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具抓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84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刀具抓取机构,包括抓取气缸、第一驱动装置、滑板、第二驱动装置和安装框架,其中滑板和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安装框架下侧,且所述滑板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移动,第二驱动装置和抓取气缸均设置于所述滑板上,且所述抓取气缸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在所述滑板上移动,所述抓取气缸内设有活塞杆和拉刀瓣爪,所述拉刀瓣爪通过所述活塞杆移动驱动涨缩,所述刀具通过所述拉刀瓣爪收缩抓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准确完成刀具的抓取,保证刀具的顺利取刀或入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具抓取机构
本技术涉及数控加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刀具抓取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科技发展,一方面用户对于工件的加工精度等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像航空航天这样的行业领域,而另一方面随着各种高效精密的数控加工设备逐渐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不仅能够使企业满足用户日益严格的加工要求,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加工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刀具的装取更换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但现有技术中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根据需要从刀库中取换刀,这已经难以适应企业的现代化生产要求。另外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一些用于不同设备之间传递刀具的移动机构,但经常出现取刀位置不准确,或者刀具抓取不牢导致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抓取机构,能够保证准确完成刀具抓取,且刀具抓取牢靠,保证刀具的顺利取刀或装刀入库。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刀具抓取机构,包括抓取气缸、第一驱动装置、滑板、第二驱动装置和安装框架,其中滑板和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安装框架下侧,且所述滑板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移动,第二驱动装置和抓取气缸均设置于所述滑板上,且所述抓取气缸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在所述滑板上移动,所述抓取气缸内设有活塞杆和拉刀瓣爪,所述拉刀瓣爪通过所述活塞杆移动驱动涨缩,所述刀具通过所述拉刀瓣爪收缩抓取。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一个气缸,所述滑板与气缸缸杆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传动组件和滑台,其中所述滑台与所述抓取气缸固连,且所述滑台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移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递转矩。所述安装框架前侧设有刀板和刀板调整机构,且所述刀板通过所述刀板调整机构驱动移动,在所述刀板上设有卡刀凹口,刀具后端设有与所述卡刀凹口嵌合的卡槽。在所述卡刀凹口开口侧的两个角端均设有滑轮,且刀具进入所述卡刀凹口时,所述卡槽底面与所述滑轮接触。所述卡刀凹口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卡爪组件,所述卡爪组件包括外卡爪和内卡爪。所述刀板调整机构包括刀板调整电机、齿轮、齿条和移动板,其中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安装框架滑动连接,在所述移动板上设有齿条,刀板调整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在所述刀板调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技术先利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整个滑板移动,使第二驱动装置和抓取气缸移动至设定位置,然后第二驱动装置启动使抓取气缸通过刀具与刀板精确对接,保证抓取准确。2、本技术的刀板上设有卡刀凹口,且所述卡刀凹口的开口侧设有滑轮,另外所述卡刀凹口两侧设有具有一定柔性的卡爪组件,一方面保证刀具传递时夹持牢靠,另一方面也方便刀具由刀板上取下。3、本技术整体结构紧凑,不会占用过多的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图3为图2中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中的C向视图,图5为图4中的D处放大图,图6为图2中刀板的示意图。其中,1为抓取气缸,101为活塞杆,102为拉刀瓣爪,2为刀板,201为刀板调整电机,202为齿轮,203为齿条,204为移动板,205为卡刀凹口,206为滑轮,207为外卡爪,208为内卡爪,3为第一驱动装置,4为滑板,5为第二驱动装置,6为安装框架,7为刀具,701为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5所示,本技术包括抓取气缸1、第一驱动装置3、滑板4、第二驱动装置5和安装框架6,其中滑板4和第一驱动装置3安装于安装框架6下侧,且所述滑板4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移动,第二驱动装置5安装于所述滑板4上,抓取气缸1安装于滑板4下侧并与所述滑板4滑动连接,所述抓取气缸1即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驱动在滑板4上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为一个气缸,所述滑板4即与所述气缸缸杆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传动组件和滑台,其中所述滑台与所述抓取气缸1固连,并且所述滑台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移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递转矩,所述传动组件为丝杠丝母机构,其中丝杠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旋转,丝母套装于所述丝杠上,且所述丝母设置于所述滑台内。从刀板2上取刀时,第一驱动装置3先驱动整个滑板4前移,使第二驱动装置5和抓取气缸1移动至设定位置后,第二驱动装置5启动将抓取气缸1精确移动至换刀位置,也即如图3所示,使刀具7嵌入抓取气缸1中,然后抓取气缸1启动夹紧刀具7或松开刀具7。如图3所示,所述抓取气缸1内设有活塞杆101和拉刀瓣爪102,且所述拉刀瓣爪102通过所述活塞杆101移动驱动涨缩,所述刀具7前端通过所述拉刀瓣爪102收缩抓取。所述拉刀瓣爪102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且为市购产品。如图2所示,在所述安装框架6前侧设有刀板2和刀板调整机构,且所述刀板2通过所述刀板调整机构驱动移动。在所述刀板2上设有卡刀凹口205,且如图3所示,刀具7后端设有与所述卡刀凹口205嵌合的卡槽701。如图6所示,在所述卡刀凹口205开口侧的两个角端均设有一个滑轮206,当刀具7进入所述卡刀凹口205时,所述卡槽701底面与所述滑轮206接触,不会发生卡滞,另外所述卡刀凹口205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卡爪组件,所述卡爪组件包括外卡爪207和内卡爪208,所述外卡爪207和内卡爪208均具有一定柔性,可随着刀具7进入向外倾斜,刀具7完全放入后,所述外卡爪207和内卡爪208便将刀具7后端夹紧固定,另外刀具7也可以很容易与卡刀凹口205脱离,不会发生卡阻。如图2所示,所述刀板调整机构包括刀板调整电机201、齿轮202、齿条203和移动板204,其中移动板204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6前侧并与所述安装框架6滑动连接,在所述移动板204上设有齿条203,刀板调整电机201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6上,在所述刀板调整电机201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202,且所述齿轮202与所述齿条203啮合,所述移动板204即通过所述刀板调整电机201驱动移动,且所述刀板调整电机201通过所述齿轮202和齿条203传递转矩,所述刀板2安装在所述移动板204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从刀板2上取刀时,刀板2位置先通过所述刀板调整机构调整,刀板2位置确定后,第一驱动装置3先启动带动整个滑板4前移,使抓取气缸1和第二驱动装置5移动至设定位置,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框架6下侧设有接近开关,当滑板4移动到位即触发所述接近开关并使第一驱动装置3停止运行,保证抓取气缸1和第二驱动装置5停止在设定位置,然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启动驱动抓取气缸1前移,并如图3所示,使刀具7前部嵌入抓取气缸1的缸体内,然后抓取气缸1启动,使缸体内的活塞杆101后移带动拉刀瓣爪102收缩抓住刀具7前端,然后第二驱动装置5和第一驱动装置3再依次启动后移,最终将刀具7从刀板2上取下,本技术将刀具7送至刀板2上的过程与上述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具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气缸(1)、第一驱动装置(3)、滑板(4)、第二驱动装置(5)和安装框架(6),其中滑板(4)和第一驱动装置(3)设置于安装框架(6)下侧,且所述滑板(4)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移动,第二驱动装置(5)和抓取气缸(1)均设置于所述滑板(4)上,且所述抓取气缸(1)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驱动在所述滑板(4)上移动,所述抓取气缸(1)内设有活塞杆(101)和拉刀瓣爪(102),所述拉刀瓣爪(102)通过所述活塞杆(101)移动驱动涨缩,所述刀具(7)通过所述拉刀瓣爪(102)收缩抓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具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气缸(1)、第一驱动装置(3)、滑板(4)、第二驱动装置(5)和安装框架(6),其中滑板(4)和第一驱动装置(3)设置于安装框架(6)下侧,且所述滑板(4)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移动,第二驱动装置(5)和抓取气缸(1)均设置于所述滑板(4)上,且所述抓取气缸(1)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驱动在所述滑板(4)上移动,所述抓取气缸(1)内设有活塞杆(101)和拉刀瓣爪(102),所述拉刀瓣爪(102)通过所述活塞杆(101)移动驱动涨缩,所述刀具(7)通过所述拉刀瓣爪(102)收缩抓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为一个气缸,所述滑板(4)与所述气缸缸杆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传动组件和滑台,其中所述滑台与所述抓取气缸(1)固连,且所述滑台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移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递转矩,所述传动组件为丝杠丝母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慧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联航精通航空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