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24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包括:具有密封空腔的浮力舱;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浮力舱之上的承重箱,所述承重箱的箱型结构与所述船舶的型状相适应;设置在所述浮力舱内的注排水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注水或排水,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排水时,使放置在所述承重箱上的船舶离水上升至预定高度,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排注水时,使放置在所述承重箱上的船舶入水漂浮于水面。上述的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具有操作简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船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各式浮体码头仅用于靠泊和系固小型船舶,而船舶依旧需要自身浮力来漂浮于水上,这使得船体锈蚀速度加快,水线以下水生物滋生,船壳保养周期缩短,保养难度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为了离水存放许多码头建有起吊设备,用于小型游艇的下水和离水。使用起吊设备进行船舶离水、下水操作,操作难度较大,需要人手较多,耗时长,危险性大,操作不当便会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害,这使得操作频度较高的船舶很难做到离水存放。另外,起吊设备占地面积大,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其具有操作简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包括:具有密封空腔的浮力舱;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浮力舱之上的承重箱,所述承重箱的箱型结构与所述地效翼船的型状相适应;设置在所述浮力舱内的注排水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注水或排水,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排水时,使放置在所述承重箱上的地效翼船离水上升至预定高度,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排注水时,使放置在所述承重箱上的地效翼船入水漂浮于水面。在一个示例中,还包括:用于为所述浮力舱配重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浮力舱的底部的中心位置。在一个示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重箱上表面的衬垫。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承重箱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构件。在一个示例中,还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于所述浮体舱与码头之间。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槽,所述浮力舱卡接于所述固定槽内。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承重箱与所述浮力舱之间设置有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与所述承重箱固定连接,活动连接于所述浮力舱。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注排水装置包括: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表面设置有过滤器。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有人机接口,用户通过所述人机接口输入信息。上述的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利用承载型结构与可注、排水的浮力舱使船舶升、降,从而达到船舶从岸到水,水到岸的目的。上述的浮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的结构框图;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船舶出水、入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出一种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10包括:具有密封空腔的浮力舱102,通过调整浮力舱102的内部水量来控制浮体结构10的升降。可移动地设置在浮力舱102之上的承重箱104,承重箱104的箱型结构与地效翼船的形状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适应是指承重箱104的箱型结构按照对应地效翼船形状建造,以适合地效翼船稳定停放。承重箱104可移动地设置在浮力舱102之上,使地效翼船出水上岸变得简单易于实现。设置在浮力舱102内的注排水装置106;控制装置108,控制装置108控制注排水装置106注水或排水,当控制装置108控制注排水装置106排水时,使放置在承重箱104上的船舶离水上升至预定高度,当控制装置108控制注排水装置106排注水时,使放置在承重箱104上的船舶入水漂浮于水面。上述的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利用承载型结构与可注、排水的浮力舱使船舶升、降,从而达到船舶从岸到水,水到岸的目的。上述的浮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的优点。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浮体结构10还包括配重块110,配重块110设置于浮力舱102的底部的中心位置,用于为浮力舱102配重,且使整个浮体结构10的重心下移,提供一定的稳定性。配重块110可以设置在浮力舱内的舱底中心位置,也可以设置在浮力舱外的舱底中心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浮体结构10还包括设置于承重箱104上表面的衬垫112,衬垫112可以防止船体与承重箱104直接接触,摩擦导致损坏船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浮体结构10还包括加强构件114,加强构件114设置于承重箱104的内部,加强构件114可以增强承重箱104的承重能力,从而延长浮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浮体结构10还包括:固定部件116。固定部件116设置于浮体舱102与码头之间,用于固定浮体结构10。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件116包括缆绳或者链条。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件116还包括固定槽,浮力舱102卡接于所述固定槽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承重箱104可移动地设置在浮力舱102之上。在本实施例中,承重箱104可以为具有拖动功能的箱体结构,例如图3的可以托运船舶的拖车结构,并且在码头与浮力舱102之间加装前述实施例的固定槽和踏板,利用浮力舱102的上下运动,便可以达到船从水中上岸,或者从岸上下水的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注排水装置106包括:潜水泵。潜水泵的表面设置有过滤器,可以滤除水中的垃圾,提高浮力舱的使用寿命。例如,一般小型船舶重量也就几吨,假设重量为3吨的地效翼船,想让其从水面升至1米高度,横截面为5平方米的水箱只需要排出总共8吨的水量,对于一般小型的潜水泵就可以在十多分钟之内完成,如果追求效率,选用流量较大的潜水泵,时间可以缩短至几分钟,整个结构造价也很低,其实用程度高。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8还设置有人机接口,用户通过人机接口输入信息。所述信息包括船舶的重量、以及船舶出水高度等。控制装置108通过用户输入的信息来控制注排水装置106注水和排水。通过上述的方式可以精确地控制地效翼船的出入高度和入水深度,实用性强。例如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地效翼船等的船舶离水存放操作流程与方法:(1)将浮力舱注水,使其下沉至一定深度。(2)将船舶驶入,使其与承重箱缺口吻合并固定。(3)使用潜水泵将浮力舱内水排出,使其上升并承载船体上升至一定高度。(4)将系固缆绳或者链条收紧。船舶入水存放操作流程与方法:(1)调整缆绳或者链条。(2)使用潜水泵或者控制阀门向浮力舱内注水,使其下降至船舶独立漂浮于水上。(3)解开固定船舶的绳索。(4)驶离码头区域。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密封空腔的浮力舱;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浮力舱之上的承重箱,所述承重箱的箱型结构与所述地效翼船的形状相适应;设置在所述浮力舱内的注排水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注水或排水,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排水时,使放置在所述承重箱上的地效翼船离水上升至预定高度,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排注水时,使放置在所述承重箱上的地效翼船入水漂浮于水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效翼船的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密封空腔的浮力舱;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浮力舱之上的承重箱,所述承重箱的箱型结构与所述地效翼船的形状相适应;设置在所述浮力舱内的注排水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注水或排水,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排水时,使放置在所述承重箱上的地效翼船离水上升至预定高度,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排水装置排注水时,使放置在所述承重箱上的地效翼船入水漂浮于水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所述浮力舱配重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浮力舱的底部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重箱上表面的衬垫。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张宁郑山杨献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讯方舟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