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层采油选井的技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058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分层采油选井的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包括:1)划分油气藏类型;2)判断油气藏潜力目标层位及分层采油类型λ;3)利用评价参数与分层采油类型进行量化评分;4)实施井位的优选;5)动态跟踪评价。该技术方法充分利用前期油田所有动静态资料,在油藏地质、测井、油藏工程方法的基础上,对单井纵向上钻遇的不同油气藏类型进行评价,落实不同类型油藏的潜力,确定分层采油评价要素及量化评分,优选实施井位与分层采油层位,进而提高油田原油产量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分层采油选井的技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油选井的技术方法,具体为一种新型分层采油选井的技术方法,属于石油勘探开发应用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分层采油技术是将在不适合多层合采的油井,纵向分为相互独立的两到三个部分,然后用分采管柱对不同部分进行有效分隔,使各层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从真正意义上缓解油井层间矛盾,从而减少作业次数,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目前分层采油技术应用主要是从工艺管柱方面、采油方式、老油田后期高含水井、分层产量控制等等工艺角度进行分析,并没有与工程工艺相结合。此外,在分层采油过程中,现有技术并未综合考虑地质、测井、油藏工程、工艺等几方面影响因素,通过公式计算将各影响因素归一化、矢量化、分配权重等,量化每口单井综合评价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分层采油选井的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采用指标量化的分层采油选井方法,从油藏类型的确定到综合评判因子的计算,解决了以前只从定性层面分析的弊端。通过油藏工程公式计算纵向油藏类型,依据纵向油藏类型对单井进行归类,确定实施分层采油要素,对单井各项要素进行量化评分得到最终优先实施分层采油措施单井,为油田实际的开发工作提供经济有效、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分层采油选井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划分油气藏类型。根据油气藏驱动指数、油气层储层评价、油气藏幅度大小划分油气藏类型。依据油气藏驱动指数大小将油气藏分为油环气藏、气顶油藏和纯油藏;依据油气层储层评价将油层分为一类油层、二类油层和三类油层,同类型油层合采非均质性弱,不同类型油层合采非均质性强;依据油气藏幅度大小将油气藏分为高幅度油气藏、中幅度油气藏和低幅度油气藏。步骤B、判断油气藏潜力,确定分层采油层位及分层采油类型(λ)。依据油气田储量技术经济评价规定、单井控制可采储量经济极限公式和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公式,判断油气田储量规模、储量丰度、千米井深产能、米采油指数等指标类别,评价单井目标层位是否具备开发潜力以及潜力大小。对于具备潜力的目标层位进行类型排列组合,比如存在弱边水高幅油环气藏与中等边水中幅气顶油藏分层采油、中等边水中幅气顶油藏与强边水低幅纯油藏分层采油、弱边水高幅油环气藏与强边水低幅纯油藏分层采油等等。对纵向油藏类型统一的单井不考虑实施此项分层采油措施。步骤C、利用评价参数与分层采油类型λ进行量化评分。依据分层采油实施需要,利用日产油、压力系数、检泵周期、汽油比、含水、米采油指数、剩余油层数、剩余油层厚度、层间变异系数、层间渗透率级差10项要素,首先对10项评价要素进行归一化计算,其次按照“升序”、“逆序”进行矢量化处理,第三分配各项要素的权重,第四在考虑分层采油所属类型λ、变权权重向量以及矢量化因素的条件下,计算得到单井综合评价因子。其中λ的给定依据油田单井实际生产情况的轻重缓急给定。步骤D、实施井位的优选。优选量化评分计算后单井综合评价因子高的单井,结合分层采油工艺要求进行最终分层采油井位优选工作。工艺要求分层采油:两段之间距离大于10m、套管无套损套变、管外无窜槽、油层不出砂、地层温度小于120℃、地层压差小于10Mpa,若符合以上工艺要求,对高分单井进行分层采油措施,若不符合以上要求中的一项,进行重新筛选,确保措施有效性。步骤E、动态跟踪开发效果。依据分层采油措施井实际生产情况,及时调整数学模型参数,为后续分层采油井和其他油田的提供实践经验。进一步,所述步骤A还包括:划分油气藏类型除了利用普通油气层储量评价、油气藏幅度大小评价,还采用油藏工程计算方法的油气藏驱动指数计算。根据物质平衡方程,对油气藏的弹性能量,溶解气能量,气顶能量,天然水驱能量进行分别计算,得到四个代表不同驱动方式的驱动指数。这四部分能量可分别用下列公式1~公式4进行计算:弹性驱动油藏驱动指数(EDI),溶解气驱油藏驱动指数(DDI),气顶驱动油藏驱动指数(CDI)和天然水驱油藏驱动指数(WeDI):式中:N—原始石油地质储量(104m3);m—气顶指数;Np—累积产油量(104m3);Wp—累积产水量(104m3);We—累积天然水侵量(104m3);Bgi—原始地层压力下气体积系数;Bti—地层原油原始体积系数(Bti=Boi);Bt—地层原油双相体积系数;Rsi—原始气油比,m3/m3;Rp—累积生产气油比,m3/m3;Swi—束缚水饱和度;Cw—地层水压缩系数,MPa-1;Cf—岩石有效压缩系数,MPa-1;Pi—原始地层压力,MPa;P—目前地层压力,MPa。进一步,所述步骤B还包括:米采油指数是指单位生产压差下每米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是评价储层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依据米采油指数公式(公式5)、单井控制可采储量经济极限公式(公式6)和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公式(公式7),判断油气田整体潜力、目标潜力层位潜力和开发经济效益。式中:Jo—米采油指数(t/(MPa.d));p—静压(MPa);pwf—流压(MPa);ID—平均一口井的钻井投资(包括射孔、压裂等)(元/井);IB—平均一口井的地面建设(包括矿区建设等)(元/井);R—投资贷款利率;T—开发评价年限(a);β—油井系数;τo—采油时率;do—原油商品率;Po—原油销售价格,元/吨;O—原油成本,元/吨;0.0365—年时间单位换算;DC—年综合递减率;Nmink—单井控制可采储量经济极限;qmin—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吨/天;Wi—开发评价年限内的采出程度。进一步,所述步骤C还包括:量化指标因素分析采用实际生产与数学理论模型相结合的特点,首先通过公式8对每个因素进行归一化计算,其次将单因素划分为“升序”和“逆序”两类,通过公式9、公式10分别对“升序”和“逆序”的因素进行矢量化,最后在考虑分层采油所属类型(λ)、变权权重向量(β)以及矢量化因素(F)的条件下,利用矩阵数列公式11得到综合评判系数(FC),根据分数高低依次实施分层采油措施。“升序”Fij(X)=fij(X)公式9“逆序”Fij(X)=1-fij(X)公式10式中:x-某项评价因素的平均值;αmin-某项评价因素的最小值;αmax-某项评价因素的最大值;fij-某项评价因素的归一化数值;Fij-某项评价因素的矢量化系数;λ-不同类型分层采油情况下对应系数;β-变权权重向量;FC-综合评价因子。通过上述方法提出的分层采油井措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定量计算,使得最终结果更加清晰、更直观了解每口井实施该措施的潜力大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指标量化的分层采油选井方法,从油藏类型的确定到综合评判因子的计算,解决了以前只从定性层面分析的弊端。通过油藏工程公式计算纵向油藏类型,依据纵向油藏类型对单井进行归类,确定实施分层采油要素,对单井各项要素进行量化评分得到最终优先实施分层采油措施单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地质、测井和油藏中的层间变异系数、层间渗透率级差、油藏幅度、充满程度、电性、岩性、物性和各项开发指标等因素,具有考虑因素全面,操作简单,符合实际的特点,为油气田后续开发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附表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H油田井位构造图;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分层采油选井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划分油气藏类型:根据油气藏驱动指数、油气层储层评价、油气藏幅度大小划分油气藏类型;依据油气藏驱动指数大小将油气藏分为油环气藏、气顶油藏和纯油藏;依据油气层储层评价将油层分为一类油层、二类油层和三类油层,同类型油层合采非均质性弱,不同类型油层合采非均质性强;依据油气藏幅度大小将油气藏分为高幅度油气藏、中幅度油气藏和低幅度油气藏;步骤B、判断油气藏潜力:确定分层采油层位及分层采油类型λ,依据油气田储量技术经济评价规定、单井控制可采储量经济极限公式和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公式,判断油气田储量规模、储量丰度、千米井深产能、米采油指数等指标类别,评价单井目标层位是否具备开发潜力以及潜力大小;对于具备潜力的目标层位进行类型排列组合,对纵向油藏类型统一的单井不考虑实施此项分层采油措施;步骤C、利用评价参数与分层采油类型λ进行量化评分:依据分层采油实施需要,利用日产油、压力系数、检泵周期、汽油比、含水、米采油指数、剩余油层数、剩余油层厚度、层间变异系数、层间渗透率级差10项要素;首先、对10项评价要素进行归一化计算,其次、按照“升序”、“逆序”进行矢量化处理,第三、分配各项要素的权重,第四、在考虑分层采油所属类型λ、变权权重向量以及矢量化因素的条件下,计算得到单井综合评价因子。其中λ的给定依据油田单井实际生产情况的轻重缓急给定;步骤D、实施井位的优选:优选量化评分计算后单井综合评价因子高的单井,结合分层采油工艺要求进行最终分层采油井位优选工作;工艺要求分层采油,两段之间距离大于10m、套管无套损套变、管外无窜槽、油层不出砂、地层温度小于120℃、地层压差小于10Mpa,若符合以上工艺要求,对高分单井进行分层采油措施,若不符合以上要求中的一项,进行重新筛选,确保措施有效性;步骤E、动态跟踪开发效果:依据分层采油措施井实际生产情况,及时调整数学模型参数,为后续分层采油井和其他油田的提供实践经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分层采油选井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划分油气藏类型:根据油气藏驱动指数、油气层储层评价、油气藏幅度大小划分油气藏类型;依据油气藏驱动指数大小将油气藏分为油环气藏、气顶油藏和纯油藏;依据油气层储层评价将油层分为一类油层、二类油层和三类油层,同类型油层合采非均质性弱,不同类型油层合采非均质性强;依据油气藏幅度大小将油气藏分为高幅度油气藏、中幅度油气藏和低幅度油气藏;步骤B、判断油气藏潜力:确定分层采油层位及分层采油类型λ,依据油气田储量技术经济评价规定、单井控制可采储量经济极限公式和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公式,判断油气田储量规模、储量丰度、千米井深产能、米采油指数等指标类别,评价单井目标层位是否具备开发潜力以及潜力大小;对于具备潜力的目标层位进行类型排列组合,对纵向油藏类型统一的单井不考虑实施此项分层采油措施;步骤C、利用评价参数与分层采油类型λ进行量化评分:依据分层采油实施需要,利用日产油、压力系数、检泵周期、汽油比、含水、米采油指数、剩余油层数、剩余油层厚度、层间变异系数、层间渗透率级差10项要素;首先、对10项评价要素进行归一化计算,其次、按照“升序”、“逆序”进行矢量化处理,第三、分配各项要素的权重,第四、在考虑分层采油所属类型λ、变权权重向量以及矢量化因素的条件下,计算得到单井综合评价因子。其中λ的给定依据油田单井实际生产情况的轻重缓急给定;步骤D、实施井位的优选:优选量化评分计算后单井综合评价因子高的单井,结合分层采油工艺要求进行最终分层采油井位优选工作;工艺要求分层采油,两段之间距离大于10m、套管无套损套变、管外无窜槽、油层不出砂、地层温度小于120℃、地层压差小于10Mpa,若符合以上工艺要求,对高分单井进行分层采油措施,若不符合以上要求中的一项,进行重新筛选,确保措施有效性;步骤E、动态跟踪开发效果:依据分层采油措施井实际生产情况,及时调整数学模型参数,为后续分层采油井和其他油田的提供实践经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层采油选井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划分油气藏类型除了利用普通油气层储量评价、油气藏幅度大小评价,还采用油藏工程计算方法的油气藏驱动指数计算,根据物质平衡方程,对油气藏的弹性能量,溶解气能量,气顶能量,天然水驱能量进行分别计算,得到四个代表不同驱动方式的驱动指数,该四部分能量可分别用下列公式1~公式4进行计算:弹性驱动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松江殷金平冯国杰窦煜李涛周春香李炼民乐涛涛邢卫东张东星杜艳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