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地工程加筋土工格栅挡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25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造地工程加筋土工格栅挡墙,包括网眼袋、墙体和格栅体,网眼袋的外侧包裹设置有格栅体,格栅体之间通过连接棒连接,且格栅体自下而上水平铺设在地基的顶端,格栅体的一侧连接有墙体,墙体的底端与水平加强筋固定,水平加强筋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凹槽,连接凹槽的底端通过下连接块与四连杆连接,四连杆的两侧通过铰链与限位块连接,四连杆的顶端通过上连接块与承重板连接,承重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凸块,凸块插设在竖直加强筋的底端,竖直加强筋的顶端固定有调整板,调整板的一侧与支架连接,且支架与墙体的顶端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约土地资源,有效防止边坡失稳,保证土地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地工程加筋土工格栅挡墙
本技术涉及挡墙
,尤其涉及造地工程加筋土工格栅挡墙。
技术介绍
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现有技术中的挡墙常用的方式有放坡支护,放坡加块石重力式挡土墙支护,放坡支护方案施工技术简单,但填方边坡处土方量大,为了土方平衡,得降低场平标高,故增加了整个站址的挖填土方量和挖方区的边坡量,放坡加块石重力式挡土墙支护自重大,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有要求,比放坡支护节约一些占地面积及土方量,但收效也不大。随着社会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电力工程设施建设不仅应在技术方案上充分考虑节约用地,在站外设施上也应优化技术方案,做到土地资源利用与技术经济效益的合理,符合国网公司“两型一化”导则,应以最少的土地资源达到变电站建设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造地工程加筋土工格栅挡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造地工程加筋土工格栅挡墙,包括网眼袋、墙体和格栅体,所述网眼袋的外侧包裹设置有格栅体,格栅体之间通过连接棒连接,且格栅体自下而上水平铺设在地基的顶端,格栅体的一侧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造地工程加筋土工格栅挡墙,包括网眼袋(1)、墙体(2)和格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眼袋(1)的外侧包裹设置有格栅体(7),格栅体(7)之间通过连接棒连接,且格栅体(7)自下而上水平铺设在地基的顶端,格栅体(7)的一侧连接有墙体(2),墙体(2)的底端与水平加强筋(6)固定,水平加强筋(6)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凹槽(13),连接凹槽(13)的底端固定有下连接块,且下连接块通过铰链与四连杆(14)连接,四连杆(14)的两侧通过铰链与限位块(8)连接,且限位块(8)与连接凹槽(13)的内壁相抵靠,四连杆(14)的顶端通过铰链与上连接块连接,且上连接块固定在承重板(12)的底端,承重板(12)水平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造地工程加筋土工格栅挡墙,包括网眼袋(1)、墙体(2)和格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眼袋(1)的外侧包裹设置有格栅体(7),格栅体(7)之间通过连接棒连接,且格栅体(7)自下而上水平铺设在地基的顶端,格栅体(7)的一侧连接有墙体(2),墙体(2)的底端与水平加强筋(6)固定,水平加强筋(6)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凹槽(13),连接凹槽(13)的底端固定有下连接块,且下连接块通过铰链与四连杆(14)连接,四连杆(14)的两侧通过铰链与限位块(8)连接,且限位块(8)与连接凹槽(13)的内壁相抵靠,四连杆(14)的顶端通过铰链与上连接块连接,且上连接块固定在承重板(12)的底端,承重板(12)水平设置,且承重板(12)的两端与连接凹槽(13)的内壁滑动连接,承重板(12)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凸块(11),凸块(11)插设在竖直加强筋(5)的底端,竖直加强筋(5)的顶端固定有调整板(4),调整板(4)的一侧与支架(3)连接,且支架(3)与墙体(2)的顶端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地工程加筋土工格栅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13)的形状为圆柱体,且连接凹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化波陈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