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1906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包括成井以及设置在成井内的抽水装置,成井划分出第一含水层、第一隔水层、第二含水层、第二隔水层以及第三含水层分别所在的成井内的位置深度,抽水装置包括井管,井管内设置有套管,套管和井管的结构相同,其由第一连接管、第一滤水管、第二连接管、第二滤水管、第三连接管以及第三滤水管组成,井管与套管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止水板、第二止水板以及第三止水板,套管的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内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管,凸管上设置有钻杆反丝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分层抽水试验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文地质钻探
,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为了取得不同层位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一般有2种方法:(1)针对每一个含水层位都施工一眼钻探井,分别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工作;(2)采用复杂的施工工艺,分阶段钻井,分阶段成井施工,对不同深度的含水层进行水文地质试验。以上2种方法都存在有较大的问题,前者虽然施工工艺简单,但需要施工的井数多,钻探工作量大,对资金需要较大的投入;后者施工工艺复杂,并且施工、试验间隔进行,需要较长的施工时间和试验时间,不经济,容易出现各类钻井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有效提高分层抽水试验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包括钻孔取芯结束后并经扩孔处理后的成井以及设置在所述成井内的抽水装置,所述成井根据岩性和电测曲线数据划分出位于地表层下方的第一含水层、第一隔水层、第二含水层、第二隔水层以及第三含水层分别所在的成井内的位置深度,所述抽水装置包括井管,所述井管外壁与成井的井壁间隙中从下往上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孔取芯结束后并经扩孔处理后的成井以及设置在所述成井内的抽水装置,所述成井根据岩性和电测曲线数据划分出位于地表层下方的第一含水层、第一隔水层、第二含水层、第二隔水层以及第三含水层分别所在的成井内的位置深度,所述抽水装置包括井管,所述井管外壁与成井的井壁间隙中从下往上依次填充有第三砾料层、第二止水粘土层、第二砾料层、第一止水粘土层、第一砾料层以及水泥固井层;所述井管内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和井管的结构相同,其由从上往下相互连接在一起且分别与地表层、第一含水层、第一隔水层、第二含水层、第二隔水层以及第三含水层相对应的第一连接管、第一滤水管、第二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孔取芯结束后并经扩孔处理后的成井以及设置在所述成井内的抽水装置,所述成井根据岩性和电测曲线数据划分出位于地表层下方的第一含水层、第一隔水层、第二含水层、第二隔水层以及第三含水层分别所在的成井内的位置深度,所述抽水装置包括井管,所述井管外壁与成井的井壁间隙中从下往上依次填充有第三砾料层、第二止水粘土层、第二砾料层、第一止水粘土层、第一砾料层以及水泥固井层;所述井管内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和井管的结构相同,其由从上往下相互连接在一起且分别与地表层、第一含水层、第一隔水层、第二含水层、第二隔水层以及第三含水层相对应的第一连接管、第一滤水管、第二连接管、第二滤水管、第三连接管以及第三滤水管组成,所述井管与套管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止水板、第二止水板以及第三止水板,所述套管的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玉良顾小凡苏延鹤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煤炭地质一零五勘探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