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永安专利>正文

水龙头出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1304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水龙头出水控制装置,借一控制杆推动一呈轴向定位于内套中心之节流销,使该销可上下滑动而顶触一可控制注口开闭状态之钢珠;当以手动顶推该控制杆使自其最低闭合位置移至中间可回复开启位置时,钢珠借由轴向升起之节流销而被顶离该注口,水便由注口进入内套再流出壳体;一旦释手,则该节流销下降而钢珠在水压下立即回至闭合注口之位置;还可将控制杆定位于固定槽内而呈注口开启状态以持续出水。(*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水龙头出水控制装置。节水乃普遍性之问题,水龙头用水无法有效控制之问题,尤以出水之难以控制,长久存在于一般家庭及其他公共使用之盥洗场所。传统之水龙头,除了可调整出水量大小外,均无法达到手离出水口便自动断水之节水功能。公共场所之洗手台,常见水龙头未紧密锁固而致漏水或根本未予关闭而致大量流失之现象,此均造成可观之资源耗费。为解决上述存在于一般家庭及公共使用场所中有关水龙头节水之问题,实亟需一种具有自动断水功能以达节水目的的水龙头装置。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水龙头出水之装置,使用时,以手指顶推控制杆便有水流出使用,当手离控制杆时,水则马上断流以达节水目的。本技术的水龙头出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主体上端制成螺纹缘部,中间处形成压花部,内部形成一端敞开之空间,其上端以一具有中心孔口之隔面所界定,隔面之顶面呈斜面状;壳体下缘则径向相对地各设置一固定槽;一具有中心孔及数周缘雾化孔之雾流环,该雾流环置于该壳体之内部空间中,并使其下缘高于该壳体下缘处之固定槽上缘;一内套,自该壳体上方置入穿过中心孔口而定位于壳体斜面上,下端自雾流环中心穿出,其主体内部形成一空间,该空间上方以一具体中心注口之隔面所界定,该内套周缘还设有两列水孔,一上密封环固定于该内套注口周缘;一钢珠置于所述密封环上;一下密封环则封置于该内套上缘底斜面及该壳体顶斜面之间;一节流销,主体下端面形成球面,上端面则延伸一顶梢,其位于所述钢球下方,该节流销位于内套内部空间内,可上下移动,使顶梢自内套中心注口处顶推该钢珠;一控制杆,其具有分叉之双簧片,而该控制杆则以其一端嵌入固定槽之一内,另一端则受另一固定槽之限制;该节流销受该控制杆之承载而定位。有关本技术之特征,将参照以下附图加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结构分解图,其中截切部分以显示壳体及内套之内部结构;图2为本技术处于闭合位置时之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处于可回复之开启位置时之结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处于固定之开启位置时之结构剖面图。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系一水龙头出水控制装置,其结构系由一壳体1,一内套2,一节流销3,一控制杆4,一钢珠5,一上密封环6,一下密封环7及一雾流环8所组成。该壳体1呈一圆筒状主体,其上端制成螺纹缘部11以利螺合水龙头出水管,中间处形成压花部12可利于手持操作;壳体1之内部形成一端敞开之空间13,其上端以一具有中心孔口14之隔面15所界定,该隔面之顶面则呈斜面状;该壳体1之下缘处,径向相对侧各设置一敞开至壳体下缘之固定槽16及17,该槽体均形成一具卡制颈18之形体。该内套2呈一圆筒体,其内部形成一空间21,该空间21之上端以一具有中心注口22之隔面23所界定;该注口22呈阶梯状而构成一凹环槽25。该内套2之周缘还设有两列水孔24。该节流销3则具一略呈圆柱状之主体,其下端面形成球面31,而上端面则延伸一片状且具有突出部之顶梢32。该控制杆4设计为一具有弹性之簧片状,其分叉之双簧片41于一般情况下呈张开之状态,且于其端部各形成一头柄42,可利于压合双簧片41且有卡制之功效。该雾流环8则为一具有中心孔81及若干周缘雾化孔82之嵌合用元件。组合时,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将上密封环6固定于内套2注口22周缘之凹环槽25内,钢珠5则置于注口22之上且接触该上密封环6;该节流销3自内套2之底部置入而纳于其内部空间21中。再将内套2自壳体1上方置入穿过中心孔口14而使位于壳体1斜面15上。该下密封环7则封于内套2上缘底面及壳体1顶斜面15间;再将雾流环8嵌置于壳体1之内部空间13,并使其下缘高于壳体1下缘处之固定槽16及17上缘;再将包含节流销3于内之内套2自壳体1中心孔口14穿入并自雾流环8中心孔81穿出,而控制杆4则以其一端嵌入固定槽16之颈18内卡制,另一端则受限于另一固定槽17内,使不致离位;节流销3便受控制杆4之承载而定位(如图2所示)。组合后之控制装置以其壳体1外围上缘之螺纹缘部11与水龙头出水管9螺合固定。以形成一水龙头出水装置。本技术使用状态,如图2至4所示。当处于闭合状态时(如图2),节流销3之顶梢32位于注口22之下,钢珠5受水压而紧抵于上封环6之上,而控制杆4则位于其最低之闭合位置上。当以手动顶推控制杆4便自其最低闭合位置移至中间可回复开启位置时(如图3),钢珠5藉由轴向升起之节流销3之顶梢32而被顶离注口22,水便由注口22进入内套2再经水孔24流入壳体1内,再经雾流环8而呈雾化流出。一旦释手,节流销3下降,钢珠5亦在水压下立即回至紧封注口22之位置上。当手动地将控制杆4自其最低闭合位置推移至啮合固定槽17之固定开启位置时(如图4),由于槽之卡制,既使释手,控制杆4仍将定位于固定槽17内而呈注口22开启以持续出水之状态,经手动压合控制杆4之双簧片41并沿槽17退出,使其脱离控制杆4与固定槽17之卡制,节流销3因而下降,且在水压下,钢珠54亦将回至闭合注口22之位置上。权利要求1.一种水龙头出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主体上端制成螺纹缘部,中间处形成压花部,内部形成一端敞开之空间,其上端以一具有中心孔口之隔面所界定,隔面之顶面呈斜面状;壳体下缘则径向相对地各设置一固定槽;一具有中心孔及数周缘雾化孔之雾流环,该雾流环置于该壳体之内部空间中,并使其下缘高于该壳体下缘处之固定槽上缘;一内套,自该壳体上方置入穿过中心孔口而定位于壳体斜面上,下端自雾流环中心穿出,其主体内部形成一空间,该空间上方以一具有中心注口之隔面所界定,该内套周缘还设有两列水孔,一上密封环固定于该内套注口周缘;一钢珠置于所述密封环上;一下密封环则封置于该内套上缘底斜面及该壳体顶斜面之间;一节流销,主体下端面形成球面,上端面则延伸一顶梢,其位于所述钢球下方,该节流销位于内套内部空间内,可上下移动,使顶梢自内套中心注口处顶推该钢珠;一控制杆,其具有分叉之双簧片,而该控制杆则以其一端嵌入固定槽之一内,另一端则受另一固定槽之限制;该节流销受该控制杆之承载而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注口呈阶梯状而形成一凹环槽,该上密封环便是嵌固于该壳体中心注口周缘之该凹环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槽为敞开至该壳体下缘之槽形,且均形成一卡制颈于内,以利卡合该控制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杆双簧片之一端部形成一头柄,以利于压合双簧片。专利摘要一水龙头出水控制装置,借一控制杆推动一呈轴向定位于内套中心之节流销,使该销可上下滑动而顶触一可控制注口开闭状态之钢珠;当以手动顶推该控制杆使自其最低闭合位置移至中间可回复开启位置时,钢珠借由轴向升起之节流销而被顶离该注口,水便由注口进入内套再流出壳体;一旦释手,则该节流销下降而钢珠在水压下立即回至闭合注口之位置;还可将控制杆定位于固定槽内而呈注口开启状态以持续出水。文档编号F16K1/00GK2161785SQ9321343公开日1994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杨永安 申请人:杨永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龙头出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主体上端制成螺纹缘部,中间处形成压花部,内部形成一端敞开之空间,其上端以一具有中心孔口之隔面所界定,隔面之顶面呈斜面状;壳体下缘则径向相对地各设置一固定槽;一具有中心孔及数周缘雾化孔之雾流环,该雾流环置于该壳体之内部空间中,并使其下缘高于该壳体下缘处之固定槽上缘;一内套,自该壳体上方置入穿过中心孔口而定位于壳体斜面上,下端自雾流环中心穿出,其主体内部形成一空间,该空间上方以一具有中心注口之隔面所界定,该内套周缘还设有两列水孔,一上密封环固定于该内套注口周缘;一钢珠置于所述密封环上;一下密封环则封置于该内套上缘底斜面及该壳体顶斜面之间;一节流销,主体下端面形成球面,上端面则延伸一顶梢,其位于所述钢球下方,该节流销位于内套内部空间内,可上下移动,使顶梢自内套中心注口处顶推该钢珠;一控制杆,其具有分叉之双簧片,而该控制杆则以其一端嵌入固定槽之一内,另一端则受另一固定槽之限制;该节流销受该控制杆之承载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杨永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