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黑臭淤泥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0553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黑臭淤泥治理装置,包括筛网、垃圾收集池、过滤盒、防护架、支撑杆、轴承、扇叶、出水管、单向阀和浮子,所述筛网的右方开设有垃圾收集池,且垃圾收集池内部安装有过滤盒,所述保护壳的顶端右部安装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均安装有扇叶,所述保护壳的右侧中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内部嵌入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过滤盒,能便于使用者将河道中污泥利用过滤盒排出河道,设置扇叶,能便于利用河道中水流动产生的能量装换为电能,设置单向阀,能防止污水回流至装置,设置浮子,能便于使用者知道装置具体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黑臭淤泥治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黑臭淤泥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目前市场上的河道治理装置结构复杂,没有将水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并且利用,不能将污泥排出河道,防止二次污染,并且不能防止污水回流,在使用时候不能够知道装置在水中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黑臭淤泥治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将水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并且利用,不能将污泥排出河道,防止二次污染,并且不能防止污水回流,在使用时候不能够知道装置在水中的位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黑臭淤泥治理装置,包括保护壳、底座、垃圾收集池、筛网、支撑杆、防护架、轴承、扇叶、出水管、导线、浮子、电源开关、过滤盒、防水保护壳、蓄电池、发电器、过滤内芯、电机、搅拌叶轮和单向阀,所述保护壳底端四角均安装有底座,且保护壳左侧安装有筛网,所述筛网右方开设有垃圾收集池,且垃圾收集池内部安装有过滤盒,所述保护壳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黑臭淤泥治理装置,包括保护壳(1)、底座(2)、垃圾收集池(3)、筛网(4)、支撑杆(5)、防护架(6)、轴承(7)、扇叶(8)、出水管(9)、导线(10)、浮子(11)、电源开关(12)、过滤盒(13)、防水保护壳(14)、蓄电池(15)、发电器(16)、过滤内芯(17)、电机(18)、搅拌叶轮(19)和单向阀(2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底端四角均安装有底座(2),且保护壳(1)左侧安装有筛网(4),所述筛网(4)右方开设有垃圾收集池(3),且垃圾收集池(3)内部安装有过滤盒(13),所述保护壳(1)顶端右部安装有防护架(6),所述防护架(6)内部安装有支撑杆(5),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黑臭淤泥治理装置,包括保护壳(1)、底座(2)、垃圾收集池(3)、筛网(4)、支撑杆(5)、防护架(6)、轴承(7)、扇叶(8)、出水管(9)、导线(10)、浮子(11)、电源开关(12)、过滤盒(13)、防水保护壳(14)、蓄电池(15)、发电器(16)、过滤内芯(17)、电机(18)、搅拌叶轮(19)和单向阀(2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底端四角均安装有底座(2),且保护壳(1)左侧安装有筛网(4),所述筛网(4)右方开设有垃圾收集池(3),且垃圾收集池(3)内部安装有过滤盒(13),所述保护壳(1)顶端右部安装有防护架(6),所述防护架(6)内部安装有支撑杆(5),且支撑杆(5)顶端安装有轴承(7),所述轴承(7)外侧均安装有扇叶(8),所述保护壳(1)右侧中部连接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内部嵌入有单向阀(20),所述保护壳(1)右侧连接有导线(10),所述导线(10)顶端连接有浮子(11),且浮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占友杨占良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三川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