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永安专利>正文

省水马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938 阅读:6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省水马桶,包括一水箱总成及一便盆总成。该水箱总成具有一外水箱、一外箱盖及设于该外水箱内的给水控制机构、一水封控制机构及一排水控制机构;而该便盆总成则具有一便盆及包括一主及次排放管线的排放管路系统。在该水封控制机构中设置一内水箱,以其中一球阀与一浮球杆的联控制外水箱内的储水及便盆内的水封的形成,而便盆总成包括主、次排放管线。(*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省水马桶。传统虹吸式或洗落式马桶系于水箱中储水,使用时,将储存于水箱中之水完全排出以冲去马桶中之固体或液体排泄物;然而,并非所有排泄秽物均需如此大量之水冲排,如尿液之冲排水量即应与固体粪便之冲排水量有相当大之差别;亦即,冲排含固体粪便物者即可能需要水箱中全部之水量始可冲排完全,而仅对尿液之冲排则仅需少量的水即可;因此,传统式马桶不论是否含有固体粪便物均以相同之水量冲排,显然过于浪费水资源。基于前述之考虑,省水式马桶因应而生,观先前技术有关省水马桶之设计,其主要系就水箱内之元件配置作改变,亦即,配合冲水控制把手、浮球及排水阀等水箱元件之结构变更而达到两段冲水之目的,虽是如此,由于未能就便盆结构部分对应地配合设计,因此,仍具有如传统式马桶所面临之实用问题,列述如下1、由于传统式省水马桶便盆之排放管咱系统仍属单一管路之设计,故在进行冲排尿液之省水段操作中,由水箱所放流至便盆中之水量仍必须足够使便盆内之水面高度能升至高于该单一排放管路之虹吸起始高度点管道上缘,亦即,相当于如本案附图说明图1所示本技术主排放管线之虹吸起始高度点管道上缘点2A,如此始可产生预期之虹吸功能及效果;因此,传统式马桶在此一省水段所放流之水量基本上与全段放流的水量差异并不大,其所产生之节水功效当然有限且显著不良;及2、传统式省水马桶便盆中用以阻绝来自排放管路中异味之水封,由于受到便盆采单一排放管路设计之限制,其水位高度必须保持接近于该单一排放管路之虹吸起始高度点管道下缘,亦即,相当于如本案图1所示本技术主排放管线之虹吸起始高度点处管道下缘点(2B),如此所形成之水封,其水之总量远比实际达成阻绝该单一管路内异味功效所需水量多出许多。因此,传统式省水马桶每进行一次全段或省水段之冲水程序,由于均须形成水封,因而造成之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而其所达成之节水功效亦有限。基于上述之问题,显而可知,传统式省水马桶设计无论在冲流水量及水封水量之节水功效上均不显著,且以整体所耗费水量而论,传统式省水马桶似乎并未达到真正省水之功能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水马桶,对于固体排泄物和液体排泄物可分别进行较大水量的排水或较小水量的排水,从而可节约用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省水马桶,包括一水箱总成及一便盆总成,其中该水箱总成包括一外水箱,其为顶部敞开的箱体;一外箱盖,其嵌合覆盖于该外水箱之上且于顶面开设一主柄孔及一次柄孔;一给水管,其连通该外水箱与外界水管管线且于顶部设一出水管及一枢接座;一浮球,其连接一浮球杆;该杆之远端则枢接于该给水管顶的该枢接座内;一排水阀,其定位于一连通该便盆总成的排水管上,并于顶面设有一引动片且于一侧延伸一枢接座;一泄流管,其连结于并连通该排水管,且于管外侧延伸一限定块;一主控座及次控座,其均具有水平及垂直片且以一销枢接于该排水管侧的枢接座内,而其垂直片上分别形成一主卡槽及次卡槽;一主浮筒及次浮筒,其分别连接至该主控座及次控座水平片的一端;及一主拉柄及次拉柄,其下分别连接一主控线及次控线;该便盆总成包括一便盆;及一排放管路系统;而其特征在于该外水箱内设置一内水箱,其具有一对固定扣片扣合于该外水箱顶缘,于其底面设一开口,而一具有中心通道的定位座则嵌入该内水箱底面的开口中并使该定位座伸出该内水箱底面的下管部分与该泄流管对正套合连通;另一具有嵌合座于一侧的固定座上设有两嵌合孔,并以该嵌合座卡合该内水箱顶缘;一球阀,被定位于该内水箱内的定位座上,其连接一调整线,而该调整线的远端连接于一设置于该浮球杆上的调整座内的可调整该球阀与该定位座间之距离的调整螺丝上而该便盆总成的排放管路系统包括一主排放管线及一次排放管线,其中该次排放管线一端连通该便盆,另端则连通该主排放管线。所述的省水马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拉柄及次拉柄均具有一突缘头部,其穿过该外箱盖顶面的该主柄孔及次柄孔而突出,且分别嵌入固定于内水箱上的固定座上的两嵌合孔内;该主拉柄及次拉柄上更分置一限定行程的上插销;该主拉柄下连接一主控线,其远端连接于该排水阀上的引动片自由端上,而该次拉柄上连接一次控线,其另端则松驰地连接于该主控线处。所述的省水马桶,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座具一向上发散而呈喇叭状的顶口。所述的省水马桶,其特征在于该次排放管线一端藉一上接头而连结连通该便盆,而另端则藉一下接头而连结连通该主排放管线。所述的省水马桶,其特征在于该主排放管线的管道最高处上缘点高于该次排放管线的管道最高处上缘点。所述的省水马桶,其特征在于该水箱总成的外水箱内包括一对升位块,该升位块具有一固定扣座扣合该外水箱的顶缘而定位于该外水箱内壁上。本技术提供一种省水马桶,其于便盆总成中具有独特之主及次排放管线结构配置,且利用虹吸抽排之原理而特殊设计形成如图1所示之两虹吸作用起始高度点,即上缘点2A及2C,即该主及次排放管线之曲线管道中之最高点处,此可将备用之水封水位保持在低于该次管线最高点处之管道下缘,即下缘点(2D),相较于传统式马桶水封水位均低于相当本技术主排放管线最高点处之管体下缘,即下级点2B,本技术之结构确具有节水之功效;此外,藉由排水控制机构之作用,使因应冲流至便盆内之水量不同而形成不同之水面高度,如图6及8中之(2F)及(2G),以便相对于该上缘点2A及2C而产生不同之抽排模式;由于该次管线之管径甚小于该主排放管线之管径,因此,次管线只需要少量之水便能引发虹吸抽排之现象及功效;就结构操作而言,由主拉柄控制主排放操作模式(含固体排泄物之抽排),而由次拉柄控制次排放操作模式(含液体排泄物之抽排),如此藉不同操作模式以因应冲流不同之排泄物,确可达成显著之省水功效。本技术提供一种省水马桶,其具有独特之水封控制机构,尤以其中之内水箱设计,配合特殊之球阀等结构而配置构成;就功效上而言,已设定之内水箱容量,当其中储存之水量排放至便盆内形成水封时,此水封之水可被控制在最低水位,亦即低于如图1所示该次管线之虹吸起始高度点处管道下缘,即下缘点(2D);相较于传统式省水马桶之水封水位,亦即低于其单一排放管路之虹吸起始高度点管道下缘,相对于本技术中之2B点,实具有实质节水之功效;此外,藉由该内水箱中球阀之启闭可控制该内水箱先行储水于内,而后在受控之时机下再将水排放至便盆内形成水封,亦即将在外水箱内连接浮球之浮球杆因外水箱内水位上升而旋转至最上位置并提起球阀后,内水箱内之水始放流入便盆内形成水封,而在管路系统抽排后至储水到必要水位期间,将形成一时间延迟,此可使便盆在冲流完全且干涸后,形成水封之水始放流至便盆内。基于前述之结构,本技术相较于传统虹吸式或洗落式马桶显著地具有下列从未曾揭示或建议于先前技术中之技术特点及效果1、独特之内水箱14设计,其内配合特殊之球阀18设计而配置成一控制总成;就功效上而言,已设定好之内水箱14容量,当其内之水排放至便盆20内形成水封时,此水封之水可被控制在最低水位(即2E)处而达节水之目的;再者,球阀18之启闭可控制内水箱14之水排放至便盆20形成水封之时机,亦即必须在浮球杆131旋转至最上位置时球阀18始开启排放内水箱14内之水,因此形成之时间延迟可使便盆20之冲流完全干净。2、独特之主及次排放管线21及22结构配置,利用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省水马桶,包括一水箱总成及一便盆总成,其中该水箱总成包括:一外水箱,其为顶部敞开的箱体;一外箱盖,其嵌合覆盖于该外水箱之上且于顶面开设一主柄孔及一次柄孔;一给水管,其连通该外水箱与外界水管管线且于顶部设一出水管及一枢接座; 一浮球,其连接一浮球杆;该杆之远端则枢接于该给水管顶的该枢接座内;一排水阀,其定位于一连通该便盆总成的排水管上,并于顶面设有一引动片且于一侧延伸一枢接座;一泄流管,其连结于并连通该排水管,且于管外侧延伸一限定块;一主控座及次控 座,其均具有水平及垂直片且以一销枢接于该排水管侧的枢接座内,而其垂直片上分别形成一主卡槽及次卡槽;一主浮筒及次浮筒,其分别连接至该主控座及次控座水平片的一端;及一主拉柄及次拉柄,其下分别连接一主控线及次控线;该便盆总成包括: 一便盆;及一排放管路系统;而其特征在于:该外水箱内设置一内水箱,其具有一对固定扣片扣合于该外水箱顶缘,于其底面设一开口,而一具有中心通道的定位座则嵌入该内水箱底面的开口中并使该定位座伸出该内水箱底面的下管部分与该泄流管对正套合连通; 另一具有嵌合座于一侧的固定座上设有两嵌合孔,并以该嵌合座卡合该内水箱顶缘;一球阀,被定位于该内水箱内的定位座上,其连接一调整线,而该调整线的远端连接于一设置于该浮球杆上的调整座内的可调整该球阀与该定位座间之距离的调整螺丝上而该便盆总成的排放管路系统包括一主排放管线及一次排放管线,其中该次排放管线一端连通该便盆,另端则连通该主排放管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杨永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