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盐转运子的转运协助因子GmPHF1b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29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磷酸盐转运子的转运协助因子GmPHF1b的应用,具体是GmPHF1b基因促进豆科植物对磷的获取,进而促进结瘤固氮,在氮、磷协同高效方面的应用。通过同源比对,克隆了一个叶、茎、根、根瘤和花中均有表达的基因GmPHF1b,并证明了GmPHF1b基因编码的蛋白与控制根瘤磷获取的磷转运蛋白GmPT5/GmPT7互作,过量表达GmPHF1b显著增加了大豆的根瘤数量和根瘤重量,提高了根瘤固氮酶活性,进而增加了氮、磷含量和生物量,最终增加了大豆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磷酸盐转运子的转运协助因子GmPHF1b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的应用,具体涉及磷酸盐转运子的转运协助因子GmPHF1b的应用,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大豆(Glycinemax)起源于中国,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粮油作物(Palanderetal.,2005)。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对外依赖度达到87%。因此,通过提高大豆产量来解决我国大豆生产的供需矛盾迫在眉睫。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常年高温多雨,土壤不仅酸化严重,而且大部分土壤氮/磷有效性较低,已成为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氮是限制植物生长和产量的首要因素。研究表明,大豆在鼓粒期间需要大量的氮素,该时期氮代谢水平显著影响大豆的产量,适量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董守坤等,2010;夏玄,2014)。磷也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磷有效性显著影响大豆的生长和发育。研究表明,适量施用磷肥可以增加大豆植株抗旱、抗倒伏性,增加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促进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张小明等,2016)。但是,在大豆达到最大产量之后继续施用氮肥或磷肥,不但不能增产,反而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磷酸盐转运子的转运协助因子GmPHF1b在豆科作物氮、磷协同高效及提高产量上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磷酸盐转运子的转运协助因子GmPHF1b在豆科作物氮、磷协同高效及提高产量上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转运子的转运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红陈丽玉李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