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斜特厚煤层巷顶沿空掘巷非对称锚秆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060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具体是一种倾斜特厚煤层巷顶沿空掘巷非对称锚秆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用错层位巷道布置方法,在相邻区段的同一层煤层中,将连接回采工作面两端的进风巷与回风巷分别布置在特厚煤层的不同层位,进风巷沿顶板,回风巷沿底板;第二步:将接续工作面的回风巷以内错式的方式布置在已开采区段下部采空区边缘下方,形成巷顶沿空掘巷,通过调整内错距离;第三步:具体设计锚杆或锚索支护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支护成本,提高了成巷速率,矿井安全得到保障,有利于高产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斜特厚煤层巷顶沿空掘巷非对称锚秆支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具体是一种倾斜特厚煤层巷顶沿空掘巷非对称锚秆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习惯上把厚度大于8m的煤层称为特厚煤层。除神东矿区少数几个千万吨级特大型矿井大采高工作面可以达到8m外,我国特厚煤层开采普遍采用放顶煤开采方法。但传统放顶煤开采存在丢煤较多、留煤柱回收率低等特点,以及存在防治火灾、瓦斯排放、粉尘治理比较严重的问题,工作面面两端的顺槽沿底板同一层位布置,受区段煤柱影响,工作面端头支护和下区段巷道维护困难。对于倾斜煤层,还存在采煤设备稳定性问题,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易下滑,液压支架易发生倾倒,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远,中间的三角煤割不透,严重影响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如图1所示,倾斜特厚煤层错层位内错式巷道布置方法,把区段进风巷和回风巷道分别布置在不同层位,由于进风巷处于已采工作面采空区边缘下方,故称之为“巷顶沿空掘巷”。可以看出,工作面下端起坡变平段保证了整个工作面设备的稳定性;两个相邻工作面之间取消了常规的矩形煤柱护巷,紧邻工作面对应的进风巷与回风巷之间形成內错式的搭接结构,相邻下区段工作面回风巷处于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倾斜特厚煤层巷顶沿空掘巷非对称锚秆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用错层位巷道布置方法,在相邻区段的同一层煤层中,将连接回采工作面两端的进风巷与回风巷分别布置在特厚煤层的不同层位,进风巷沿顶板,回风巷沿底板;第二步:将接续工作面的回风巷以内错式的方式布置在已开采区段下部采空区边缘下方,形成巷顶沿空掘巷,通过调整内错距离,使巷顶沿空掘巷留出足够厚度的顶煤,至少大于锚杆或锚索长度,以设计锚杆或锚索支护,满锚杆或锚索有足够的着力点;第三步:具体设计锚杆或锚索支护方案,若布置在变平段正下方,由于顶煤厚度随变平段弧度变化,因此顶锚杆沿断面横向长度不同,右侧顶煤较厚,则采用较长的锚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斜特厚煤层巷顶沿空掘巷非对称锚秆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用错层位巷道布置方法,在相邻区段的同一层煤层中,将连接回采工作面两端的进风巷与回风巷分别布置在特厚煤层的不同层位,进风巷沿顶板,回风巷沿底板;第二步:将接续工作面的回风巷以内错式的方式布置在已开采区段下部采空区边缘下方,形成巷顶沿空掘巷,通过调整内错距离,使巷顶沿空掘巷留出足够厚度的顶煤,至少大于锚杆或锚索长度,以设计锚杆或锚索支护,满锚杆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飞冯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