡槽121;底板2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加强筋21,加强筋21分别嵌入加强筋卡槽121。可以提高底板2与侧板1之间结合强度,从可以提高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的强度。侧板1的外侧还固定【比如通过环氧树脂粘接】设置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为磁吸材料/磁性材料制成,加强筋21为磁性材料/磁吸材料制成。磁性材料为磁钢、磁铁等具备磁性的材料,磁吸为不锈钢、铁等可以被磁铁吸附的材料。通常,加强筋21为磁钢制成、其具备较强的刚性以及磁性,固定板14为不锈钢制成。加强筋21通常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在底板2的底端。固定板14吸附加强筋21,可以防止底板2从支撑槽12滑出,从而可以提高本技术中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的强度。侧板1以及底板2均为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工艺制成。以使侧板1以及底板2具备较高的纵向抗弯曲性能,便于置物。第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工艺的具体过程如下:1)树脂胶膜制备:称取环氧树脂,加入至90℃熔融2h,高速均匀搅拌,冷却至70℃,依次加入固化剂(双氰胺)、促进剂(二乙基四甲基咪唑),比例为100:7:2,高速搅拌至混料均匀,涂到离型纸上,冷却成膜,收卷;2)竹篾制备:竹材截断定长、定宽定厚剖篾:宽2mm、厚0.5mm,含水率保持在25%之间保存,使得竹篾保留一定韧性;3)竹束制备:竹材截断定长、碾压疏解,厚度3mm,宽度为5mm-10mm,含水率在10%左右;4)竹束及竹篾混编片材制备:竹篾和竹束纵横交叉编织,竹束纵向紧密排列,竹篾横向排列,纵向间隔距离为50mm;5)竹束及竹篾混编片材预浸料:竹束及竹篾混编片材上表面涂刷液态环氧树脂,然后常温晾干,再利用热熔浸渍机,上下表面覆盖树脂胶膜,控制树脂含量在30%,热熔浸渍工艺为压力0.2MPa、温度70℃、进料速度2m/min,冷却、存放,制得预浸料后的竹束及竹篾混编片材。6)侧板1或者底板2制备:取预浸料后的竹束及竹篾混编片材、层叠5层、组坯方向顺纹组坯、预压、热压(热压压力3MPa、热压温度130℃、热压时间1.5min/mm)、后期处理(砂光、裁边、封存、机械加工造形)。侧板1或者底板2性能:树脂含量(30%)、树脂流动度(11%),板材密度:0.65g/cm3,板材纵向抗弯曲性能>190MPa。第二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工艺的具体过程如下:1)树脂胶膜制备:称取环氧树脂,加入至100℃熔融1h,高速均匀搅拌,冷却至70℃,加入至100℃熔融1h,高速均匀搅拌,冷却至80℃,依次加入固化剂(双氰胺)、促进剂(2-甲基咪唑),比例为100:8:1,高速搅拌至混料均匀,涂到离型纸上,冷却成膜,收卷;2)竹篾制备:竹材截断定长、定宽定厚剖篾:宽3mm、厚0.8mm,含水率保持在25%之间保存,使得竹篾保留一定韧性;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板(2)、以及两个相互镜像对称的侧板(1);侧板(1)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挂钩(11);侧板(1)的下部设置有贯穿的支撑槽(12);底板(2)的两端分别嵌入支撑槽(12);底板(2)从侧板(1)的一侧伸出;挂钩(11)的中心到侧板(1)的一侧的距离为挂钩距A,侧板(1)的宽度为侧板宽B;则满足挂钩距A<侧板宽B的一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板(2)、以及两个相互镜像对称的侧板(1);侧板(1)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挂钩(11);侧板(1)的下部设置有贯穿的支撑槽(12);底板(2)的两端分别嵌入支撑槽(12);底板(2)从侧板(1)的一侧伸出;挂钩(11)的中心到侧板(1)的一侧的距离为挂钩距A,侧板(1)的宽度为侧板宽B;则满足挂钩距A<侧板宽B的一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其特征在于:侧板(1)以及底板(2)均为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工艺制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束及竹篾混编预浸料置物板,其特征在于:底板(2)的一端向下延伸地设置有支撑端(2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福王戈程海涛顾少华李明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际竹藤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