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动滤油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51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动滤油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壶本体、油壶上盖、粗过滤器、精过滤器、油泵和蓄电池;所述的油壶上盖盖在油壶本体的上方开口上,油壶上盖上设有加油口,加油口上设有粗过滤器,粗过滤器上方设有透气盖,通过透气盖能够将加油口和粗过滤器盖住;油壶上盖上设有活动提手;油壶本体内下部设有油泵,所述的精过滤器位于油泵出口和油壶的油嘴之间,经过过滤后的油从精过滤器经过油嘴流出;油嘴内设有球阀;油壶本体上还分别设有加油用把手、启停油泵的操作开关、蓄电池和充电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轻快便捷的向设备加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动滤油壶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壶,特别是一种便携式电动滤油壶。
技术介绍
液压设备、减速机、偶合器在钢铁、冶金行业的皮带机、堆取料机上普遍应用,因其点多面广,上述设备使用中发现需要补充油液时,为了快速恢复生产,许多情况下,现场人员直接将成品油桶内的抽(倒)出到油壶内,然后直接加入到需补油的设备中;按照作业规范,必须加入同型号的油,且需要进行过滤后才能添加,以消除油品中的杂质对设备的影响,特别对液压系统影响更大;因此现场需要一种方便携带,又具备快速过滤功能的加油工具。目前一种操作方式为:配备一台滤油机(体积较大)将成品油桶内的油抽到油壶内,然后将油壶内的油添加到设备中;由于有些作业线长达数十公里,点多面广的皮带机等设备,许多成品油放置在机旁备用,若每处配置滤油机,占用资金较多,现场还有可能无电源,无法实现过滤后加油。在实际应用中为尽快恢复生产,现场人员不经过滤直接将成品油抽(倒)入油壶内,然后添加到需补油的设备中,给设备正常运行埋下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动滤油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电动滤油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壶本体、油壶上盖、粗过滤器、精过滤器、油泵和蓄电池;所述的油壶上盖盖在油壶本体的上方开口上,油壶上盖上设有加油口,加油口上设有粗过滤器,粗过滤器上方设有透气盖,通过透气盖能够将加油口和粗过滤器盖住;油壶上盖上设有活动提手;油壶本体内下部设有油泵,所述的精过滤器位于油泵出口和油壶的油嘴之间,经过过滤后的油从精过滤器经过油嘴流出;油嘴内设有球阀;油壶本体上还分别设有加油用把手、启停油泵的操作开关、蓄电池和充电接口。上述透气盖上和加油口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上述透气盖直径为100mm。上述油嘴头部设有用于连接活动油嘴的螺纹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可以轻便快捷的在现场加油,缩短了作业时间;2、消除了不规范的加油行为,杜绝了因油品混入杂质导致的对设备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活动油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压力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中,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油壶本体11、油壶上盖12、粗过滤器3、精过滤器8、油泵7、活动油嘴和蓄电池6。所述的油壶上盖12盖在油壶本体11的上方开口上,油壶上盖12上设有加油口,加油口上设有粗过滤器3,粗过滤器3上方设有透气盖2,通过透气盖2能够将加油口和粗过滤器3盖住,透气盖2上和加油口上分别设有相匹配的螺纹,通过螺结构将透气盖2固定在加油口上,透气盖2上设有透气孔。优化方案中,透气盖2直径为100mm。油壶上盖12上设有活动提手1,通过提手1便于油壶的携带。油壶本体11内下部设有油泵7,所述的精过滤器8位于油泵7出口和油壶的油嘴9之间,经过过滤后的油从精过滤器8经过油嘴9流出。油嘴9内设有球阀10,通过球阀10的作用将油嘴9关闭。油嘴9头部设有螺纹接口,铜鼓螺纹接口可以配接多种活动油嘴(硬管和软管),以满足不同设备部位的加油。油壶本体11上还分别设有加油用把手,启停油泵7的操作开关4、蓄电池6和充电接口5。操作流程如下:便携式滤油壶日常保持干净,电池充满电,处于待用状态;使用时打开油壶透气盖2,将成品油灌入,注满后盖好盖子;将油壶嘴(硬管或软管)插入受油体(偶合器注油孔、液压油箱、减速机油孔)内,启动开关,开始注油,加注至规定位置后关闭开关,抽出油嘴9(油管),完成加油作业;定期打开上盖清理油壶内腔或更换滤芯。实施例2中,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油壶本体11、油壶上盖12、压力阀13、精过滤器8和储气罐25。所述的油壶上盖12盖在油壶本体11的上方,油壶上盖12上设有加油口,加油口上设有盖子,盖子拧紧后能够将油壶内部密封住。油壶上盖12上设有活动提手1。精过滤器8和油嘴9结构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不再累述。所述的储气罐25是油壶本体11上的一个腔体,储气罐25壁上设有充气口14,通过充气口14向储气罐25内充入高压空气,储气罐25内设有压力阀13,储气罐25内的空气通过压力阀13进入油壶内,使油壶内的空气形成高压,通过高压气体的压力作用能够使油壶内的油快速通过精过滤器8。若油壶内的气压过高会导致油通过精过滤器8的速度过快,向设备内加油时会造成油从油嘴9内喷出,造成油料飞溅,另外气压过大还会加速精过滤器8的损坏。因此油壶内的气压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当油壶向设备补充油时,随着油壶内油的减少,油壶内的气压也随之降低,会导致滤油速度过慢。本实施例中储气罐25内的气压大于油壶内的气压,从而可以储存更多的压缩空气,当油壶内气压过低时,压力阀13开启,储气罐25向油壶内补充压缩空气,使油壶内气压上升,通过储气罐25和压力阀13的共同作用,使油壶内的气压保持在恒定的范围内。所述的压力阀13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压力阀22和阀芯16,所述的压力阀22呈竖直的筒状结构,压力阀22中间为竖直孔20,竖直孔20上端开口连通油壶内腔,其中上端开口21直径较小,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使油壶内的油不能够进入到压力阀22内;下端开口连通油壶外的空气。压力阀22侧壁上设有进气口23,使储气罐25内的空气通过进气口23进入压力阀22内。所述的阀芯16位于压力阀22呈柱状结构,位于压力阀22内。阀芯16的下端设有弹簧15。阀芯16内设有L形通道24,通道24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阀芯16的上端和阀芯16侧壁上。竖直孔20内壁上分别设有三个密封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一至三号密封圈17、18、19。自然状态时,进气口23位于一号密封圈19与二号密封圈18之间,阀芯16侧面开口位于二号密封圈18与三号密封圈17之间。压力阀13工作原理如下:竖直孔20上端气压同油壶内的气压;竖直孔20下端气压同大气压力,由于油壶内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力,所以阀芯16上端受到的气压大于阀芯16下端受到的气压,通过弹簧15的作用能够补偿阀芯16两端的压力和阀芯16重力,从而使阀芯16受力平衡。当油壶倒出油料后,油壶内气压下降,竖直孔20上端气压随之下降,其对阀芯16上端的压力减小,通过弹簧15的作用,推动阀芯16向上移动,阀芯16侧壁上的开口随之向上移动,当该开口移动至二号密封圈18和一号密封圈19之间后,压力阀进气口23和L形通道24相连通,从而储气罐25的空气得以进入到油壶内,油壶内的气压升高后,通过气压的作用将阀芯16向下推动,并恢复至原来的位置。从而通过压力阀13的作用实现了油壶内气压恒定的作用。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时首先将成品油灌入油壶内,然后拧紧盖子,使油壶内腔形成气密性空腔,然后通过充气泵向储气罐25内充气高压空气,同时部分空气通过压力阀13进入到油壶内,使油壶内形成高压环境,将油壶嘴插入受油体内,打开球阀10,开始注油,在此过程中通过储气罐25内压力阀13的作用向油壶内补充损失的气压,直到完成加油作业。通过本技术满足了现场快速补(滤)油的需要,因设计为小型化且无需外接电源,一人即可操作,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电动滤油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壶本体、油壶上盖、粗过滤器、精过滤器、油泵和蓄电池;所述的油壶上盖盖在油壶本体的上方开口上,油壶上盖上设有加油口,加油口上设有粗过滤器,粗过滤器上方设有透气盖,通过透气盖能够将加油口和粗过滤器盖住;油壶上盖上设有活动提手;油壶本体内下部设有油泵,所述的精过滤器位于油泵出口和油壶的油嘴之间,经过过滤后的油从精过滤器经过油嘴流出;油嘴内设有球阀;油壶本体上还分别设有加油用把手、启停油泵的操作开关、蓄电池和充电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动滤油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壶本体、油壶上盖、粗过滤器、精过滤器、油泵和蓄电池;所述的油壶上盖盖在油壶本体的上方开口上,油壶上盖上设有加油口,加油口上设有粗过滤器,粗过滤器上方设有透气盖,通过透气盖能够将加油口和粗过滤器盖住;油壶上盖上设有活动提手;油壶本体内下部设有油泵,所述的精过滤器位于油泵出口和油壶的油嘴之间,经过过滤后的油从精过滤器经过油嘴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永春刘昌吉张强张国陈安增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