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72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包括:挡墙、排水管、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第一检查井埋设于挡墙顶部,第二检查井埋设于挡墙下方的地下,第一检查井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排水管的第一端,第二检查井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排水管的第二端,排水管的第二端至第二检查井的管路上至少包括两次转弯路径,排水管沿挡墙竖直设置,第二连接管及排水管底部外壁设有混凝土包裹层,排水管的第一端设有延伸部,延伸部端部设有通气帽。排水管引下至挡墙底部后,在底部进行至少两次转弯后引至第二检查井,减小了水对第二检查井的冲击力,而且第二连接管及排水管底部外壁设有混凝土包裹层,避免了长时间冲击冲坏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
本技术涉及排水
,特别涉及一种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通常在地面坡度较大时,为了避免排水管道受到冲刷,管道坡度会小于地面坡度,只能在适当位置增设跌水井,当地面上出现陡降的情况,通常也是采用跌水井来解决。但当遇到高差较大的断崖时,跌水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为规范规定,管径为DN300~DN600时,其跌水水头高度不宜大于4米(大于4米即为高落差),不然检查井很容易被冲刷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水管经过高落差后容易冲坏管道和检查井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包括:挡墙、排水管、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所述第一检查井埋设于挡墙顶部,第二检查井埋设于挡墙下方的地下,且与挡墙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一检查井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检查井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排水管的第二端,所述排水管的第二端至第二检查井的管路上至少包括两次转弯路径,所述排水管沿挡墙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及排水管底部外壁设有混凝土包裹层,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设有延伸部,延伸部端部设有通气帽。其中,所述第二检查井与挡墙间隔的预定距离大于1.5m。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为L型管,排水管垂直于L型管所确定的平面,L型管的第一管段连接排水管,第二管段连接所述第二检查井。其中,所述第一管段长度大于1m,第二管段长度大于1.5m。其中,所述混凝土包裹层厚度大于300mm。其中,所述排水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为铸铁管。本技术的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中,排水管引下至挡墙底部后,在底部进行至少两次转弯后引至第二检查井,减小了水对第二检查井的冲击力,而且第二连接管及排水管底部外壁设有混凝土包裹层,避免了长时间冲击冲坏管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中管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的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如图1和2所示,包括:挡墙1、排水管2、第一检查井3和第二检查井4,第一检查井3埋设于挡墙1顶部,第二检查井4埋设于挡墙1下方的地下,且与挡墙1间隔预定距离,预定距离用于设置水流缓冲管路,也为管路外围加固预留空间。第一检查井3通过第一连接管5连接排水管2的第一端,第二检查井4通过第二连接管6连接排水管2的第二端,如图2中虚线圆框处所示,排水管2的第二端至第二检查井4的管路上至少包括两次转弯路径,排水管2沿挡墙1竖直设置,第二连接管6及排水管2底部外壁设有混凝土包裹层7。为了避免气堵,增大排水流量,排水管2的第一端设有延伸部8,延伸部8端部设有通气帽9,垂直引下段向上进行通气。本实施例的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中,排水管2引下至挡墙1底部后,在底部进行至少两次转弯后引至第二检查井4,减小了水对第二检查井4的冲击力,而且第二连接管6及排水管2底部外壁设有混凝土包裹层7,避免了长时间冲击冲坏管道。本实施例解决了高差较大(4米以上或者更高),无法采用跌水井处理的排水问题,通常无法设置跌水井时,会顺着小区道路引至市政道排水管,可能会走很长的管道,用此方法节约了管道长度,降低了管道造价,而且在山地地形建筑中,有的时候排水管只能从断崖处引下,为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排水管2垂直引下,避免做深度很大的跌水井,也能节约造价。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查井4与挡墙1间隔的预定距离大于1.5m,1.5米以上距离能够有效减缓跌水的冲击力。要使得排水管2的第二端至第二检查井4的管路上至少包括两次转弯路径,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6为L型管,排水管2垂直于L型管所确定的平面,L型管的第一管段连接排水管2,第二管段连接第二检查井4,即排水管2的末端与第一管段的连接处形成一个拐弯,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形成一个拐弯。第一管段长度大于1m,第二管段长度大于1.5m,长度较长才能有效减缓跌水的冲击力。第二连接管6也可以是与地面平行的多个S形弯管,进一步地降低水的冲击。混凝土包裹层厚度大于300mm,300mm以上的厚度抗水由高处跌落的能力较强,若厚度太薄,受到水的冲击后对排水管2和第二连接管6的包裹易松动。本实施例中,排水管2、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均为铸铁管,铸铁管刚性好,本身抗冲击能力强,第一连接管5的最小坡度按2%进行设计,第二连接管6的最小坡度按5‰进行设计,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的最大设计坡度以最大流速为3m/s进行计算确定,铸铁管管径以排水流量和坡度经计算求得。第二连接管6的坡度较缓,进一步减小水的冲击,而且节约埋深。采用铸铁管排水可以满足更高落差的要求,如8米甚至更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墙、排水管、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所述第一检查井埋设于挡墙顶部,第二检查井埋设于挡墙下方的地下,且与挡墙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一检查井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检查井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排水管的第二端,所述排水管的第二端至第二检查井的管路上至少包括两次转弯路径,所述排水管沿挡墙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及排水管底部外壁设有混凝土包裹层,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设有延伸部,延伸部端部设有通气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墙、排水管、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所述第一检查井埋设于挡墙顶部,第二检查井埋设于挡墙下方的地下,且与挡墙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一检查井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检查井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排水管的第二端,所述排水管的第二端至第二检查井的管路上至少包括两次转弯路径,所述排水管沿挡墙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及排水管底部外壁设有混凝土包裹层,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设有延伸部,延伸部端部设有通气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的排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信堡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